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后的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死前含泪讲出皇室丑闻

清朝最后的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死前含泪讲出皇室丑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43 更新时间:2024/3/11 1:39:21

但就算是贵为金枝玉叶,公主们也往往难逃与生俱来的政治宿命:国之强盛时期尚且好些,即便是被当作政治联姻的工具也有强大母国为背景不会受欺,只是饱尝背井离乡的思念之苦罢了,至少可保性命无,一生尊贵无忧。

可若是恰逢国之颓败之际,那么公主不仅尊贵不复,反而会因为皇室的身份遭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正如清朝最后的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国家覆灭之后,迫于生计改名为金默玉的她低调行事,直到死前才含泪讲出皇室丑闻。

府格格显琦改名金默玉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各地军阀势力逐渐强大,腐朽颓败的清政府早已无力约束,全国反封建反侵略思潮到达了顶峰;1912宣统帝溥仪被迫退位,至此清朝长达百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六年后,爱新觉罗·显琦在辽宁旅顺出生了,其父是清朝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若是放在满清全盛时期,显琦虽不是皇帝膝下嫡出的固伦公主,但也是一位身份尊贵的王府格格,照样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但当时满清早已亡国,显琦一族已是前朝余孽,全家可保性命无忧已是万事大吉,已被逐出紫禁城、逃亡在外的落魄皇室谈尊贵与否。

但尽管现实残酷如此,受到旧社会封建尊卑思想荼毒已久的肃王府上下诸人仍然保持着王室老派旧俗,而身为肃亲王幼女的显琦也被称作是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

显琦格格从小便被王府之中莫须有的繁琐条条框框束缚着长大,现实的落败与虚无荒诞繁缛节的矛盾在显琦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反叛的种子。

远离紫禁城站稳脚跟之后,显琦格格的姓氏由爱新觉罗改为金姓,名改为默玉,意为沉默的美玉要低调沉稳地活下去。

金默玉不同于对王府中种种一律循规蹈矩的兄姐们,她更为崇尚自由与自立,深受时代转变影响的金默玉认为人人平等,自己的行踪往来不应该由仆人跟随。

青年时期的金默玉还提出了外出工作的计划,此想法一经推出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砸在守旧派的封建思想上,但最终虽深受府中老人反对金默玉仍然坚持自我初心不改,努力找到了一份心仪工作。

坎坷一生有幸活至2014年

经历了家国破败、颠沛流离之苦的金默玉在找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之后,享受了一段短暂安定的幸福生活;不久,肃亲王的祖业被后世不肖子弟挥霍一空,清算被蚕食的财产后,分到金默玉手中的财物屈指可数。

更为不公平的是,家财散尽,府中青年各奔东西,剩下老弱妇孺十余口人无人照料,良心未泯的金默玉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只得接下家中重担,平日里靠着变卖家中残存物件以及补贴上自己微薄的工资来养活一大家人。

刚开始,虽然富贵不再,但从小起码衣食无忧的金默玉由于不懂得市场价格以及不谙生意之道,常常处于亏本的状态;眼看几度都支撑不下去时,金默玉拼命苦熬四处奔忙做活计才勉强维持生计。

后来,金默玉在兄长的资金接济之下接连开了几家餐馆,虽不曾大富大贵,但好歹生活不再窘迫;直至几年之后,金默玉被国家收编为译局带编职员,一家人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

1954年,昔日尊贵的王府格格金默玉自由恋爱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嫁给了画家马万里,金默玉前半生的辛酸坎坷结束了,幸福与平静的新生活笼罩着一对新人。

但偏偏好景不长,就在金默玉婚后的第四年便受家族出身成分问题的牵连锒铛入狱,此时的金默玉身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丝毫看不到未来光明的她为了不拖累爱人便痛下决定主动申请离婚,独自于狱中度过15年漫长的刑期。

经历了十余年的狱刑与劳动改造后,将近花甲之年的金默玉终于刑满释放,但长期艰苦的牢狱生活和繁重的劳动改造早已在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留下了岁月深刻的痕迹。

身体已经患有多项疾病的金默玉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她与在狱中相濡以沫的丈夫施有为共同兴办学校,二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金默玉直到晚年一直抱有乐观心态, 2014年在故土北京寿终正寝,享年95岁高龄。

皇室丑闻川岛芳子

正如金默玉老人的名字一样,她一直默默付出,尽管一生跌宕凄苦仍然不遗余力地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沉默且乐观的满清皇室的后裔,在去世前却含泪娓娓道来一桩皇室丑闻。

