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入关前只有813名汉人有资格做包衣,八阿哥胤禩也做过包衣

清朝入关前只有813名汉人有资格做包衣,八阿哥胤禩也做过包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3/11 1:40:13

唐国强饰演的雍正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清朝的包衣究竟是不是“奴才”。

满文里包衣的正式名称是“booi”,比较亲切的说法是“booi niyalma”(家里人)。

而奴才的正式名称为“aha”,有的也称呼为包衣奴才“booi aha”。

包衣和奴才(aha)是完全不同的。

包衣在清朝,是法律意义上的“良人”;而奴才(aha),是法律意义上的“贱民”,甚至没有独立的人权,是隶属于主人的“大牲口”。

要理解包衣制度,首要要明白,八旗制度本质是军事制度,只不过是爱新觉罗家族永远担任司令、军长、师长、团长,其他人只能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的军事制度。

八旗制度下所有人的第一身份都是军人。

八旗出征图

那么,在这个军事制度下,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八旗成员怎么办呢?

天天玩?

想得美,“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八旗成员就去给高级军官们做服务员,做勤务员,做炊事员,做司机。

这就是“包衣”。

所以也叫“booi niyalma”(家里人),因为大家真的很可能是亲戚。

既然包衣是八旗制度下的一个正规职务,那么为什么康熙帝还公开批评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是“辛者贱妇所生”呢?

这是因为在清朝,虽然包衣在法律层面是“良人”,但是包衣毕竟是服务业,清朝普遍存在对服务业的歧视。

至今,社会上依然对服务业另眼相看

别说清朝,现在做服务员的,做保洁的,不也被歧视吗?

大家参加了那么多同学会,有哪个同学大声地说,我现在在xx酒店做服务员,可开心了。

没有吧?

所以,康熙帝批评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是“辛者贱妇”,指的是“包衣”作为服务业,是贱业,但是“包衣”作为一个身份,“包衣”是“良人”。

要知道,在雍正皇帝改革之前,清朝会把皇室远支,也就是闲散宗室,编入包衣籍,让他们成为本旗旗主的包衣。

比如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也就是《雍正朝》里的“八贤王” 胤禩因为触怒了康熙帝,也被革除了贝勒爵位,不但成了闲散宗室,还被短暂地编入了包衣籍:

上谕诸皇子、议政大臣、大学士、九卿、学士、侍卫等曰、贝勒允禩、闻张明德如许妄言、竟不奏闻、允禩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清圣祖实录》

因为康熙朝惯例,闲散宗室都会被编入包衣籍,所以胤禩被革去了爵位,成了闲散宗室,自然也就自动成了包衣。

冯绍峰饰演的八阿哥胤禩

如果包衣是“贱民”,那么岂不是康熙朝,那些姓爱新觉罗的闲散宗室一律成了“贱民”?

另外,虽然包衣是旗主的服务员/勤务员,但是只要工作过的朋友肯定知道,和领导亲近的,反而是这些领导身边的服务员。

包衣也一样。

要知道,在八旗制度下,只有爱新觉罗皇帝以及八旗旗主(也是爱新觉罗高等级贵族,比如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代善)才能用勤务员,所以包衣往往和旗主以及皇帝关系比一般八旗兵弁关系更为亲密。

清朝八旗贵族可不会随随便便让人做自己的包衣的。

根据满清的包衣档案来看,清朝入关以前,列册为包衣的汉人只有813人。

原因就是,爱新觉罗贵族们没有那么信得过汉人。

为什么清朝入主中原后,大多数受重用的汉臣都是包衣?原因就是这些汉人是经过“考验”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认可的汉人。

说完包衣,再说奴才(aha)。

其实aha就是奴隶的意思,而包衣奴才指的就是家里的奴隶。

这些人在大清律层面是“贱民”。

他们是没有“独立人身权”的,他们的地位和大牲口是一样的,他们所有的财产名义上也都属于“主人”。

这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就是包衣(booi)与奴才(aha)的区别。

END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的三大宠臣中,为何只有李卫能够善终?其实秘诀只有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在宫中最器重年羹尧、隆科多和李卫这三人,可是这三个人只有李卫得以善终,其他两人最后的下场都不如意,李卫又是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李卫传奇之路的开始康熙二十六年,李卫在江南铜山出生,他的家庭虽然是富贵人家,但是李卫从小就不爱学习,只喜欢吃喝玩乐,到处潇洒。到了成年还是一事无成,幸好他的家庭颇为富裕才

