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什么?我被萌娃问蒙圈了

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什么?我被萌娃问蒙圈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影讲历史 访问量:3259 更新时间:2024/1/6 6:08:05

古人写诗词,本意并不在于附庸风雅,而且切实的在通过这种题材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以物抒情亦或者借景抒情频频被用于古代诗人的写作之中。要说出现在诗词中频率比较高的几样东西,无非是云、风、雨、月、美酒、美人等。

在这几个景物中,姑且讨论一下风。风在古代诗词中多出现,常以“春风”最为常见。李白曾写道:“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这首诗的名字,让人读来就颇具有画面感,所谓的《春思》,李白写了一位独自居住在家中的妇女,热烈的期盼远在外地的丈夫归家的事情。

在落寞无依之时,春风进了妇人的罗帷之内,妇人满怀期待,很大程度上,她是以为自己的丈夫回来了。但睁眼一看,什么都没有,只有门外的“春风”徐徐吹动进来。在这里,春风带有一丝丝暧昧的气息,但在妇人看来,她只有娇嗔与愤恨,为何回来的不是丈夫,我与春风并不相识,其为何偏偏要吹入我的罗帷?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大量的带有“春风”的诗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准确的回答出来“春风”指的是什么?

当单纯的一句诗放在眼前的时候,我还能大概分清,诗词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意思,但这一群带有“春风”的诗词放在一起,说实话,我迷茫了,也蒙圈了。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属于独一档的存在。唐朝以雍容华贵与大开大合著称,而在这一时期的诗人,大都秉承了唐朝文化,以豪迈与放荡不羁而著称。李白的诗风一方面是他个人的特点,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的产物,之所以在盛世之下,李白才会作出大量豪迈之风的诗作。

如果李白生活在杜甫的时期,经历了苦难,想来他必然会留下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经典的诗作。王之涣也是生活在盛唐时期,生性豪迈,常常击剑而歌,常常与高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一起互通有无,多以边塞诗为主。

这首《凉州词》也是描绘边塞风的一首诗,但如果是没有深刻理解王之涣的生平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单纯来看这首诗的话,想必理解也不会很深入。

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眼望去,黄河滚滚而去,好似在白云间流淌一样,一座孤城,耸立在万座高山之中。何必要用羌笛吹起那幽怨的杨柳曲来埋怨春光迟迟不曾到来呢?原来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这里啊。萌娃在读完诗之后,扬起脸来问道:“这里的春风指的是什么”?

我回答道:“全诗不是写的很明确吗,都说了,春风吹不到玉门关那里”。萌娃接着问:“玉门关在哪里,很远吗“?我说道:”玉门关在敦煌市的城西北,甘肃境内“。萌娃问道:”现在春风为何能吹过去,以前建筑物那么少,为何还吹不过去呢?“我:……

我一时语塞,确实被问住了,难道古时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连春风都不愿意吹到玉门关外吗?想来春风是个不安分者,真有它未曾到达的地方吗?白居易曾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连大山之内都会到达,何况玉门山外呢?

后又想了下,王之涣又怎么会仅仅写这首诗来说明春风不到呢,春风必然有所指,玉门关代指的边塞,这里的春风应该指的是皇帝的恩惠。

再次戍守边疆的战士,不要用羌笛吹起幽怨的杨柳曲来埋怨了,皇帝的恩惠是到不了这个地方的。戍守边塞的战士,为了大唐的安全与稳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驻守在这玉门关,而皇帝的恩惠却迟迟不能到达这里。

诸如此类的解释还可以延伸到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里的春风一是指的皇恩,再者也指的春天的风。孟郊沐浴在春风中,一日之内看尽长安之花,心情用“美滋滋”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给孩子辅导之时,不能单纯以字面意思来解释,而是深入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将作者表达的深刻含义领悟出来。

标签: 王之涣

更多文章

  • 王之涣的诗虽存世仅六首,但名动当世,因被诬谤曾在家赋闲十五年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秀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诗人。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归乡十五年。后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称,天宝元年(742年)卒于官。王之涣为人慷慨倜傥,才锐能诗。常击剑悲歌,且与王昌龄、高适交往颇深。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

  • 只有六首诗传世的王之涣,难道连《登鹳雀楼》都保不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王之涣

