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15岁时,被封为广平王,后开元29年,在“红娘”李隆基的做主下,将秘书监沈易直的女儿赐给他当侍女。值得一提的是,沈氏的母亲还是李豫的乳母,由此可见,他们二人虽然身份悬殊,但着实可以说是青梅竹马长大,之间感情也十分深厚。李豫对她很是宠爱,但由于其身份卑微,不能当王妃,好在她也很争气,第2年就为李豫生下长子,即唐德宗李适。
母子俱荣,李豫对沈氏越发宠爱,就这样二人相伴走过15年的恩爱时光,如无意外,等到李豫即位,沈氏即便不能当皇后,也会成为贵妃,继续享受皇宠,可惜事与愿违,大唐江山爆发了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安禄山率兵攻占潼关,长安岌岌可危,李隆基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孙、百官等西逃,李豫自然也在其中。史料记载“诸王妃、主从幸不及者,多陷于贼,后(沈氏)被拘于东都掖庭”,也就是说,沈氏并不在西逃队伍之中,叛军到来后,她与其余人一起被关入掖庭。
公元757年,唐朝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李豫也终于在1年又3个月后,再次见到爱人,但是由于情况混乱,他并没有将沈氏带回长安,而是将其暂时暗定在洛阳,记载为“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李豫万万没想到,公元759年,叛军史思明就再次攻占洛阳,沈氏又落入了敌人之手。
李豫听闻噩耗,后悔不已,但也无济于事,直到公元762年,洛阳收复,他才得以再次进入洛阳寻找爱妾,但结果让他失望了,《旧唐书》记载,“失后(沈氏)所在,莫测存亡”。李豫与沈氏的第1次失散,他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当时只是一个皇孙,人微言轻;第2次时,他虽已是皇太子,但当时张皇后视他为肉中刺,总想除之而后快,好让自己儿子上位,李豫自己都难保,也断然不敢轻易将沈氏接到长安,使她深陷困境,最终造成他们失散,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公元762年,李豫登基,称帝的喜悦过去后,他终日忧愁,思念沈氏,待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他立马派人继续寻找沈氏,但久久无果。李豫后来虽然儿子不少,但他仍旧将资质平平的李适立为太子,不难想象,这其中多含有沈氏的原因。李豫一生在位17年,他也找了沈氏17年,但最终无果,他含泪而终。
李豫死后,李适继位,对于生母,他的寻找更加积极,他登基当天,就将生母沈氏封为睿真皇太后,而且抱着其朝服,跪哭不止。他下令寻找生母后,第2年就从洛阳传来好消息,可惜好消息是假的,“太后”是由高力士的养女假扮的,胆敢假冒太后、欺骗皇帝,自然是死罪难逃,但李适却阻止了百官杀她,仅仅是因为,他怕杀了一个,再也没人敢来认亲。
他这样的放纵,使得前来假冒的人数不胜数,但沈氏失踪时,李适已经15岁,对生母自然熟悉,所以他很轻易识别骗局,最终他在位26年,也找了身世26年,却也一直无果。李适死后,传位给李诵,李诵当时身体情况很是糟糕,在位几个月,却也延续前朝,一直寻找沈氏。直到唐宪宗即位,众人才敢劝说,寻找沈氏已经40年,按照唐朝的规矩,失踪3年,便可服丧,唐宪宗这才下了决定,尊沈氏为太皇太后,正式为其服丧,并为其建立衣冠冢,安葬在李豫的陵园之内。
参考文献:《旧唐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