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吃丹砂中毒死亡的宰相,历多主位列昭勋阁,寡媳孙子上演闹剧

宋朝吃丹砂中毒死亡的宰相,历多主位列昭勋阁,寡媳孙子上演闹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3/10 4:16:05

好久不久,十分想念,小伙伴们还好吗?疫情卷土重来,全国多地中招,在这里梨白提醒大家一定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咱们一起“饿”死病毒!

大宋宰相图鉴不定期回归了,今天我们要说的传奇宰相便是薛居正。和之前很多期的宋朝宰相不一样的是,今天,我们从薛居正的死讲起。

《宋史》记载,薛居正,

“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这段话的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我们直接划重点,薛居正是因为服用丹砂中毒而亡,且当时正在奏事,最后死在了工作岗位之上。

对于自己中毒,薛居正肯定是不知道的,且求生欲望强烈,一直妄图喝水稀释身体内的毒素,最后却因为中毒已深,没有用了,彼时他七十岁。

薛居正的花样仕途路:经历四个政权、多位君主

薛居正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传奇之一就是他曾经做过几个朝代的臣子,但是到了宋朝依旧受到了赵匡胤的喜爱。

薛居正仕途开始得同样传奇,后唐清泰初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未中,为此,他还写了一篇《遣愁文》自我调节了一番。

世人看到薛居正这篇文章之后,认为他是有做公辅大臣,也就是宰相的气量和才华,果真,一年之后,薛居正进士及第。

到了后晋时,薛居正陆续担任了盐铁巡官、度支推官、推官加大理寺直,迁右拾遗等,从《宋史》的记载来看,他的升迁不乏有伯乐的相助,当然还是得自身本领硬。

五代十国,政权交替频繁,到了后汉乾祐初年,薛居正又成为了帮助百姓伸冤的正义官吏。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手中的权力便是皇帝都有所忌惮。

史弘肇手下的官吏控告老百姓私犯盐禁,论罪当诛。此时的薛居正应该是审核案件的官吏,他认为这个案子有异样,便提审了犯事的老百姓。

如其所料,官吏以权谋私,诬陷百姓,薛居正不惧强权,将那官吏抓来询问,最后官吏对其所犯的错误供认不讳。

时间很快又来到了后周,老薛升迁了,做了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之后任知制诰。大家都知道制诰官不大,却是皇帝心腹,薛居正开始走向中心权力层。

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之后,薛居正迎来了新的一波升迁,在出使沧州之后,他因为才能扬名天下,升任刑部侍郎,自此,他已经在四个政权中任了大大小小的官职了。

薛居正:宋太祖的肱骨之臣

时间很快来到了宋朝,朝代的更替没有阻断薛居正的仕途,他迁户部侍郎。后李筠、李重进罚宋以报后周时,宋太祖命薛居正判留司三司,出知许州,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赵匡胤对其十分信任。

建隆三年,薛居正为枢密直学士,管理贡举事宜,湖湘刚刚平定,赵匡胤又选择了他出知朗州。

彼时战乱虽平,却是匪盗猖獗。薛居正任职路上正好就遇到了由逃兵纠集而成的强盗,有监军怀疑城中的千余个僧侣是盗贼的同伙,准备全部捕杀。

当然,梨白觉得他的怀疑是合理的,毕竟古时候也有冒充僧侣的案例。薛居正认为此事不妥,他用计谋拖延了这件事情,并率领军队消灭了贼寇,活捉主帅汪端。

一番讯问下来,薛居正知道了僧侣们并不是盗匪的同伙,千余名僧侣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从后汉为老百姓伸冤,到宋初保全千余名僧侣性命,我们可以看出薛居正是一个公正且严谨的人。

赵匡胤一看,这老薛表现不错,人也很可靠,在乾德初年时,就加任其为兵部侍郎。宋立初年,战争是家常便饭。

赵匡胤准备出征太原,发动百姓运粮。然当时河南周遭地区遇到了饥荒,光是逃荒的百姓就有四万家,皇帝因此感到十分忧虑,毕竟人聚集多了,也容易闹事。

赵匡胤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薛居正。薛居正也没有吴府赵匡胤对他的信任,他承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内百姓都恢复了生业,这里说的应该是帮助大军运粮。