    在现代,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气不小,被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然而,王之涣的作品却很少,归于他名下的,仅仅六首诗而已。但是,这六首诗质量很高,尤其是《凉州词二首》和《登鹳雀楼》,更是家喻户晓。前者产生了“旗亭画壁”的典故,而后者则在2011年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教授对唐诗影响力的调查中,被认为高居第四

  • 从曾经的对手到李渊的大将,凭借平定萧铣一战,李靖一战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萧铣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割据长江中游的萧铣在岳阳登基称帝,并建国号为“梁”。萧铣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西梁皇族后裔,当时李渊所属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影响力主要在北方,萧氏的影响力在南方,这也是萧铣沿用“梁”的国号的主要原因,百姓思梁,他可以获取民心。此时的唐王朝自身难保,北有刘武周、窦建德,河南有王世充,

  • 没落皇族萧铣,拥兵40万却为李唐所败,其崛起过程注定了自身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萧铣

    唐朝建立后,开始扫荡天下割据势力,来完成它的统一大业。唐朝在歼灭刘武周后,天下的形势是王世充、窦建德、李渊三雄割据北方,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雄踞长江下游。李唐扫荡完北方割据势力后,把目标投向南方。古代交通不便利,水路运输粮草可以带来很多的便利,长途作战本来拼的就是后勤补给,李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 隋末最无能的帝王萧铣:拥兵40万占据半个南方,却不战而降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萧铣

    在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若谈起哪个时代称得上文化经济政治军事于一体的巅峰时期,那么隋唐一定是力压群芳,夺得魁首。在那段辉煌无比的时代中,其涌现出无数青史留名的帝王将相,草莽好汉,似乎连往常身份卑微的女子,也带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后人的眼中,这段群雄割据,狼烟四起,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的隋唐时期不仅

  • 梁王萧铣称帝后,迁都江陵佣兵40万,为何还是被唐军所败?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萧铣

    隋朝末年,北方战事不断。四方割裂,各自为王,分别是李渊建立的唐,王世充建立的郑,窦建德建立的夏,还有李密的瓦岗军。四方战争不断,都想扩大自己的领土。这四位征战不休,为的就是想要抢占中原地区。那里土地广阔,粮食丰富,哪一方占领了那里,哪一方国力便会大大增强。此时,在江南地区正在悄悄崛起一个新的政权。北

  • 从侍奉隋朝到跟随世民,李靖为何另寻明主,率兵覆灭萧铣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萧铣

    著名将领韩擒虎都曾感慨道:“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这里所说的斯人就是指唐初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李靖是也。这李靖本来就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在其早年的时候,正值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李靖颇有洞察力,他敏锐地发现身为晋阳太守的李渊有谋反的念头,因此前往高发。机缘巧合之下,李靖得到李

  • 纯爱小说中字写得丑的主角都有谁?花城、贺朝、蒋丞,还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解忧电影坊标签:贺朝

    哈喽,小可爱们好呀!今天霜简阁来介绍一下纯爱小说中字丑的都是谁?哈哈!人无完人,小说中的主角也一样,他们可能有主角光环,但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霜简阁这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小说中的主角们的字都怎么个丑法!ps:主角们的字丑是肯定的,但不分排名,只能说丑的各有特色!一号选手:花城-丑绝三界,神仙难救《天官

  • 朝廷一个什么骚操作,史思明又反,将安禄山叛乱演变成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史思明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史思明充当先锋,亲率精锐一路南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攻占洛阳、长安两京。安禄山称帝后,封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留守老巢,负责经略河北,占有十三郡,拥有兵马八万余众。得壹元宝安禄山被其子刺杀后,叛乱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郭子仪乘机借助回纥,后来改称回鹘人的力

  • 史思明在凶险时刻派出大儿子啥居心:虎毒不食子,人狠却能杀子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史思明

    “完不成,要你命!”叛乱称帝的史思明大败唐军后,攻破长安只差最后一步,最为凶险时刻,他却派懦弱无能的大儿子去冲锋打头阵,这是为啥?因为史思明想杀了自己的大儿史朝义。按道理来说,虎毒还不食子,况且史朝义品性谦和得人心,史思明怎会起杀心?可接下来,史思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真没有开玩笑。76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