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执拗公”王安石的坏脾气

“执拗公”王安石的坏脾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澄丹彤 访问量:4971 更新时间:2023/12/17 3:50:33

王安石画像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自幼聪颖敏慧,写文章下笔如有神,时人谓之奇才。

他任宰相时主张变法革新,受到宋神宗的器重,在北宋政治舞台颇有建树。

这样一个奇才却有着相当糟糕的坏脾气。

宋人说的“拗相公”指的就是王安石,拗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顶头上司的皇帝都不给面子。

有一年元宵节的夜晚,王安石陪宋神宗回宫。

在骑马进入宣德门时,守门的几个侍卫大声呵斥王安石,阻止他进入,并鞭打他的坐骑。

王安石的坏脾气上来了,上奏章强烈要求惩办那几个侍卫。

皇帝知道侍卫们这样做并无过错,但他也拗不过这个坏脾气的王安石,只好违心地杖打了那几个侍卫。

皇帝就这么给面子,王安石竟然还生了好几天的气呢。

《蓍英盛会图》局部

王安石有个叫王雱[pāng]的儿子,也是自幼聪明过人。

《梦溪笔谈》记载:

王雱在几岁时,家里来的客人指着同囚在一个笼子里的一獐一鹿问他:“何者为獐?何者为鹿?”

王雱确实不知道,但他还是思考了一会儿说:“獐边者为鹿,鹿边者为獐。”客人大为惊奇。

王雱在二十岁时就已著书数万言,在政治上支持父亲的变法,并修撰《诗经》、《尚书》等经书的新义,寻求变法的理论依据,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

王安石把聪明的基因遗传给了儿子,同样,王雱也承袭了老子的坏脾气,以致因此而三十三岁英年早逝。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一度同改革的二号人物吕惠卿不和。

王雱为了帮助父亲,和他的手下将别人弹劾吕惠卿的奏疏夹杂在其他文书中,下达给皇帝批准审讯的部门,而王安石对此并不知情。

当别人将此事告知吕惠卿后,吕惠卿立即报告给皇帝,弹劾王安石欺君罔上,同时揭发了王安石在私人书信中写过“不要让皇上知道”的话。

宋神宗画像

神宗皇帝将这些材料拿给王安石看,王安石心中恼怒,对皇上解释说,是吕惠卿栽赃陷害。

回家后他询问儿子王雱,王雱承认后,王安石的坏脾气再度爆发,把王雱臭骂了一顿。

《宋史》记载:

当时,王雱背上正长着痈疽,老子再怎么骂都是老子有理,做儿子的只能干憋气,心中的怨气无处发泄,致使痈疽发作,肝火攻心而一命呜呼,时年33岁。

王安石无法忍受丧子之痛,多次托病请求辞职。

宋神宗也逐渐对他感到厌烦,于是顺水推舟,就此罢免了王安石。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知名的事件,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对中国历史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在之后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王安石变法以及它之后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直到今天依然成为史学界讨论的焦点,和不少历史爱好者关注的重点,那么,不管王安石变法本身对中国历史

  •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春词,字字超凡脱俗,读完心也跟着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解忧诗词标签:王安石

    春来无恙,时光静好,风传花信,雨濯红尘。漫步在春光陌上,总有一份美好,是迟日江山丽的明媚,是弄花香满衣的风雅,是画船听雨眠的悠闲。很喜欢王安石在春日里写的一首词,字字超凡脱俗,读完心也跟着静下来。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

  • 图谋变法自强的王安石,是经世治国的大贤,还是祸国殃民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王安石

    1。淡泊名利在王安石当上丞相主持变法之前,他并不是很想做官。对于自幼丧父、自幼照顾家庭的王安石来说,考取文员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为人民服务,你可以在当地做。的确,王安石做地方官时,大兴水利,小试新政,成效显着,效果不错。之后有几次升官的机会,王安石还是以家族为

  • 刘墉来到王安石的故乡做官时,为何对王安石的遭遇表示出强烈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王安石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秋天,刘墉被擢升为江西盐驿道主要负责全省的盐务和邮传事务。清代沿袭历代的食盐专卖制度,推行销盐地界政策,盐商必须首先获得运销食盐的特许证,称作“引”或“票”,并交纳盐税后按引票上规定的销盐地区从事运销。除蒙古、新疆系“多产盐地”外,清代将内地划分为十余个行盐区域:长芦、奉天

  • 王安石和张居正,相隔数百年的两位改革大家相比较,各有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和张居正,相隔数百年的两位改革大家相比较,各有千秋北宋时,参知政事王安石主持的改革几经起落,斗争不断,被迫下野。政敌司马光上台后,废除了青苗法和差役法。王安石的新法竟然沦为奸臣蔡京搞政治斗争和贪污腐败的幌子。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死后,考成法、废除学院和外戚封爵不得世袭等举措被取消,仅一条鞭法保留

  • 幼年“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也是出于公心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王安石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而且,这个故事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仍然被父母和老师不断拿来教育孩子们。北宋时期,年幼的司马光和一群孩童玩耍,亲眼看到自己的玩伴落入水缸中。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守旧和死板,寻求将落水者从缸中捞出的办法,而是凭借自己的创新性思维,选择将

  • 南京发现王安石父亲墓,专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赶来:快停下!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王安石

    在2009年9月,考古专家在南京将军山发现了一座宋朝古墓。因为古墓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墓中的文物,考古专家决定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保护挖掘。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考古专家在墓中有了惊人的发现。这座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并不多,墓主的陪葬之物非常的简单,但是专家在古墓的墓志铭上有巨大发现。通过

  • 王安石与死人争地?这就对了,要不说是拗相公呢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安石

    半山园,位于南京中山门北白塘,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主峰亦七里,恰为半途,得名半山。半山园以北不远的地方有一小土堆,因为东晋名相谢安曾在此地居住,人们就把这座小土堆称作“谢公墩”。谢安和王羲之曾在这里“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再加上和谢安密切相关,而改变了中国历史方向的淝水之战。此后便有很多文人骚客来此

  • 苏轼鄙视王安石的才华,唯独对一诗一词佩服得五体投地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王安石

    在北宋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以变法而出名,其实如果不从政,王安石也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观点犀利,论述充分,使他名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诗词也不遑多让,尤其是诗歌,自成一家,被人誉为“王荆公体”。这样一位文华风流人物,放在哪朝哪代,何时何地,都应该是受人敬仰的。偏偏在

  • 飞来峰非飞来山,但王安石的杭州“因缘”真“缘定‘三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们大杭州标签:王安石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人为宋韵文化倾倒,为何都称之为“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不止于德寿宫的精妙、帝王将相的精彩、“琴器书画”的风雅,还有王安石、陆游、苏轼、范仲淹、朱熹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传承……昨天,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3年宋韵普及系列讲座迎来首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