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父被叫做泰山的来历?与宰相张说有关吗?他与姚崇之间有何故事

岳父被叫做泰山的来历?与宰相张说有关吗?他与姚崇之间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树人谈史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3/12/6 13:57:32

姚崇(651年-721年),文武双全,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两次拜为宰相。

唐玄宗时期,姚崇任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拜相后,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罢去冗职,选官,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张说(yuè)(667年-731年),张说前后三次为相,在为官生涯中起起伏伏,多次被贬,因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贪财,与同僚关系不好,人也狡黠,但是见事比姚崇要慢一些。

比如把岳父叫做泰山这个说法就与张说有关。

在社会动荡后呈现一派祥和之后,古代帝王有的就去泰山封禅,祭天,因为他们觉得泰山是最高的山,帝王去祭拜,才算受命于天。

唐玄宗早期,政通人和,开创了“开元盛世”,于是在大臣的建议下,也去泰山封禅。

当时作为封禅使的张说,利用职务之便,就破格带上了自己的女婿郑镒。其实,张说的女婿是没有资格去的,他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

那么张说为何要带上自己的女婿呢?只因按照原来的做法,封禅回来的位列三公之外的官员都可晋级。

就是因为有这等好事,所以,张说就把女婿给带上了。

封禅回来后,果然张说的女婿以九品连升级到了五品。大家都知道其中的缘由,对张说的看法自然更不好了。

为了封禅成功,唐玄宗宴请封禅后升级的大臣们吃饭,看着这位穿着绯红的五品官员衣服的张说的女婿很是眼生?感觉不是常见的那种,于是问他,你官职怎么升得如此快呢?

张说一时哑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一官员见大家也沉默不言,于是说道:“此泰山之力也!”

这是一语双关,岳父被称为泰山就是这样来的。

姚崇和张说在唐玄宗时期同朝为相,二人关系不和,张说对姚崇是恨的,但是没有得到机会算计姚崇。

后来,姚崇病了几个月,怎么也不见好,姚崇觉得自己是好不了了,于是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和张丞相一直关系不好,我死后他必定会来报仇,自然是通过诬陷我的方式。

儿子一听很着急,问父亲有没有破解的方法。姚崇喘了一口气说,方法自然有,就看我死后张丞相的表现。

姚崇告诉儿子,说张丞相此人贪财,你们可以把家里的宝贝都放在供案上,如果来吊唁的张丞相对此视而不见,那么他就在心里做好了要报复我家的准备,那么就赶紧逃命去吧。

如果他两眼放光,对这些宝贝表现得非常感兴趣,那么就把这些宝贝悉数送给他,然后让他给我写碑文。

碑文写好了,连夜把墓碑刻好,立在坟前。这样他日后,就不会再清算我家了。

于是,姚崇的儿子按照姚崇的说法去做,在张说来吊唁的时候,对那些供奉的宝贝非常的感兴趣,姚崇的儿子就把这些宝贝都送给了张说,并让张说给写碑文。

张说一看这生意做得值得,立即连夜写好了碑文,姚崇的儿子也立即把碑文让人刻好,立在了父亲的坟前。

可是,不几日,张说就想过来了,又找人来要碑文,说是有地方不太合适,要修改一番。

姚崇的儿子就带着来人去他父亲的坟前看,来人看到已经刻好并立在坟前后,回去报告了张说。

张说一看,捶手顿足,说姚崇死了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我甘拜下风,认孬!

其实大家想一想也明白,张说给姚崇的碑文肯定是歌功颂德。碑都立在那儿了,那么他以后怎么会再诬陷姚崇呢?因为他诬陷别人也不相信,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脸。

yu与

标签: 姚崇

更多文章

  • 蝗虫遍地,唐玄宗不敢下令捕杀,宰相姚崇一句话令唐玄宗放下顾虑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趣说人标签:姚崇

    “你们怎么不来吃我啊!不要伤害我的百姓。”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视察农田,愤怒地咆哮,随后就抓起一只虫子塞进嘴里生吞了。大臣们看见,都赶紧上来阻止,就怕虫子带毒,可是李世民毫不犹豫,硬是吃了。这年发生蝗灾,遍地的蝗虫,庄家被祸害一空,眼看就要颗粒无收,之后将会有很多的百姓被饿死。李世民视察时,对

