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唐代以前皇帝都称帝,自唐代以后皇帝都称宗?

为什么唐代以前皇帝都称帝,自唐代以后皇帝都称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4/1/16 9:40:29

唐朝到元朝的皇帝,人们一般习惯叫什么什么“宗”,比如唐太宗、宗真宗等。

明、清两朝的皇帝,人们一般习惯叫什么什么皇帝,比如万历皇帝、康熙皇帝等。

都是皇帝,怎么“格式”都不同呢?

三种称号

古代的帝王是神圣的,所以直呼其名肯定不合适。

所以,人们自然要给他们尊称。

皇帝活着的时候,叫“陛下”、“圣人”之类的称呼就好了,可是,帝王一代一代传承,总是要用不同的尊称来分辨这些帝王。

这不同的尊称,主要有三种:谥号、庙号、年号。

所谓谥,官方叫“绰号”,是周朝开始的。

帝王、贵族去世后,朝廷会评估其生前所为,起一个号。比如刚强直理称“武:,由义而济称景等。

所谓庙号,就是君王祭庙的号。

帝王在世时,会给自己盖一座庙。驾崩后,该庙就成了这位皇帝的祭庙。皇帝传多几代后,庙越来越多,就需要用”庙号“来区分这些庙。

所谓年号,就是用来纪年的名号。

先秦到西汉初年,没有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所以,其实大多数皇帝,都同时有自己的谥号、庙号、年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普遍只以一种“号”来称呼这些皇帝。

汉-隋,主要以谥号代称

唐代以前,我们普遍以谥号称呼君王。

为什么不用庙号和年号呢?

1、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庙号。

按经典理论,只有有大功大德,足以作为后代万世典范的君王,才配享有庙号。

所以,汉代时,对庙号十分谨慎。

举个例子。汉宣帝即位后,曾下诏,要求给汉武帝选择一个庙号。

结果,夏侯胜等人认为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有功,但任内对百姓缺少恩泽,不配有庙号。

后来宣帝施加帝王的影响,把夏侯胜等“反对者”抓起来,才成功给武帝加上了庙号。

由此可见:汉代皇帝有庙号之难。

整个西汉,只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四位有庙号。

而整个东汉,也只有前三位皇帝有庙号。

很多皇帝连庙号都没有,自然不可能用庙号来称呼了。

2、一个皇帝可能有很多年号。

那么,为何不用年号呢?

因为,一个皇帝可能有很多个年号。

当时的帝王,遇到“天降祥瑞”要改年号,遇到大灾大难要改年号(天意示警),封禅泰山要改年号。

汉武帝就有10多个年号。

那么,到底要称刘彻为“建元皇帝”还是“元狩皇帝”呢?

显然,用年号来称呼某个皇帝,并不合适。

相比之下,谥号,每个皇帝都有且只有一个,自然是最适合后世来称呼的了。

因此,除了秦代以外(秦代以始皇帝、二世、三世····相称),唐代以前,大多是叫什么什么“帝”。

唐-元:主要以庙号相称

可是,到了唐代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1、谥号已“滥”。

很长时间内,谥号都是1、2个字,用以对帝王的一生做出全面评价,或为后世榜样,或为后世警示。

直到唐初,这一传统还保持得很好。比如,李渊的最初谥号“太武帝”,李世民最初的谥号为“文皇帝”···

武后掌权时,开始增加这些前代君王的谥号。玄宗晚年,脑子一热,给谥号又加了许多字。

如此,唐代帝王的谥号普遍增加到了10几个字!

后来,颜真卿曾经上书,认为这么长的谥号违背古制,请求改回来,被否。

如此,动辄十几个字的谥号,确实难倒了后人。

再则,一些不是皇帝的人,也拥有了皇帝的“谥号”。

比如,唐高宗的皇子李弘去世后,高宗认为普通的谥号无法表达他的心意,遂以皇子为“孝敬皇帝”。而唐玄宗也给自己的大哥加了皇帝的谥号···

谥号已“滥”。

2、庙号已“普及”。

前面提到,汉代对庙号是极为谨慎的,许多皇帝没有庙号。

然而,自曹魏时代开始,除了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废黜的帝王,一般都有庙号了。

如此,唐代开始,人们多以“什么什么宗”来称呼历代皇帝。

明清:以年号称皇帝

明代时,以庙号来统一称呼各位皇帝又出现了问题。

建文帝被叔叔赶下了台,景泰帝被哥哥赶下了台,很长时间都没有庙号(直到南明时才加上庙号)。

然而,他们毕竟又治理了天下这么些年,自然就只能以年号代指了。

至于谥号,此时则继续发扬着越来越长的光荣传统。

而此时,年号已经适合用来称谓历代皇帝了。

朱元璋即位后,下诏:我朝以后不封禅,不受祥瑞,不受尊号。

由此,以后的历代天子,也不再随便改年号了,一代天子一直用一个年号,也就是“一世一元制”。

因此,到明清时期,人们普遍称什么什么皇帝,比如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光绪皇帝。

