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有什么诡谲怪诞的事情,请分享给大家?

古代有什么诡谲怪诞的事情,请分享给大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4/1/15 19:32:01

1,因为练习举重而死的国王。

据说秦国秦武王嬴荡天生喜欢练武,尤其喜欢练习举重。某一次的时候,秦武王练习举起一口数百斤重的大鼎,结果反倒被巨鼎压伤了自己的大腿。后来,秦武王就因为腿伤过重而活活地疼死了。

2,掉进粪坑被淹死的国王。

据说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国王因为肚子疼而上厕所。结果却掉到粪坑里被活活地淹死了。

3,福大命大的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据说有一次,刘秀单枪匹马被敌人一路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刘秀逃着逃着就来到一个所在,刘秀就看见前面有一座破庙,庙门口杂草丛生布满了蜘蛛网。眼看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刘秀顾不了那么多,赶紧跳下马钻到破庙中躲避。等到敌人的追兵赶到,看到破庙门前杂草依旧蜘蛛网完好无缺的样子,敌人不疑有他就走了。

4,神秘消失的秀才。

据说古时候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儿子是一名秀才。有一次,这位秀才进京赶考回到家里,家里的老母亲为了犒劳自己的秀才儿子,就把家中一只养了多年的老母鸡宰了煲汤给秀才儿子吃。没想到一会儿之后,正吃着饭喝着鸡汤的儿子竟然凭空消失了……

5,自己打死自己的五保。

五保是《隋唐演义》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南阳侯伍云召的一个家丁。南阳城被攻破之后,五保遭遇了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五保举起手中大锤咂向宇文成都,被宇文成都用凤翅鎏金铛一架,五保的大铁锤即时反打回去,把五保的头颅打得粉碎……

三个离奇的梦。

一:有人能在现实中进入别人的梦中

武则天做皇帝时,有个叫刘幽求的京城官员,一次奉命出公干,连夜返回时路过一座寺院,清晰地听到寺中传来男女宴会时的欢笑声,寺院围墙残破不堪,刚好从残缺处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

刘幽求就好奇地向里面窥视,看见十几个男女混杂而坐,桌子上杯盘罗列,场面十分热闹。突然,刘幽求发现其中一个女子很像自己的妻子,心中十分惊骇,心想她不该出现在这个地方。

刘幽求怕自己看花了眼,再仔细观察,该女子言语谈笑举止投足与妻子无二,确认是她。就决定进入寺院问个究竟,却发现寺院大门是紧锁着的,没法进去。他忍不住拾块石头向那些人掷去,正好砸中了旁边的洗手盆,水花四溅,被惊动的男女们纷纷散去,片刻无影无踪。

刘幽求和随从一起翻墙入寺,发现大殿上空无一物,左右厢房也没有一个人,大门仍然锁得好好的。刘幽求更加惊异,立即快马加鞭赶回家中。

到家后,妻子刚刚睡下,得知刘幽求回来了,就赶紧起来,和刘幽求问寒问暖闲聊。说着说着,妻子就笑着告诉刘幽求,说她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十几个男女在一个寺院游玩,那些人她一个都不认识,却都坐在大殿上欢欢喜喜地吃饭,正热闹着呢,忽然有人从外面扔了一块石头,打中了洗手盆,就醒了。刘幽求感紧把路上遇到的情形也告诉了妻子,夫妻二人惊诧不已。

二:有人的梦境得到别人验证

元和四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任监察御史,奉命到四川剑阁地区任职。

去了十几天后,白行简与哥哥白居易及朋友李杓直一起在曲江游玩,并来到慈恩寺,在寺里赏玩了很久,晚上就一起到李杓直家中做客,宾主尽欢。

白居易在酒兴头上,忽然想到元稹,就停下酒杯,说元稹那天应该到梁州了吧!并乘兴在墙壁上题诗一首:“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那天正是阴历的二十一日。

十几天后,有人从梁州来,白居易收到元稹寄来的一封信,信的最后附了元稹的一首诗《纪梦诗》:“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从诗文来看,元稹做梦的日期和白居易一行游慈恩寺是同一个日子,这种巧合也够让人惊异的。