  • 会做官的人,悟性多厉害?看姚崇哭送武则天退位的故事,恍然大悟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姚崇

    会做官的人,悟性多厉害?老领导退休,新领导上任,权力交接典礼上,你该怎么办?为新领导喝彩吧,老领导不高兴;欢送抚慰老领导吧,新领导又不高兴。看完这个故事,思维大提升。705年,又称神龙元年,因为在这一年,唐朝发生了著名的神龙政变。当时,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人定下密计,趁武则天年老,只顾着和男宠张易

  • 唐朝4大贤相之姚崇,临死前告诫后人,千万不要信奉佛教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姚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在公元纪元左右传入中国,在东汉时期,汉明帝派大臣出使西域,并求得相关佛法和佛经。东汉时期,许多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建成了我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在物资条件匮乏的年代,内心的信仰显得尤为的重要,也只有在人们有信仰的时刻,生活里那些琐事带来的痛苦

  • 古人的生死观,有感于唐朝宰相姚崇母亲对身后事的认知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姚崇

    许多经历二次婚姻的人,对身后事都十分纠结。有的要与前夫合葬,有的死活不允许与前夫合葬。有的想与后夫合葬,而后夫的孩子却置之不理,而把离异的亲生父母合葬一处。为此,这个问题还拿到了平台上讨论,各种意见、说法都有。真是无所适从,令人纠结。这是个社会问题,中国进入老年社会,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它困扰着一

  • 官场高人,思维有多厉害?看完宰相姚崇的故事,有醍醐灌顶之感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姚崇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带兵入宫,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禅位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复辟送武则天离宫时,众人弹冠相庆,唯独一人为武则天哭起来。是谁这么大胆?这个人就是姚崇。姚崇是武则天一把提携上来的,最后官至宰相,而且武则天还曾让姚崇掌兵权,对姚崇宠信有加。只是武则天到了晚年,沉湎享乐,宠

  • 宰相姚崇遗言:把全部珍宝摆在灵堂前!儿子照做,竟救了全族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姚崇

    姚崇是唐朝时期的三朝宰相,而他之所以能够辅佐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首先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很强,姚崇能够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政事。其次也是因为他的性格,姚崇是一个刚正不阿体面无私的人。除了这些之外,姚崇也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当时他在朝庭上和唐朝的另外一位宰相张说有龃龉,所以姚崇特别怕自己去世了之后,张说会

  • 武则天退位,群臣庆贺,唯姚崇公开痛哭,1年后才知其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影视有褂标签:姚崇

    读通鉴,知历史,本文来解读《资治通鉴》中武则天退位后的一件史实。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重新登上皇位,对唐朝意义重大。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

  • 姚崇弥留之际,用了一招,使得家族转危为安,也与张说化解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姚崇

    开元元年的时候,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之后,逐步巩固了政权,就开始施行自己的新政,为了施行自己的新政,他大胆启用了武则天时期遭到贬官的姚崇为新任宰相,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与姚崇同朝为官的官员张说的反对,他私底下,唆使与自己相好的御史大夫赵彦昭对姚崇进行弹劾,但是唐玄宗却并为所动,对于这件弹劾案,并没有

  • 虞舜后裔唐代名相——姚崇传略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姚崇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仰韶文化的发源地——硖石仰韶村遗址姚崇(650~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被誉为"救时宰相",政绩斐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新唐书》记载:“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

  • 唐朝四大贤相中的姚崇,临死之前告诫子孙,不要信奉“它”

    历史人物编辑:时间都去哪了标签:姚崇

    唐朝贤相姚崇和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代四贤相。姚崇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唐睿宗和唐玄宗四个时期,分别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一职,有很高的政治成绩。在唐中宗时期,公主外戚都奏请度人为僧尼,还有用私人财富建造佛教寺庙的人,一些富裕家庭也出家削发为僧,以免税收,导致国家的僧尼数量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