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时光刘川眉:苏辙铜像诞生记

时光刘川眉:苏辙铜像诞生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走走海角边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1/18 11:11:15

眉山苏辙公园中的苏辙塑像。张杰摄影

/刘川眉

眉山苏辙公园的颍滨广场上,有一尊高达四五米的苏辙铸铜塑像。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尊苏辙的青铜塑像。

正面望过去,身材颀长的苏辙,身着披风,手握书卷,眉头微皱凸显心事重重,正作大步前状……他要到哪里去?是不是又一次向皇帝上书?紧攥的书卷中,是匡正朝政的大计还是民间疾苦的药方?

鼓荡的披风、昂扬的步态、微眯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们——那应是正当盛年的苏辙,历经磨难而秀杰之气不没;那应是元祐主政的苏辙,精详吏事的他正相才初试。

荣归桑梓的苏辙,默默地沐浴着盛夏的阳光,全身泛着青铜色的光辉——

铸铜基座上,赫然镌着一方大印:叶毓山。

果真是当代名家的杰作。毋庸置疑,当代大艺术家为古代大文学家造像,当使人物的艺术复活成为可能。

可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初,在苏辙公园开工之时,因经费等原因,设计中的苏辙塑像只是一尊铸铁塑像。

作为三苏父子故乡的眉山,作为苏辙公园的核心元素,苏辙塑像,本身就是应当载入眉山历史的一件艺术作品。负责苏辙公园建设的一班人,深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研讨会上,大家形成共识:苏辙塑像一定要请国内的雕塑大家来设计创作,要做就要做高品质、高水平的雕塑,以无愧于苏辙他老人家,无愧于眉山的历史文化,无愧于眉山人民。

一份请示报告递到了上级。有关领导要求,眉山的城市主题雕塑,一定要请国内的大家来设计制作,不能随意了事。

经过遴选比较,一位雕塑大家的名字进入预选方案,他就是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目前国内最负盛名的雕塑艺术大家叶毓山。

最令人兴奋的是,叶毓山对三苏父子有一种特殊情感。据说,他很想为三苏老家眉山留一点纪念。

但两天后,叶老竟欣然接受了苏辙雕塑的创作。派人到眉山现场勘察后,叶老决定采用铸铜为苏辙造像,像高4米,加上基座1.5米,共5.5米。

过了几天,眉山相关人员来到位于双流牧马山的叶毓山雕塑工作室,审看泥稿小样。言谈间,叶老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双手不停地比划,近80岁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天真的孩童。

当时,他的手下讲到一件事,说是如果单从商业角度讲,苏辙塑像应该不会考虑披风设计,因为那样宽度、厚度都要增加,成本自然要增加。可这说法遭到叶老的严厉批评:“不要只是提钱,这尊雕塑是艺术,是我的得意之作。”

回去后,叶老对塑像作了一个重大变动,即在原4米高度的基础上,再增加0.5米,即总体增加到4.5米。别小看增加这0.5米,那可是增加不少成本的。他的助手对他讲,是否可以给眉山方面洽谈一下,追加一点费用。叶老坚不同意,他说:“这尊铜像是我对三苏父子的一点心意,合同上定了多少就多少,不可再追加。”

果真是一尊宏制巨作。随着脚手架的拆除,苏辙塑像赭红色胶泥造型大样矗立在我们面前,巍峨高大,栩栩如生。激动之,大家纷纷与叶老在大样前合影留念。

为这尊苏辙塑像,叶老可谓沥尽心血,倾尽全力。据他老伴介绍,近八旬高龄的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每天都要上下脚手架五六次,对塑像精雕细琢。老伴心疼他,怕他摔倒,已准备给他专门购置一台升降机,方便他工作。

据介绍,铸铜雕塑艺术品至少要经过11道严谨复杂的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泥稿造型大样完成后,接下来还要翻制玻璃钢模板、铜水浇铸、打磨着色、防腐处理等等。

这时,恰遇叶老有一个出国访问的安排。临行前,他再三交代团队,后面的程序不得有丝毫马虎,特别是铜像的颜色,一定要等他回国后亲自把关。

“千里故园魂梦里,百年生事寂寥中。”

苏辙,这位浴火重生的眉山人民的优秀儿子,就要程回家,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眉山老家。

叶老无憾,在他80岁高龄之际,亲手“复活”了一位他衷心敬仰的古代文学家。

眉山有幸,在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时,迎来了一位引以为豪的骄子荣归故乡。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标签: 苏辙

更多文章

  • 史上最铁兄弟情,苏轼苏辙究竟谁更有才?