  • 雍正可能至死都不知道,龙凤胎名字连读,竟是甄嬛背叛他的铁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禛,便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他是大清第5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但中国描写历代皇帝的影视剧总喜欢把帝王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许多上不了台面的负面史料就被自动过滤了。在《甄嬛传》的小说中,雍正的爱妃甄嬛为他诞下龙凤胎,这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他到死都不知道的是,

  • 唐朝国力在开元时期达到鼎盛,但疆域的巅峰期却在唐高宗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等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统治武则天打压唐朝宗室。忠诚于李唐的将领或被杀、或调整,而吐蕃、契丹、突厥都趁机侵占土地或者复国。唐朝版图也大幅缩水,到唐玄宗时期才凭借鼎盛的国力逐步恢复了部分疆域。但是此时的唐朝版图与高宗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唐在唐太宗时期完成了中原一统,在高宗时期迅速把唐朝版图

  • 唐朝诗人小传(4)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之涣】(688——742年)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徙绛。官文安县尉。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传世之作仅六首。【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

  • 雍正王朝:雍正非要赐死儿子弘时的背后,实则是康熙一手所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可谓是残酷至极,虽说没有出现兄弟自相残杀兵戎相见,诸如唐朝玄武门之变这种事情。但其残忍程度,比之赤裸裸的流血夺嫡也不遑多让,毕竟是失败者大部分落得圈禁下场,胜利者雍正和老十三最后是活活累死,结局实属惨烈。到了雍正年间,夺嫡之争再次出现,这次虽然夺嫡波及范围很小

  • 雍正是篡位夺权还是合法登基?康熙传位遗诏:揭开雍正继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清朝历史上,雍正却是争议较大的皇帝,其中最让后世关注和议论的,莫过于雍正继位之谜。他究竟是合法继承?还是篡改遗诏?这也成为了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那么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到底是如何取得皇位的?康熙是否真的传位于他呢?这背后究竟有何秘密?九子夺嫡的背后,千古一帝的凄凉晚年要想厘清雍正继承皇

  • 任见:懦弱和神经质的李治发誓征讨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懦弱和神经质的李治发誓征讨高句丽-《大唐上阳》213 第五十四章 夙愿得偿被视为天才武将的李世民,英武吧,有胆有识吧,久经沙场、厮杀大半生吧,在指挥作战方面,确实本领过人。可在他战无不克的业绩中,亲征高句丽,连番苦战,是失败而还的。英明领袖带着遗憾走了,接收了他的小妾武照的他的儿子,黏黏糊糊的

  • 清朝最后的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死前含泪讲出皇室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就算是贵为金枝玉叶,公主们也往往难逃与生俱来的政治宿命:国之强盛时期尚且好些,即便是被当作政治联姻的工具也有强大母国为背景不会受欺,只是饱尝背井离乡的思念之苦罢了,至少可保性命无虞,一生尊贵无忧。可若是恰逢国之颓败之际,那么公主不仅尊贵不复,反而会因为皇室的身份遭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正如清朝最后的

  • 唐朝皇帝并未抓住平定安史之乱的机会导致战事延续八年且留下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期间唐廷不是没有机会彻底平定叛乱,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大唐的皇帝们并没有抓住,以至于越拖越久,到了最后也只是平息了叛乱,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由此为大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劫难。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冬月,安禄山再也不愿意被杨国忠和唐玄宗猜忌,遂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

  • 太平天国灭亡后,这支中国军队逃到南美,如今有30万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太平天国运动是以洪秀全为主要代表进行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其声势可以用“浩浩荡荡”四个字来进行形容,虽然这次农民起义运动最终以失败的结局告终,但它仍旧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甚至可以说,为往后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