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这是元史对宋仁宗的精辟评价,后世对他的高度评价,主要是基于他宽厚仁爱的性格,他不仅时时约束自己,而且对待臣僚、佣人也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对于一些谏臣犯颜的言语,他从不加以苛责,在位期间轻徭役,减赋税,爱民如子,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真心拥戴他,所以“仁”作为他的谥号是恰如其分的。
但是观其一生的作为,并无大的丰功伟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丰功伟绩一般是和开疆扩土、文治武功联系在一起的,而宋仁宗在这些方面表现真的是差强人意,顶多算一个守成天子。
其一、对外战事疲弱,宋仁宗在位期间,西夏和北辽仍然是北宋最大的威胁,这两大威胁他基本上没什么作为,首先谈西夏,李元昊建立西夏以后,改变了“依辽和宋”的国策,开始不断用兵宋朝,宋仁宗被迫抵抗,从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时间里,宋、夏之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作战,宋兵不敌,西夏接连获胜,后来因为西夏耗不起长期的战争,与宋议和,史称“庆历和议”,但和议仍然是北宋给西夏输送岁币为条件换取和平,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协议,但是宋军不堪一击,只得被动接受不平等条约。
北辽方面,宋太祖、太宗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依旧没有收回来,燕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就如同一根锲子牢牢悬在北宋的头上,宋仁宗一朝这个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而且北辽趁宋夏战争,重兵压境,要求北宋增加岁币,史称“重熙增币”。
其二、北宋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宋仁宗做过努力想解决,但没有成功。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提拔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同时任命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责令他们对三冗和土地兼并问题提出改革方案,随后范仲淹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一一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史称“庆历新政”,但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由于宋仁宗性格无定志,加上耳根子软,范仲淹等改革派大臣相继革出朝廷,此次新政最终失败,三冗和土地兼并问题依旧,而且越演越烈。
虽然宋仁宗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胜在他恭俭仁恕,爱民如子,他在位期间,君臣关系和谐,夏、辽边境无大的战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可以说宋仁宗所在的年代是宋朝老百姓最幸福的时期,以至于宋仁宗驾崩的时候,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宋仁宗一生虽无大的作为,但是得到了百姓和群臣的真心拥戴,这就是对他的最大安慰。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关注“一切都付笑谈中”
其实,我觉得,宋仁宗最大的丰功伟绩,就是他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较起来,宋仁宗的存在感,除了在位年限稍微常一些(却也比不过汉武)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毕竟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度量衡,车同轨,建立郡县等,功耀千古;
毕竟汉武帝北抗匈奴,大漠南北决战,封狼居胥,东服百夷,南讨百越,西征大宛,打造了西汉最威名的盛世;
毕竟唐太宗平定了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被称为“天可汗”,让大唐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毕竟宋高祖灭荆南、亡武平、败后蜀、收南汉、降南唐,结束五代割据,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宋仁宗和他们比较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绩。执政四十年,几乎不敢对外干仗,即使是对西夏的无奈之战,也是败多胜少,都没办法阻止西夏的独立。
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雄才伟略的成功,是天下百姓疾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修长城、建阿房宫、筑骊山陵墓,天下的劳役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甚至还更多了。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汉武帝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与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军队伤亡数十万,天下人民不堪重负,人口则减少了一半多。
唐太宗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称帝之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国力看似强盛,而且还有贞观之治。可是有人说,终唐一世,即使是在最巅峰的时候,人口也没有达到隋朝的巅峰规模。
宋太祖和前面三个甚至都没办法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妇,抢了江山也就算了,统一工作都还没有开展好,就提前挂了。而且宋初的人口不足2500万,还不如唐玄宗时期5200多万的一半。
宋仁宗虽然没有开疆拓土,可是,在他的统治下,从宋太宗时期的四百万户,增长到了六百万户,增长了46%,如果按照当时一户七八口人来计算,宋仁宗时期,疆土虽然不如唐朝,可是,人口却是已经要达到5000万了,甚至有人统计,其实在宋仁宗不久之后,中国的人口实际已经第一次超亿了。
别的君王,他们的雄才伟略,丰功伟绩,可以说都是建立在“杀人”、“劳役百姓”的身上;而宋仁宗没有雄才伟略,也没有丰功伟绩,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却是在“活人”,让老百姓过得充实幸福。
单是这一项,能不能算得上宋仁宗的丰功伟绩呢?
更别说,其实在他的统治之下,经济的繁荣,比汉唐之盛还要翻一番,出现了纸币的流通,文化的发展,也达到最登峰造极,在别的帝王为了丰功伟绩,拼命培养攻城略地的名将的时候,宋仁宗却用尽一生,去培养各种科学家、政治家、改革家、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