    历史人物编辑:历知久事标签:苏辙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来讲讲“苏辙”。那讲苏辙,即使小编很想避开讲苏轼,但是后来发现不可能。因为讲苏辙,他身上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品质都跟苏轼有关。甚至有些品性都是苏轼给衬托出来的。有人说苏辙其实挺憋屈的,有这么一个流量老哥苏轼,太光芒万丈了。以至于自己的才华被遮挡并淹没了。那要是他们兄弟俩不在一个时代,

  • 唐宋八大家中苏辙真的不如苏轼?实际苏辙文若汪洋,丝毫不弱他哥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苏辙

    苏辙在北宋文学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和兄长苏轼、父亲苏洵被并称为“三苏”,占据了唐宋八大家里的三个位置。只是因为苏轼的名头太大,两人又在同一个时代,所以对宋代文学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苏轼身上,而在苏辙的研究上则稍微有所欠缺。十九岁登进士及第苏辙19岁的时候,就和其兄长苏轼同登进士及第,之后又同举制

  • 儿子双双中举,老父亲苏洵写了一首诗自嘲,仅20个字,却字字扎心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苏洵

    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这“金榜题名时”便是人生最意气风发的时刻,有些人甚至为此奋斗一生,不知疲倦。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一则消息传遍整个京师,那便是苏家二子双双进士及第,一个拿了第2,一个拿了第5,并且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不过

  • 四川这处道观,曾是蜀地三大观之一,苏洵在此求子,现却少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东郊渔农标签:苏洵

    东汉顺帝时期年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教”,也就是后世演变而成的“天师道”,这是本土道教在一个重大发展,不仅将道家"的"道"生命化,更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张道陵由此也被后人尊称为“张天师”,其后经历近2000年的时间,四川蜀地也成为了道教特别发达的地区,青羊宫、峨眉山、青城山这些地方暂且不

  • 这个怪老头,把豪放的基因遗传给了苏轼,当然不是苏洵!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苏洵

    人类遗传,并不限于生物性能,文化的传承,也有家族的基因因袭。没有他的豪放“基因”,苏轼未必能有“大江东去”的豪迈。1北宋仁宗朝平常的一天,天府之国的眉州眉山街上,一群儿童在快乐玩耍。忽然有人叫了起来:“快看,快看,神仙爷爷来了,神仙爷爷来了,喔……”,于是一群孩子撒野一般地跑向那个孩子手指的方向。在

  • 《都挺好》古有苏轼苏辙苏洵,今有苏大强苏明哲苏明成

    历史人物编辑:三三长不大标签:苏洵

    一个整天只想着自己舒服不顾儿女感受的“巨婴父亲”苏大强喜提当代狂野派诗人,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儿女提个醒。“赶紧回来给我买房”“你赶紧回来给爸买房”,狂野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苏轼,与苏大强比起来,真真是小巫见大巫。苏大强的狂野程度,远远不仅于此,这不,苏大强马上又要开始作天作地作儿女,放着好好的单身不要

  • 苏洵连生两胎女儿,友人笑他没用,写下一首“弄瓦”诗,令人喷饭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苏洵

    “令人喷饭”,意好笑的程度足以让人把刚刚送进嘴里的饭给喷出来,既视感极强,这一看似饱含现代气息的词语,其实古来早已有之,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句话:“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可见,有的诗读了真的能令人喷饭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足以令人喷饭的诗作,巧合的是,这首诗所

  • 一代名相寇准,七岁时作的一首诗,连成年人也写不出那样的豪情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寇准

    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全真派的圣地,被认为是“第四洞天”,更有“华夏之根”的说法。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歌咏华山的诗歌很多,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就分别留下了《登华山》和《望岳》。王维、刘禹锡、柳宗元都有歌咏华山的诗歌,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也写下了《途经华山》一诗。但是,说起华山诗歌,还真少不了下

  • 秦桧和寇准都是为大宋议和,后世的评价却天差地别?原因只有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寇准

    寇准和秦桧,都官居大宋宰相,一个主持了北宋与辽人的澶渊之盟议和,另一个主导了南宋与金人的绍兴和议。结果众所周知,澶渊之盟虽有些争议,但的确为宋辽换得了百年的和平,而后者则完全没有争议,就是遗臭万年。因此,后世对寇准的评价相当不错,而秦桧就不用多说了,全中国人都知道,那极其卑劣的烂臭口碑,可以历史排名

  • 寇准时期的岁币换和平,与秦桧的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寇准

    寇准才不想用岁币换和平,别以为寇准是个文人,人家就真的文弱。这哥们不要太刚好不好?寇准是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打群架的那种人。你想让他提出岁币换和平?那还不如找一帮人把他摁在地上摩擦算了。寇准真要这么做了,那老脸真不知道往哪儿搁了,也对不起自己一直保持的硬汉形象了。那么岁币换和平,这玩意儿到底是谁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