古代帝王被赋予神圣色彩,因此才有了如此复杂的称谓体系。

如今,人人平等,都以姓名相称,简单明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都,令各个阶层向往,为何却留不住武则天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样的大都市就如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一样,自然是令人向往的,比如剧中的旅贲军统帅崔器,为了从陇右回到长安,牺牲了家兄、放走了狼卫;狼卫首领右刹为了在长安过上舒服的生活,将曹破延等狼卫出卖给龙波。就是这样一个繁花似锦,让人如痴如醉,仿佛中了毒一样让人沉迷的地方,却留不住武媚娘的心。长安在隋

  • 这支地方军与大唐天子齐名,多次废杀节度使,最终被主帅阴谋铲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要从魏博牙兵说起。牙兵即“衙兵”,古时地方镇将的官署称“衙”,所信任的亲兵即被称为“衙兵”。牙兵本质上就是将领亲兵,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但中唐五代的牙兵,却往往成为将领权力来源。牙兵最早见诸历史的记载,发生在中唐时期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田承嗣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设牙兵,随后他的侄子田悦

  • 李世民、武则天都酷爱名家书法,可武则天这一做法比李世民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光是文臣儒士,甚至一些皇帝也深谙此好,并且,他们的书法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唐代书法评论家窦臮(jì 音,同“暨”,字灵长,生卒年不详。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书法师张、王,草隶精深)著有《述书赋》一文,对从上古至南北朝到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以前)的历代书家及其作品进行了评述。他

  •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大唐继往开来,蒸蒸日上。可晚年的一些不合理举动,也引发了朝野的动荡。其中包括武则天称帝后召集大量男宠;扶持太平公主等人把持朝政;打算改立自己侄子为继承人,建立全新的“武周”等等。前面的还好说,迫于武则天的绝对权威,大家敢怒不敢言。可最后一点,忠于李唐的重臣们就不答应了,甚至武则天的

  • 为什么没人提李白的婚姻和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光靠写诗就成了“仙”。唐玄宗见了他,下辇相迎,杨贵妃为他研墨。 百姓仰望,崇拜他,就像天上的月亮。他是李白。以一己之力,照耀了半个盛唐。电影《妖猫传》剧照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世人眼中的天才、狂生,临死前却说: 天下无人知我心。15岁年少轻狂,他写出《明堂赋》,那时真是心比天高。20岁离乡远走,想靠

  • 李晓伟:找李白喝酒|中原作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汝州作家(官微)一总在想,如果生在唐代,找李白喝酒,应该不是难事。他可以跟山喝、跟水喝、跟月喝、跟树喝,不喝他还不乐意。所以,他当然也很乐意跟人喝。如果李白生在现代,找他喝酒,肯定很不容易。毕竟,人家的身份、知名度摆在那儿,一般人想找他老人家喝酒,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够不够。李白是诗仙,同时

  • 为何隋朝死磕高句丽?都说要怪这一民族,果然此族让唐朝尝尽苦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这一王朝的起止时间,是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到公元七世纪为止。据学者考证,在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起了一个政权,因为地处高句丽县,因此史称“高句丽”。作为高句丽建国的扶余人,是中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极盛时期的高句丽

  •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一定要杀李元吉,原来两人曾有一段旧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着刘武周,后来败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中救了他一命,尉迟恭还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杀了李元吉。尉迟恭跟秦叔宝不同,秦叔宝虽然也曾经是降将,但他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 对话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敦煌研究专家刘进宝 樊锦诗的莫高窟之恋:从相聚到相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进宝教授做客长江讲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谢宁 杨思 余嫚雪 李茜■人物档案刘进宝,甘肃兰州人,生于1961年9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

  • 唐朝男子是如何戴帽穿衣的?从幞头到袴褶,简约而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