三: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梦中互通

贞元年间,扶风人窦质和朋友韦旬一起从亳州去秦地,夜里寄宿在潼关的一家旅店。晚上窦质梦见自己在华岩祠遇到一个身材高挑皮肤黝黑的女巫,她身着白衣黑裙,在路上迎接叩拜,并请求窦质为他祝祷于神,窦质不得已,就听之任之,随口问了她姓名,女巫自称姓赵。醒来后窦质把梦境告诉了韦旬。

第二天,窦质他们来到华岩祠,果然有个女巫迎了过来,容貌姿质衣着打扮和梦境中的女巫一模一样。窦质大吃一惊,就对韦旬说“梦应验了啊!”就叫随从拿了两个铜钱赏给了女巫。不料女巫接过钱后拍手大笑,对她的同事们说:“你们看,和我说的梦一样吧!”

韦旬非常吃惊,就问女巫怎么回事。女巫说,她昨天梦到两个人从东而来,一个满脸胡须身材不高的人祝酒后,就给了她两个铜钱,天亮后,她把梦境告诉了同事,现在连人带事全都应验了。

窦质更加感到惊异,就问女巫的姓氏,那些同事回答说姓赵,惊得窦质合不上嘴他们二人竟然进入了同一个梦中!

故事来自《三梦记》,作者白行简,唐代文学家,大诗人白居易之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臣劝君王废太子遭拒,太子即位后,就亡国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诗中提到: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亲在书信往来中得知远在他乡的孩子,现在幸福安好身体健康,便满足了。其实这也反射出来了父亲对于孩子那无私无畏的爱意。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尤其是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问题,很多父亲都会优先考虑到嫡长子,因为在中国古代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度非常久远

  • 古代帝王都推崇数字“九”,为何秦始皇偏偏对“十二”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接到这个问题,上网浏览了一圈,答案多说的是秦始皇喜欢数字“十二”的原因是“古人有“天三地四”之说,三和四这两个数字也象征着最古老的“天圆地方”。三和四相乘正好是十二。”这种解释有点儿牵强附会,《周易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你看,天数有一、三、

  •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不关心百姓死活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否关心百姓的死活,现在网上的各路大侠们说了不算,还是要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的。在文献记载之中,秦始皇显然是一个暴君,两千多年来,对秦始皇的主流评价始终都是暴君。秦始皇的暴虐首先体现在秦朝法令的严苛。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形成了严苛的法律体系。商鞅本人也被车裂而死。到了秦始皇的时期,更是将秦

  • 中国封建社会中,您觉得那个皇帝对百姓最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社会中,肯定地伸大姆指颂赞中国历史记载公认的一一一唐帝国的“贞观之治”开明治国的李世明大帝。那是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黄金时代,李世民大帝不愧为封建社会唯一的开明君帝。李世民大帝受过良好的教育,胸襟开阔坦荡,文武全才,知之善任,从谏如流,善待苍生,体恤百姓。在执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论的文治武功。

  • 古代的巫蛊有哪些恐怖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宠信奸臣江充,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史称巫蛊案。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被人诬陷,说他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在驰道上埋偶人,以巫蛊邪术诅咒皇帝。汉武帝盛怒之下,将公孙贺父子,诸邑公主,包括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全部诛杀。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有怨恨,乘机陷害太子

  • 《韩非子备内》第十六章,民与臣,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十六章民与臣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上一章中韩非子重点讲了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基础是依,办法是治,结果是国。法是国法,依是根据,治是治理,国是国家。韩非子时代,治国理念还处在“人政合一”的理论里,这里的“人”就是“人为”意识,君主的喜好与习性。依法治国的思想使君主

  • 帝王的故事(不超过80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

  • 历代皇帝有什么宽容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

  • 古人的交友故事30字到40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俞伯牙与钟子期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2、管鲍之交“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3、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

  • 谁知道古代灭佛的前因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佛教自西汉末年进入中国。东晋开始盛行,南朝达到第一个巅峰,随后到唐代达到第二个巅峰。此后,佛教经过不断本土化而事实渗透进入中国人的思想。说实话,如果强行划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纯宗教信徒估计不足5%,而最少80%的中国人在内心中信奉佛道儒的混合思想。诸位别不承认:轮回转世,丰都鬼城这些,都实际源自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