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溯五胡乱华的始因,乱华者华者,倘若华夏不自乱,五胡焉能乱之?华夏自乱,始于“八王之乱”,这是血流成河的内斗。那么,为什么司马氏的晋朝,会发生史上最惨烈的“八王之乱”呢?
这里来分析一下,西晋到底干了什么,导致国家陷入黑暗呢?
贵族生活腐败不堪,拜金主义盛行
晋武帝统一中国后,声色犬马,专注游宴,怠于政事。在皇帝的带领下,晋朝贵族阶层生活腐朽不堪,炫富攀比之风气,远远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便是石崇与王恺斗富。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自己荒淫无度,带了个坏头,底下贵族士大夫们把奢侈放纵攀比炫富当作一种时尚,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大家想想,这些家伙这么阔绰,钱从哪儿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有人极富,自然有更多的人极贫,当极贫的人活不下去时,那就是大规模民变的开始。这个结果,将在十几年后看到。
滥封诸侯
晋武帝生前封有多少诸侯王呢?总共封了五十七个王,都是同姓诸侯。这些诸侯王不但有封国,还有军队,具体规定是这样的:两万户以上为大国,设三军,共有五千人;一万户为中国,设两军,有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设一军,五百人。
晋武帝能从曹氏手中夺取江山,原因之一是曹魏帝国无有实力诸侯拱卫。他不想步曹氏后尘,便反其道而行,广封诸侯,让诸王统率劲旅,以为如此便可保皇权无虞。然而他的历史知识显然不及格,因为历史一而再地证明一个事实:诸侯越多,实力越强,国家越容易陷入混乱。晋武帝忽略人性中自私的、恶的一面,或者更准确点说,在政治舞台上,权力向来是超越亲情的。
后来导致天下大乱的,便是这些拥兵自重的诸侯王。
裁撤州郡地方武装
自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州刺史(或州牧)一级的地方大吏,不仅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手掌兵权,权势极重。由于战事频频,各州郡自行招兵买马,在大混战时代是极其重要的武装力量。
平定天下之后,晋武帝对州郡地方武装不放心。只要州牧或刺史身兼行政长官与军事长官两职,就有沦为军阀的可能。于是皇帝一道圣旨下达,裁撤地方武装。从今往后,刺史或州牧不再有兵权,大的郡只保留武吏一百人,小的郡五十人,不要说打仗,就是负责一般治安都不够用。
在八王之乱爆发后,民变迭起,胡人势力乘机兴起,而晋帝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地方武装力量来镇压,遂导致五胡乱华之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