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之一,却因一句诗改变命运

他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之一,却因一句诗改变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历史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3/12/18 6:36:50

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背诵《咏鹅》,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将鹅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刻画的栩栩如生。它的作者便是家喻户晓的骆宾王,此诗乃他七岁时所作,却绝对堪称佳作。骆宾王是初唐人,当时还有三个与他齐名的文人,后人将其并称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其知名度远不如骆宾王,这可能跟我国课本当中几乎没有他的作品有关。卢照邻字升之,其生卒年在史料上并没有详细地记载,后人只能做大致推断,在此便不多做叙述。他乃河北人,出生名门望族,从小便喜欢读书,家中更是给他找了如王义方这样的文学大师,这令卢照邻打下很好的文学基础。

公元654年时,卢照邻被人推举,成为了邓王李元裕府中的门客,深受其所器重。那时的卢照邻也就约莫二十岁,跟李元裕年龄也没有相差太大,所以二人相处十分融洽。而且卢照邻因为知识面很广,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令李元裕这个王爷都叹为观止,所以李元裕发出了“吾之司马相如”的感慨。

当时李元裕府中藏书颇多,更有一些市面上极难买到的古书,卢照邻便借此机会,经常整理这些文献,一方面为了工作,而另一方面也极大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这段经历,以及其童年,是卢照邻创作之路的基础,也可见,虽然天才是有的,但即便是天才,也要有基础,先多学习读书,日后才能派上用场。

之后,卢照邻便写出了其成名作亦是代表作的《长安古意》,该诗乃是长篇七言律诗,运用了铺陈的笔法以及多种描写手段,刻画出了当时长安城的生活环境,表达自己的想法。卢照邻那时官职并不算高,所以他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赏识。

这首诗在后代所受到的评价极高,许多人都称其为初唐七言诗代表作,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更是千古传颂的佳句。但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卢照邻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当时武则天有个侄子,名为武三思,被封为梁王,许多人都不敢招惹他。梁王一日看到了《长安古意》,其中有一句话为“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令他十分恼火,觉得被卢照邻所侮辱,于是便下令将卢照邻抓进牢中。

其实,这句诗是用的典故,“梁家”指的是东汉王朝的外戚梁冀,梁冀是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非常豪奢,在洛阳大兴土木,名噪一时。卢照邻其实也并非想讽刺武三思,这只是唐朝诗人喜欢用汉朝典故的习惯,这句诗的“汉帝”,也指的是汉武帝建造了建章宫铜柱,名仙人掌,后来李贺也写过。

卢照邻几经周转,才被释放出狱,而他也染上了风疾,当时的药王孙思邈特意前来为他治病,但却依旧束手无策。最终,卢照邻应该是病急乱投医,吃下了一颗丹药,结果病没治好,反倒是让自己的手足变得残疾了,只有一只手尚还能活动,可谓悲催至极。即便如此,卢照邻依旧没有放弃写作,只不过他内心依旧悲痛无比,其诗《释疾文》中“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便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长时间的残疾令卢照邻越来越灰心,最终选择跳水自杀,死的时候大概40岁,还是一个男人正值壮年的时候,可谓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文献:1.《旧唐书》

2.《新唐书》

3.《卢照邻集校注》

4.《卢照邻集编年笺注》

标签: 骆宾王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骆宾王被杀,李白却要紧跟其后,他们为什么都这么傻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骆宾王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各类诗词非常丰富,即便是那些千年前古人写的诗词,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对其中的感情更是感同身受。其中唐诗更是诗歌王冠上的明珠,照耀整个文学史熠熠生辉,但文学这东西,历来都说是文无第一,你说唐诗这么好,各种风格都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说到底谁最厉害,那还真不好说,但是有两个

  • 骆宾王幼年被人称为神童,但他一生遇见的挫折较多,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张大树文史标签:骆宾王