原来,金默玉便是民国时期声名狼藉的日本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玗,她与原名爱新觉罗·显琦的金默玉同为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之女,但同样是出生于肃亲王府邸的两位格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不同于亡国之后出生得以生长于王府之中的显琦,在家中排行十四的姐姐显玗在清朝灭亡那年刚满六岁,年幼的她被意图与日本交好借势光复满清的父亲送与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作为友谊的见证。

被命名为东珍的显玗一如名字中东方的珍宝那样飘洋过海被带往日本,就此开了她悲惨的一生。

后又被更名为川岛芳子的显玗名义上是川岛浪速的养女,实则在经受养父凌辱之后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浸染的她看破世俗成为了一位阴狠毒辣的男装女间谍,最终祸事做尽的她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

同样身为清朝最后的格格,幸运如金默玉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后寿终正寝,虽然一生因出身问题历经沧桑,但晚年身为教育者的她生前得享幸福,逝世后仍然受人尊敬。

金默玉死前含泪讲出皇室丑闻的主人公正是其同父胞姐显玗,即后来臭名昭著最终被执行死刑的通敌汉奸川岛芳子;幼时同为格格的她便没有那么幸运了,生前受尽凌辱死后遗臭万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便贵为皇室也难逃历史洪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并未抓住平定安史之乱的机会导致战事延续八年且留下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期间唐廷不是没有机会彻底平定叛乱,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大唐的皇帝们并没有抓住,以至于越拖越久,到了最后也只是平息了叛乱,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由此为大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劫难。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冬月,安禄山再也不愿意被杨国忠和唐玄宗猜忌,遂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

  • 太平天国灭亡后,这支中国军队逃到南美,如今有30万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太平天国运动是以洪秀全为主要代表进行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其声势可以用“浩浩荡荡”四个字来进行形容,虽然这次农民起义运动最终以失败的结局告终,但它仍旧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甚至可以说,为往后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其将

  • 唐朝前期奠定的强大基础保证其在安史之乱后仍能苟延残喘百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举几组数字为例。安史之乱后的唐宪宗时期,宣武节度使韩弘有一回向朝廷进贡,“献马三千,绢五千,杂缯三万,金银器千”;但这只是九牛一毛,他的库存是这样:“库厩尚有钱百余万缗,绢百余万匹,马七千匹,粮三百万斛”,而且,这只是他手里的现货。唐穆宗时期,卢龙节度使刘整曾经一次性随手向朝廷进献战马1.5万匹。所

  • 清朝时的一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的一品有正一品和从一品,另有文武之分。正一品在当代的级别应该是正国级。此中武官包孕:1.“三公”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名誉上是太子的先生,属于声誉上的一种虚职,并无实践的权力,不少都是天子为了表现恩宠而加封。可能相当于当初的天下政协主席或许天下人大委员会委员长之类。2.大学士,清代的大学士由“三

  • 以隋唐的统治而论,运河开凿乃是必然,但隋炀帝开运河加重时人负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就说说为什么运河必须开凿?关陇地区的农业生产既然衰退,而江南地区经过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多年间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却成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富饶之区。这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到南方,然而隋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却

  • 清朝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影响,到底能不能过300年大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距今最近的王朝,因此留下的史料很多,甚至还有一些影像资料,相比较其他朝代,清朝更为人所熟悉,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很热门的朝代。那么今天宋安之就以清朝的制度入手,来说说如果清朝没有外部因素也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会不会过三百年的大关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关于清朝的历

  • 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 清朝正一品大官,能享受什么待遇?放到现在,也是让人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以前的中国,存在很多可以干一生的职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铁饭碗,但是现在已经很少很少了,但是还有一个职业是非常好的,那就是当国家的官员。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官员,也都是为国家做事的人,自然是要有很好的待遇,这是对官员的一种嘉奖,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古代的时候,当官的福利也是很好的,他们可以免除赋税,可

  • 由李白@韩荆州、杜甫@韦左丞、白居易@顾况,看唐人科举的干谒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干谒,是唐人科举时代,应试者与上层社会攀结、交游的一种十分广泛的文化现象。唐承隋制,除了三省六部制,也把隋代的科举制完整继承下来,这样,下层社会——即“庶族”知识分子,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跃龙门”。跻身上层社会——即“士族”,继而步入仕途,宦海浮游,因此,科举开考之前的“干谒”名流,必不可少。干谒名

  • 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为何晚年备受乾隆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论贡献和资历,张廷玉称得上是一代名臣。康熙39年(1700年)张廷玉高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为清朝奉献一生,得到了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高度赞扬,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张廷玉赞赏有加特地许诺他死后可以配享太庙。也正是雍正的这个承诺,成为了后来乾隆借机打击张廷玉的借口。何谓配享太庙?太庙就是古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