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帝威熙二年,司马炎在贾充、裴秀等人的协助下受禅称帝,史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定都洛阳。
泰始年间民谣云:“贾(充)裴(秀)王(沈),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并加解释说:“言亡魏而成晋也。”可见贾充对晋室之重要。
晋朝建立以后,贾充最大的贡献就是由他制订的新法律颁行全国。连诋毁他的《晋书》本传也不得不承认:“充所定新律既班于天下,百姓便之。”贾充为此获得了巨大赏赐,他的母亲被封为鲁国太夫人,儿子封侯。他身上荣耀的光环闪闪发亮。
贾充一朝大权在握,当然对选拔官更也有绝对权力了,可是他不能做到公正无私,而专门以谄媚之人为用。一些正直的大臣如任恺、庾纯等经常批评他,甚至想把他外放出去,以免让他把国家搞乱。
正好赶上关中氐羌反叛,任恺便在一次朝会时,劝说晋武帝派“德高望重”的贾充为都督镇守关中。实际上,这和被贬差不多。远离了政治核心和皇帝,疏于走动,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的。
贾充怀着愤懑的心情就要准备出发时,百官前来送行。贾充把自己的忧虑讲给私交甚好的朋友荀勖,请他给出个主意。荀勖说:“您身为国家的宰辅,却受制于一夫,但不必悲观。
只是这次外调托词实在太难,只有与太子联姻,才能达成。”贾充明知太子是个傻子,可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权势,也只好答应。贾充说:“谁能牵线搭桥呢?”荀勖便承诺下来,他不断地向武帝讲贾家的女儿是多么“才质令淑”,贾充老婆郭槐也四处活动,杨皇后又使劲吹枕边风,果然婚事促成。
既然与皇储联姻,贾充当然也不用西行了。他留下来,担任原职。皇帝依然对他宠幸有加,高官厚禄没有人能够取代,他最终也得以善终了。
而贾充这个女儿,就是之后祸国祸民的皇后贾南风,从而导致了“八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