    唐朝时期,涌现出了几位有名气的诗人,当时的人们喜欢叫他们“初唐四杰”。其中有一位,就是年少就可以做出《咏鹅》的骆宾王。骆宾王出生在浙江义乌的一个乡村,村庄的名字叫做骆家塘。他的家世清白,是一户典型的书香门店,祖上也曾做过官,一家子都是文化人,对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骆宾王来说,自己的学识和家庭的教育要

  • 骆宾王7岁创作《咏鹅》,却一生仕途不顺,65岁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骆宾王

    提到古诗词,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由于这两位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名气及地位都极高,所以他两的诗被人们广为流传。不过,大家可记得,你们背诵的第一首诗是什么诗?那就是《咏鹅》。《咏鹅》一直是我国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第一首古诗,2019年开始才换成了《汉乐府·江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

  • 骆宾王送友人出征,此诗豪迈无比,立意高远,读来热血沸腾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骆宾王

    在“初唐四杰”之中,骆宾王排名最后,却最为后人所熟知。不仅是因为他写下了《咏鹅》这样神童诗,更是因为他辅佐徐敬业反抗武则天,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在小珏看来,骆宾王真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作品并不算丰富,却有三篇完美诠释了一生。在幼年时,骆宾王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当地有名的神童,七岁时所作的《咏鹅》

  • 唐才子传之初唐四杰骆宾王:少年天才美如画、大骂武后无影踪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骆宾王

    七八岁时,当我们还懵懵懂懂,咿呀学语的时候,有人却已经以天才而闻名。当我们艰难地学习背诵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时,却不知这是他七岁所作之诗。何为相形见绌?何为人比人活不成?在此不言而喻。他就是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的翩翩才子。然才高之人,人生之路却往往不太平坦,甚至较于常人更

  • 谜一样的骆宾王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骆宾王

    684年是读书人骆宾王的宿命,严格地说,从这年冬天开始,世上就不再有骆宾王这个人了。这年11月,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女皇武则天兵败,骆宾王作为徐敬业的宣传部长,犯下的是谋反罪、颠覆国家政权罪,这是杀头之罪,所以从起兵那一刻始,骆宾王的命运就注定了,要么王,要么冦,起兵三月就失败,作为谋逆的罪人,世间都

  • 骆宾王最后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骆宾王

    提到骆宾王童叟皆知,《鹅鹅鹅》应该是全网好友接触的第一首诗。(来自于网络)那么骆宾王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一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儿子所杀,献给武皇,徐敬业的子嗣获得赦免。二是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之后,就跳江而亡。三是骆宾王与徐敬业的儿子为了逃脱武皇的追捕,找了两具尸体佯装死亡,最后骆宾王出家为僧云游四海。

  •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张巡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后。当他颤抖着举起刀柄,周围的将士们早已泣不成声……张巡从小博览群书,读书三遍,即能终身不忘。而且他身长七尺,通晓兵法,志向远大,不落俗流。开元末年考中进士,而当时其兄张晓已经身为监察御史,兄弟两人都名重一时。但张巡为人有气节,

  • 吃人将军张巡,以3000人抵挡13万叛军,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张巡

    他是著名的吃人将军,被文天祥视为偶像,死后被官方封神。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却留下了一千多年的争议,他就是唐朝名将——张巡。张巡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呢?公元755年的冬天,繁华的盛唐迎来一次惊天变故。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率20万精锐直逼两京,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主力军节节败退,高仙芝、哥舒翰

  • 张巡:历代都认为他是大忠臣,却又是一位有争议而不敢宣传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张巡

    张巡:光扬于史册,龟鉴于人伦今天壮着胆子写一个开博以来最难写的人物,他便是唐人张巡,对这个人,喜欢历史人的应该知道,但无论是史家还是民间,对他的评价却见仁见智,说这话是温柔的,准确说,对他的评价于公视为忠臣,于私指责其惨无人道,因为其中涉及到人伦惨绝的“人吃人”现象。正因为这一现象,历史在绝大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