梨白认为,赵匡胤应该是将薛居正作为了自己的知己,他在开宝八年的时候,就曾对薛居正说,“大家应当齐心协力想着利众济人之事,如果政事有闪失,也应该借力拯救,这样才能实现他的志向。”

古代向来都有士为知己者死一说,薛居正是赵匡胤的臣子,也是他的知己,也因此更加勤奋政事,报知遇之恩。

乾德六年,薛居正正式拜相,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宋史》说,薛居正从参政到为相十八年,为人谨慎,宽简,在宋立初年,不好苛察,因此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赵匡胤更是对其恩遇不断。

时间很快就到了宋太宗年间,宋太宗对薛居正同样礼遇有加,太平兴国初年时,就加其为左铺设、昭文馆大学士,之后更是进位司空,只不过可惜的是,也是在太平兴国初年,薛居正中丹砂毒亡。

薛居正:让人不省心的后世子孙

薛居正无子,薛惟吉是他收养的孩子,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从宗室之中过继的孩子。这段还有一个“妻管严”的故事,说是薛居正的妻子“妒悍”出名,她未生育子嗣,也不允许身边的婢女和小妾随侍薛居正,所以只能过继孩子。

薛惟吉从小孔武有力,喜欢蹴鞠,且纵酒不谨。当你以为他是莽汉的时候,《宋史》告诉你,他雅好音乐,还喜欢和伶人同游,看上去有点纨绔,却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因为薛居正的关系,他荫补入仕,做了右前卫大将军。薛惟吉的人生转变是在父亲薛居正的丧礼之上。宋太宗亲临薛居正丧礼,并问“不肖子安在,颇改行否?恐不能负荷先业,奈何!”

薛惟吉先别说继承父亲的先业了,就他那于伶人共同游玩的名声的确让他不敢在宋太宗问话时抬起头,所以在这之后,他脱胎换骨,尽改故态,在为薛居正守丧期间非常有礼,宋太宗也因此让他知澶州,后改扬州。

薛惟吉这个人还是不错的,知错能改,且轻才好施,所以名声非常好。然而薛家的故事还没有完,薛惟吉虽然性子改了,治家却是不行。

薛惟吉死后,留下的继妻和原配生下的儿子因为财产分配问题打起了官司,由此还引发了两任宰相的先后离任,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大意就是,到了宋真宗年间,薛居正的孙子薛安没什么出息,为了保证薛居正的子孙有个安身立命之处,宋真宗便下令赐给薛居正的房子不能卖。

薛惟吉的继妻柴氏准备携带资产嫁给宰相张齐贤,薛安不同意,就将此事捅到了给了宋真宗那里。

柴氏认为这件事背后有向敏中作梗,因为他曾经想要买薛家宅子,便也向宋真宗“告状”,向敏中想要求娶自己,因为自己不肯接受向敏中,向敏中便撺掇继子状告自己。

这件事情最后闹得很不愉快,有张齐贤父子在背后教柴氏告状,也有向敏中欲娶妻子欺君,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先后被贬出京,正可谓是一个寡妇,一个宰相故第,送走了两个宰相,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梨白之前的文章。

梨白叨叨叨

咸平二年,也就是宋真宗执政期间,他下诏“以居正配飨太祖庙庭”,也算是全了宋太祖赵匡胤对于薛居正的知遇之恩。

还有一点,也是《宋史》当中提及,梨白认为我们现在的人应该学习的,“居正好读书,为文落笔不能自休”。

疫情到现在已经是有两年多,人心浮躁是有的,艰难困境也是有的,又看飞机失事新闻,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小伙伴们,用读书缓解内心的焦虑吧,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读书吧。

参考书籍:

《涑水记闻》

《宋史》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最悲愤壮烈的一首宋词,气吞山河,让人看了心痛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注读书狗子南宋初年,宋高宗即位,金兵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等将领分路出击,岳飞负责中原一线,他一面派人到河北一带联络当地的民间抗金组织,一面亲率大军进击,收复了河南许多州县,驻军在郾城,与金兵展开激烈的战争。郾城大战中,金兵投入精锐骑兵近两万人。金朝将领金兀术亲自带领头戴铁盔身穿铁甲的“铁塔兵”打

