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早提议禁鸦片的,不是林则徐而是他

最早提议禁鸦片的,不是林则徐而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1/27 0:43:08

这位黄爵滋,在年间力陈鸦片之害。因此也有说法,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禁烟之议,创自黄爵滋”。

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雍正皇帝就下过一道禁烟令(1729年),禁止鸦片买卖:贩运鸦片枷号一个月,然后充军;私开鸦片烟判死缓,从犯则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只不过,这一时期,鸦片进口量还很少,要用作药材,税收也不多,每百斤税银三两,再加分头银二两四钱五分。

情况不久发生了变。当时中国出口英国的最主要产品是茶叶。为了获取茶叶,英国人运到中国的白银不断增多,而英国人所能获得的白银又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英国人千方百计地寻找一种可以在中国畅销的商品以获得购买中国茶叶所需的资金。

最后英国人找到了鸦片。由于完整的鸦片走私体系的建立,输入中国的鸦片成倍地增:1827年前平均每年7000多箱,1830年1834年平均每年2万多箱,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年中平均每年达2.5万箱左右。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转为逆差。海量白银为购买鸦片而流出海外。1830年,清朝在与英国的贸易中逆差高达805万银圆,而当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就高达1222万银圆!

19世纪时中国的鸦片烟民,摄于1849年左右

代国家财政收支以白银作为计算的标准,商业也是以白银为主要流通手段。白银外流的结果,无疑使清政府本来已经拮据的财政,变得更加困难。早在道光初年,一些敏锐的清朝大臣就已经发现,国内的白银流失与鸦片有关——虽然朝廷先后下了不少禁烟的命令。但当时白银流失的严重程度尚不足以令道光重视。只有皇帝觉得自己的钱袋出了问题,他才会积极介入——于是就有了“弛禁派”“严禁派”的那场著名争论。

“弛禁派”的代人物,是寺少卿许乃济。道光十六年(1836),他先后奏《为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折》和《请弛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片》。在他看来,原本洋商携带洋银到中国购货,沿海之民获利颇多,但现在夷商私售鸦片,根本不用带资金,反而赚走了纹银。若任其发展,必然会“中原易尽之藏,填海外无穷之壑,日增月益,贻害将不忍言”。下来,许乃济对这个开出的药方是: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具体办法,是把鸦片作为药材,准许纳税进口,但只准以货易货,不准用现银购买。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商纳税的用银比用于贿赂走私用银少,他们就会放弃走私,转而正常纳税交易。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也可以防止白银外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官窑瓷器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光绪瓷器判定外型特征:光绪瓷器除了沿袭传统款式外,新创的器型有官窑荷叶式盖罐和加铜丝提梁的茶壶,以及器体较大的盆、碗、面盆、花盆及“大雅斋”款的瓶、盆之类,制造规整,款式较多。2、光绪瓷器判定胎体特征:胎体依然厚重,但和同治时比较,质量略进步;瓷土筛廉较细,胎质较为慎密。仿康熙的器物,胎质粗细兼

  • 清朝“留美幼童”项目出现意想不到现象,两个人掀起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从今天来看,自1871年开启的“留美幼童”项目,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宏大构想,其设想中几乎横跨二十年的留学生养成年限,为中国的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过程注入了充满想象力的澎湃能量。这个如今看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官方计划,被当事者一本正经而一丝不苟地耐心执行。数年内,120名10至16岁的中国孩子分四批来

  • 父亲被杀,努尔哈赤只能说成是误会,三十年后成其“七大恨”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618年,正月十六的建州赫图阿拉城上,天寒地冻,清晨时分,浓厚的云层遮蔽了月光,月色昏蒙。一阵朔风刮过,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满月的月光显露出青黄交接的晕散,在云缝中形成一道数丈之高的光柱,直贯月中。这奇异的天象让诸贝勒看得入神。努尔哈赤大喜,当即高声宣布:“汝等不要迟疑,我意已决,一定要和大明开战

  • 想不明白的问题最终成了仇恨,努尔哈赤:明朝凭啥支持叶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618年,正月十六的建州赫图阿拉城上,天寒地冻,清晨时分,浓厚的云层遮蔽了月光,月色昏蒙。一阵朔风刮过,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满月的月光显露出青黄交接的晕散,在云缝中形成一道数丈之高的光柱,直贯月中。这奇异的天象让诸贝勒看得入神。努尔哈赤大喜,当即高声宣布:“汝等不要迟疑,我意已决,一定要和大明开战

  •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恨了些啥?七大恨:一次极具感染力的的动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618年,正月十六的建州赫图阿拉城上,努尔哈赤高声宣布:“汝等不要迟疑,我意已决,一定要和大明开战,就在今年!”努尔哈赤向大家表示:我与大明,大恨就有七条,小仇小恨多得算不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今年一定要征讨大明!随即向与建州联姻、联盟的部族宣布这一消息,各部族酋长凡来归顺者,当即授予高官厚赏。

  • 张之洞的得意门生,过得非常潇洒,却阴差阳错因康有为变法而殉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898年夏秋的那场变法,不仅开展百余日便遭扼杀,更由“戊戌六君子”的颈血画上了句号,愈发染上悲怆的色彩。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林旭、杨深秀的名字,从此在诸多历史书写中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为改革而牺牲的经典象征。 “六君子”的合称,让六人的个性差异在大众眼中显得模糊不清,似乎是一个志同道合的

  • 杨深秀:“戊戌君子”中最年长一位,为康有为频递奏章招来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898年夏秋的那场变法,不仅开展百余日便遭扼杀,更由“戊戌六君子”的颈血画上了句号,愈发染上悲怆的色彩。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林旭、杨深秀的名字,从此在诸多历史书写中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为改革而牺牲的经典象征。 “六君子”的合称,让六人的个性差异在大众眼中显得模糊不清,似乎是一个志同道合的

  • 同治没有子嗣,去世后慈禧给出一个大臣无法反对又居心叵测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是清帝国实际掌门人,她继承的这份遗产来自其亡夫咸丰帝。咸丰为道光帝第四子,也是清帝国第九位皇帝。道光二十六年(1846)被立为储君,三十年(1850)接替乃父继位。被史家称为“苦命天子”的咸丰生不逢时。清帝国刚刚度过中英交涉的困难期,不久即迎来席卷东南半壁的太平天国起义,动荡经久不息,而且

  • 慈禧给光绪找了个“大阿哥”,两人不但嫌隙冰释还更加互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重新理解光绪帝在政变之后的病,我的看法是:既有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光绪帝幼年时代就身体不好是事实,肾功能有问题也是显而易见,大婚十年依然没有儿子,可能就和其身体状况有关。至于心理上的,既然说不清楚与康、梁“保皇”运动的关系,那剩下的路只有一个,以离开换取太后的认同、信任。所以我们看1898年底

  • 慈禧为何选择了光绪?除了是其亲侄子,更重要的是竞争者槽点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18岁的小皇帝亲政。不到两年,同治十三年(1875)十二月初五,小皇帝驾崩。但因清帝国的整体利益,她迅速从个人悲伤中走出,建议为咸丰帝——而不是同治帝——选择一个新的接班人。她的理由是,天下毕竟是咸丰帝的天下,咸丰传给了他的儿子同治。同治没有儿子,现在所要选择的皇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