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古代四大美女西施齐名的郑旦,死亡真相曝光!

与古代四大美女西施齐名的郑旦,死亡真相曝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颖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3/12/19 16:45:12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其中重要的美人计很少被人得知,那就是郑旦西施双美人。越王勾践在被吴王释放回到越国之后,便开始计划如复仇,国难当头,想到了美人计,于是便把郑旦和西施献给了吴王,但她们两人的命运却是不一样的。

一、美人计

越王勾践要用美人计去迷惑吴王,于是选用了郑旦和西施,教她们学习礼仪,熟练歌舞,把她们两人训练有素,然后把两人进献给吴王夫差当做妃,用以迷惑吴王,还可以离间吴国君臣之间的关系,正所谓一举多得。而郑旦和西施也是不辱使命,努力学习,最后成功得到吴王的喜爱。

郑旦和西施两人齐名,素有“浣纱双姝”之称,两位美女之间,美貌相同,生活背景相同,所受教育相同,可以说没有一样不相同,但是在吴王夫差色眯眯的眼中,却有着差异,导致郑旦和西施两人命运的不同。而在历史上,只知道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但是郑旦却是不为人知,甚至连怎么死的都是一个谜。

二、郑旦死亡之谜

1、嫉妒而死

史书中记载,吴王夫差见郑旦和西施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官,后郑旦“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史官称,郑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宠“。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背景,但是吴王偏偏宠爱西施一人,把郑旦落了,过了一年郑旦竟然忧郁而终。

吴王夫差难过了一阵子,把她安葬在黄茅山,立庙祭祀,郑旦的这种下场,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两位美女之间的相互争斗,但是在史册中没有记录下来,反正不管她们两个人怎么弄的,我们只知道西施被千古流传,而郑旦却默默无闻。

2、吞金自尽

据说是郑旦跟西施争风吃醋,她得不到夫差的宠爱,寂寞中于夫差之子苟合在一起,但是夫差的儿子又是一个色鬼。一天他碰到西施时又动手动脚,恰好这一幕被郑旦看到了。本来想告恶状置西施于死地的,不料弄巧成拙,夫差反而因此事而更喜爱西施了,郑旦害怕自己与太子苟合在一起的事东窗事发,只好一死以求解脱。

3、殉情自尽

在吴国,被进献给了吴王的郑旦爱上了吴王,而因越王勾践多次派人刺杀她们,夫差假死而自刎。这个就非常可惜了,主要是郑旦也不知道他假死,可能吴王也只是临时应变的,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在郑旦死后吴王也是难过了一阵。反正不管郑旦是因何而死的,他都是因为越国的美人计而死的,虽然没有换来一世英明,但是她的故事会让更多人知道。

标签: 郑旦

更多文章

  • 声东击西,以阳护阴,程婴巧计救孤儿,此故事联想以阳护阴的典例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程婴

    文/日尧居——天地万物皆阴阳所成,凡事者,亦有阴阳相伴。阴阳即明暗,相对立而又相联系,有阴之暗处,必有阳之明处。阴阳往往是相合相生,不可能一家独存。简单来说,阴阳相生,就是说:在你为了某个目的而拼搏的时候,这个拼搏就是明面上的阳,而你为此要达到的目的便是暗处的阴。此阴阳之生可谓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上下

  • 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太感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程婴

    春秋时晋国赵氏的祖先原来是周天子的贴身御夫,为周王赶马车。周幽王时,幽王无道,赵氏祖先叔带归附晋国。到了赵衰这一代,因扶助晋公子重耳夺位有功,赵氏开始飞黄腾达。到了第二代赵盾,已经独专晋的国政了。人常说,“高处不胜寒”。位高之下,是万丈深渊。赵盾在独专国政的同时,也身处险境。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也

  • 寓言故事《公仪休嗜鱼》的处世之道,值得后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豪杰的梦标签:公仪休

    《史记》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博士,以高尚的品德和优异的才华被国君任命为宰相。公仪休自己家种植了很多蔬菜,他吃了园中的冬葵菜,觉得味道很不错,于是就将冬葵菜全部拔出来扔掉。看到妻子纺织的布帛很好,他就把妻子赶出

  • 管仲箭射不中的公子小白的齐国,因“曹刿战法”被鲁国击败于长勺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曹刿

    读解《曹刿论战》之后,我们好像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是鲁国凭借曹刿的超常的军事才能,战胜入侵的齐国的正义之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公子纠的师傅管仲箭射不中,公子小白执掌齐国,初战鲁国。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公孙无知暗杀了自己的叔父齐襄公,做

  • 为什么说齐桓公在长勺被曹刿打败后,反而开启了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曹刿

    原来说齐桓公是在常绍被曹刿打败之后开始称霸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齐桓公即位之初,齐国在经历了之前的混乱之后,还算不上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甚至在与鲁国的战争中,也因为著名的“曹桂之辩”,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另一方面,鲁国士气大振,但也是在这场战役之后,齐国才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称霸生涯。为什么是这样?因为

  • 《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真能代表当时所有贵族吗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曹刿

    ◆前言:《曹刿论战》被编入了高中课本,其中有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做到深谋远虑不能真正为国家做事。史籍文物是反映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曹刿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大概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能对“食肉”的贵族阶层探讨一二。◆个人通俗分析:“肉食者鄙

  • 从战略眼光看,《古文观止》中曹刿是如何论战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曹刿

    曹刿论战记述了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长勺之战。在这之后的第三年,曹刿又做了一件事,成为司马迁史记中的第一刺客。而这一切广阔的历史背景要从美女文江和哥哥的不伦之恋说起。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古文观止的第八篇曹刿论战,喜欢古文观止的朋友可以进入合集观看更多古文观止的解读视频。每段历史呢,都

  • 曹刿论战:看鲁国的民主程度,平民可以说君主是“鄙人”

    历史人物编辑:微阁说史标签:曹刿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非常重要的一篇经典著作。以公元前684年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为题材,雄踞中原东部的齐国,无论军事实力还是外交政治正处于极盛状态,准备兴兵侵犯邻居鲁国,双方因此对峙长勺(今山东莱芜)一带。为了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处于弱势的鲁国庄公与谋士曹刿围绕如何打赢这场战役,所展开一些列的论

  • 长勺之战,齐桓公称霸的第一战,却成就了“曹刿论战”的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曹刿

    齐桓公在乾时之战中击败鲁国,巩固了自己在齐国的统治,又进一步逼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把天下第一等的人才管仲收入囊下。此时的齐桓公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迫不及待地走上了称霸天下的路。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再次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企图征服鲁国,以报复鲁国一年前对公子纠的支持的宿怨并,向中原诸侯展示齐国的实

  • 再读《曹刿论战》:曹刿从哪里来?打了一场漂亮仗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曹刿

    曹刿是个没落的贵族,他在齐国出兵进攻鲁国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要向鲁庄公建言献策。曹刿的同乡问他干什么去,曹刿说,求见国君鲁庄公抵抗齐国的军队。同乡说,这些军国大事有吃肉的人考虑,你操那个闲心干啥?曹刿很理直气壮地说,吃肉的那帮家伙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于是鲁庄公接见了曹刿。曹刿在会见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