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人
据说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炼丹的时候,有一年关中西部流行一种很难医治的眼科疾病。药王听说后,便带着药童下山察看。他来到太白山下的眉县,看到田里大片庄稼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山鹿成群,村庄路断人稀,多数患病的人因得不到医治都成了瞎子,百姓叫苦连天。药王很是吃惊经过仔细研究病人的病情,终于寻找到了发病的根源。他便到太白山上找寻治这种病的草药。他走啊走,一连走了十几天,饥渴至极,燥热难耐,口干舌燥,心慌意乱,一阵头晕目眩,便昏倒在太白山上。朦胧中似有神仙点化,说他身边就有救命的草药,快采集一束用嘴嚼嚼,便可苏醒。他用力睁开双眼,果然发现身旁石缝中有银白色尖细似针的野生植物,便随手用力拔了几根,口中一嚼,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他醒来后,取水煎饮,芳香中有药味,正是自己要找寻的中草药。于是他便采集了许多,下山后送给这些双目失明的病人,病人喝了这种茶水,顿觉心清气爽,失明的眼睛慢慢地就能看见东西了。在药王的精心指导和治疗下,这种流行性眼病很快便控制住了。
后来,关中西部一些学医的人拿着药王给他们治疗眼病的茶叶,到太白山上寻找这种草药。他们翻山越岭,跨峰涉涧找了好久,终于在3300米以上的高山之巅找到了这种还叫不上名字的药草。这种草药成片分布,株高40~60厘米,长有椭圆形的叶子,经霜不落,夏天它还开一种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黄、白小花,形似梅花。到了秋天还结几颗红红的小果子。为了纪念药王的大恩大德,当地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凡开白花的叶子叫“药王茶”或“太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