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一个秋日傍晚,广西柳江畔,一名中年男子静伫楼顶,面朝奔腾的江水喃喃吟咏: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萧瑟秋风吹过,男子衣襟飘扬,茕茕孑立,真担心他突然纵身一跃,随风投入滔滔江水中。
多年以后,这首愁绪涌动的题为《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古诗广为流传,一度成为失意同僚相互慰藉的良药。至于那名面朝柳江,愤懑江水载不动许多愁的天涯孤客,正是作者柳宗元。
彼时,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与刘禹锡等七位革新派人士被贬官岭南。从名重一时的礼部员外郎到边地刺史,从繁华的帝都长安到瘴疬地柳州,柳宗元心灰意冷。
就在我们的柳刺史即将自暴自弃时,偶然的一次民间走访让他接触到勤劳、淳朴的百姓,切身体会到民生疾苦,刹那间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他决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史料记载,柳宗元在柳州为官四年,至少做了五件善事:兴利除弊,禁止奴婢买卖;移风易俗,保护耕牛,带领民众挖井开荒,疏河造船;植树造林,栽花种果,不仅在柳江边种了大批柳树,还在大云寺一带栽竹三万竿。据说柳州今日广泛种植柑橘,也与他推动有关。改造旧城,美化环境,整修城墙、街道,柳州市容大为改观;兴师办学,传播文明。期间,柳宗元写下了柳州自然风光,抒发忧国忧民的诗歌、散文,计有百篇之多。
时至今日,柳宗元的印记在这座工业城、汽车城无处不在。无论是柳北的柳侯祠,还是城中的柳宗元巨塑,还是街头巷尾口耳相传的故事,都是柳州人民对这位“老市长”的敬仰和纪念。
有道是,上帝对你关上了一扇窗时不要抱怨,因为上帝可能替你打开了一扇门。柳宗元被贬柳州,让大唐政坛失去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却多了一位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呐喊奔走的好官。
可以说,假如那晚柳宗元真的跳下柳江,那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的故事将改写,至少这座城的故事会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