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位高权重,而得以善终,唐朝二百八十九年,最著名的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
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几次被解除兵权,但是正逢乱世,国难思良将,皇帝虽然心有猜忌,还是不得不屡屡启用他。但战乱一平息,往往就解除实职,高官厚禄把他供起来,幸亏郭子仪深谙谦退之道,功成不居,最终福禄寿大全。仔细梳理他的生平事迹,其实还是比较波折。
皇帝强势,大臣功高,而能君臣相得,有始有终,就格外可贵。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唐军神李靖,就是这样一对模范CP。
《旧唐书列传十七》记载:李靖出身于隋朝的官宦世家,年轻时就有文武之才,他的舅舅是名将韩擒虎,认为这个外甥足以与之讨论孙、吴兵法。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对他青眼有加。
李渊起兵时,抓住了准备向朝廷告发的李靖,打算处斩。李靖满腹才华还没施展,怎甘心一死,大叫道:你要做大事,怎么可以为了私怨斩杀壮士!李渊觉得他挺有胆识,李世民也坚决为他求情,于是赦免,并被李世民招纳进幕府。
李靖首次立功是在战场上斩杀开州蛮兵首领冉肇则,俘获五千多人。李渊很高兴,手书一封信给李靖: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我早忘了。
李靖再接再厉,帮助李唐宗室李孝恭,大破梁王萧铣。这件大功,让李靖真正站稳了脚跟,确立了大将的地位。
辅公造反,李靖以副帅的身份,配合李孝恭平定叛乱,再立新功。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李靖参与了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立下大功。但被御史大夫弹劾他治军不严,纵容士兵洗劫。唐太宗没有趁势把他拿下,而是敲打了一番后,还是加以重赏,并且提升为右仆射(宰相)。这就是英主的自信和度量。
吐谷浑入侵,李靖再度披挂出征。一举灭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国家,立下不世功勋。这样的大功,赏无可赏了。有人告发他谋反,李世民没有将错就错,除了这个功高震主的大将,而是查明真相,还李靖清白。
李靖也是明白人,懂得自我保全之道。他关门谢客,不掺和人事纷争。
明君名将,就此相安无事。李靖病逝,身后哀荣备至。君臣两不相负,也是一段佳话。
(1)古代不忘君王的故事:
卫青我只佩服西汉汉武帝时期的长平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
从一个骑奴,一步步在汉武帝的栽培下成为当时汉朝最高军事长官,而且自己做人谦虚敬慎一辈子,在那个时代做到官拜大司马大将军而没有引起帝王的猜忌和迫害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