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思远人,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九零后小编。高仙芝,唐朝时期的外族名将,早年跟随父亲来到唐朝安西都护府生活。就思远人所知,一般情况下,我们提起高仙芝就一定会想到怛罗斯之战,而想到怛罗斯之战,我们就一定会想到,这是中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交战。而作为当时中方的军事指挥者,高仙芝失败了,而且败的非常凄惨。也正是因此,很多人才对他没有好感,甚至还有些愤恨,毕竟当时的唐朝却是鲜有败绩。
但思远人不才,今天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不一样的山地之王高仙芝,高仙芝从小便在安西长大,因为自幼习武且有父亲的支持,所以年仅二十岁便被封为游击将军。后来,羌族大将夫蒙灵察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也应得到他的赏识而平步青云。天宝初年,正值巅峰的唐朝遭到了西域达奚部落的叛乱,所以高仙芝奉命前往平乱,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高仙芝会打的非常艰难,因为达奚部落异常凶悍,且占有地理优势。但高仙芝用一场干净利落的灭族战,成功改变了当时安西都护府内所有人的目光。
如果说这场战斗只是让高仙芝在唐朝崭露头角,那么接下来的这场战斗,便是彻底的奠定了高仙芝山地之王的威名。天宝六年,吐蕃为插手安西而将一位公主嫁给了西域诸国之一的小勃律国,而小勃律在接受了吐蕃的公主和援助后,便毅然决然的背叛了唐朝,而且还拉拢了二十余个属国一同背叛。同年,唐玄宗亲自委派高仙芝为行营指挥使,并带领数万唐军攻打小勃律及吐蕃驻军。
这里思远人多嘴一句,当时的小勃律位于海拔7000米的帕米尔高原,而且要攻打他们还得跨过同样为七千米海拔的青岭,因此仅到达小勃律的进军时间便高达一百多天,期间不但得跨过山川和悬崖,甚至还得跨过一处近乎绝境的冰川险地。但高仙芝做到了,经过一年的征战,高仙芝成功打败了小勃律及吐蕃驻军,并迫使那些反叛的属国再次归顺,而且还为唐朝多增加了近乎五十个大小属国。
此战之后,高仙芝被任命为新的安西四镇节度使。,而且在此期间,他又亲自进行了一次千里远征,并且同样是灭国站。天宝十年,唐朝属国石国的王子叛逃,并前往大食即阿拉伯帝国请求帮助,当时的大食早有进军东亚的打算。因此,在石国王子的帮助下,集结各式军队大约十万人一同进犯。此事被高仙芝得知后,他便从长安赶回安西,并亲自带领一万八千名安西军及一万两千名各部落辅兵前往迎战。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高仙芝带领大军提前三个月出发,而且没有歇息片刻,双方在怛罗斯城相遇后,进行了大约三天三夜的血战,最终以唐朝失败告终。原因是一个名为葛逻禄的部落突然背叛,并截断了唐军的前后联系。此战失败后,高仙芝被削去安西四镇节度使职位,并调任长安右金吾大将军。自此高仙芝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安西都护府。最后高仙芝确实是在那场关乎中西方尊严的战斗中失败了,但思远人个人认为他虽有错,但罪不至此,毕竟本就是长途跋涉且以少打多,甚至还经历了突如其来的背叛,而且大食虽然胜利了,但事后却先前往唐朝求和并签订永不侵犯条约。
最后的最后,思远人并不是要刻意的提高高仙芝的历史地位,只是想单纯的说一声:他虽然有错,但相比于功劳,这些过错应该还是值得我们原谅的,不是吗?历史无从百分百鉴定真假,因为不是我们亲眼见证,读史可以明志,希望我们能够借鉴古人的智慧、文化,从而鞭策当下,让我们能更进一步!
好的,本期就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我们评论区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