  • 宋朝有80万禁军,为何总是被几万人的敌军撵着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宋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经常被几万人的军队撵着跑,辽国如此、西夏如此、金国如此,而宋朝是号称八十万禁军的。这又是为何呢?扶摇来给大家分析一番。流民为军在宋朝,军队的构成和汉唐时候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宋朝除了开国精兵,之后的禁军和厢军,都是用收拢流民而已。一群流离失所的百

  • 宋朝一尼姑伺候皇帝沐浴,皇帝当晚召她侍寝,后生下一千古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不仅手握皇权兵权,还可以享受天下最美貌女子的侍奉,为其生儿育女,延续皇族血脉。众所周知,皇帝是拥有三宫六院的人,除了皇后这个“正室”,皇帝还会另外册封许多其他的妃嫔。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翻牌子”这个说法,这也是皇帝每日除了处理朝政和用膳休息以外的必要行程。因为后宫妃嫔众多,所以每

  • 宋朝的灭亡,是不是因为两次作死行为?看似的结盟都是鼠目寸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两次联合必须分开来看,而不能笼统地归纳总结。一、宋金海上之盟。在宋金海上之盟的过程中,北宋方是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地位。从1117年宋徽宗派马政和呼延庆跨过渤海,以买马为幌子,频繁接触,直到1123年取回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向金朝遣使十次,以图合作。而联金灭辽在当时的形势下是看似正确可行的战略决

  • 宋太宗的子嗣越来越少,多次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百姓评价: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前言导语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断子绝孙”是对一个人功德有亏的最大惩罚。如若自己没有后代,不仅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就算是在世时也会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由此可见,绝后的下场在中国有多严重。但是熟悉宋史的都知道,北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人丁稀薄。

  • 赵匡胤明明是谋朝篡位,为何还会被后人称为一代圣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58年,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三十九岁。可惜柴荣一代雄主,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只留下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与皇后符氏,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很多人都说,如果柴荣没有逝世,那么必然会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一代圣君。而赵匡胤则是柴荣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赵匡胤出身不高,却在柴荣的提拔下成为了后周的将领之首,可

  • 宋仁宗的郭皇后,为何会成为大宋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还了得,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后敢打皇上,宋仁宗不生气才怪?然而宋仁宗的内心竟是窃喜大于愤怒的,这是为什么呢?01这还要从宋仁宗立后说起。1022年,宋仁宗赵真即位。两年后,刘太后为他选妃立后。当时,宋仁宗看上了两个很漂亮的女孩,但是都被刘太后以长相妖艳,不够端庄为由pass掉了。最后,刘太后选了节度使

  • 靖康之耻有多耻?宋徽宗被俘9年生下14个孩子,其中5个不是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满江红让无数人激动不已,一个靖康之耻也让无数人唏嘘感叹。头可断、血可流、将可死、朝可亡,但堂堂国君竟被敌人所虏,这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将军,百姓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回过头来看,靖康之耻也绝非偶然。在那样一个时期,由那样一个君主统治,哪怕将士再如何悍勇都不可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真正让人感到耻辱的却是

  • 汝窑知识我来讲|“雨过天晴云破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帝王一梦,绝世之美北宋末年,朝堂争斗,风云诡谲。提起宋徽宗,后世褒贬不一。论艺术造诣,他绝对能让众人俯首称臣。徽宗对瓷器尤为热爱,汝窑的诞生起源便是他的一个梦……入夜,徽宗梦到大雨过后,远处的云间呈现一抹天青色。他甚为喜爱,故醒来之后,就写下了一句:“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随后他立即

  • 明朝一起“捉奸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保太子顺利即位,他杀戮开国功臣,废除丞相,让诸藩王离京,明令禁止后宫和太监干政,呕心沥血地扫出一条血路,皇权的专制,被他运用到了极致,也正因为如此,明朝才会成为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和官场权力博弈的集大成者。可是大明王朝的最终命运,并没有按照朱元璋所设定的轨迹得以千秋万世,反而断送在一起“捉奸丑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