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故事」迁都雍城、饮马黄河-秦德公父子积攒实力低调发展

「春秋故事」迁都雍城、饮马黄河-秦德公父子积攒实力低调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妍妍旅行记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1/21 8:48:27

秦武公二十年,秦武公病逝。秦武公的弟弟嬴嘉继位,是为秦德公。秦德公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嬴恬,即后来的秦宣公;次子嬴载,即后来的秦成公;少子嬴任好,即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秦德公的三个儿子都当上了秦国国君,甚至到了自己的小儿子秦穆公继位后,秦国已经发展壮大到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那么秦国这几代国君是如何积攒实力,到春秋争霸的呢?

首先,秦德公继位伊始,就将秦国都城从平阳(今陕西眉县)迁到了雍城(今陕西凤翔)。一方面秦德公将平阳宫城留给了哥哥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避免了公子白和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有权力相争的威胁;另一方面,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号称“水上秦都”,当时秦德公命人占卜后认为雍城地势优越,其子孙凭借此地可以向东发展到黄河边上去牧马,这正是秦国人数代国君的梦想。而事实也证明,秦德公的这次迁都是正确的,雍城作为秦国都城一直到战国秦献公时期,历经19位秦国国君,建都长达294年,可以说是秦国的龙兴之地。

当年,位于黄河西岸的小国梁国和芮国便纷纷来秦国朝贡,可见此时秦国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了黄河附近,秦德公梦想的子孙饮马于黄河的梦想离现实已经越来越近了。

秦德公只在位一年多便去世了,秦德公的大儿子秦宣公继位。秦宣公继位之初,正好赶上东周发生“子颓之乱”,周惠王被卫国和南燕国联合赶出洛邑。此时秦国的大臣们劝谏秦宣公出兵勤王,但秦宣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按兵不动,韬光养晦慢慢发展。

事实证明秦宣公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已经是东周,周天子的权威早已衰落,做一些名誉上的事情,不仅对增强自己的实力无益,反而会遭到其他诸侯的针对。于是就在中原诸国为了“子颓之乱”而争相折腾的时候,秦国反而获得了相对平稳的宝贵的四年发展机遇。

但是秦国定都雍城后,确定了秦国进一步东进的决心。而要想进一步东进,与黄河东岸的大国晋国的交战在所难免。所以在秦宣公四年,秦国与晋国在河阳地区发生了第一次的交战。

此时晋国的国君正是一代雄主晋献公,此前晋献公一直是与狄族部落或者中原小国开战,还没有见识到秦国的战斗力。而秦国也是第一次对中原大国开战,所以秦宣公极其重视,再加上秦国多年与西戎作战锤炼出来的战斗力,这一次秦晋交战以秦国的胜利而结束。当然晋献公此时的重点也不是秦国,所以在对秦作战碰了鼻子之后,便将战略重心继续放在了征讨其他小国上。但此次交战使得秦国开始涉足中原诸国,为后来秦穆公争霸奠定了基础。

秦宣公十二年,秦宣公去世,其弟弟嬴载继位,是为秦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便去世了,其小弟弟嬴任好继位,即后来的春秋霸主秦穆公。而秦国在经过多年的低调发展后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标签: 秦德公

更多文章

  • 秦国不只有秦始皇,开创阶段的君主,还有个很重要的秦武公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秦武公

    春秋时期的秦国君主,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位列春秋五霸的秦穆公了。而秦穆公能够成就霸业,也离不开前面几代秦君的努力开拓。这其中,就包括秦武公这个厉害的角色。 【秦武公赵说】 秦武公,名赵说,是秦穆公的伯父。在秦武公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齐桓公继位的那一年。所以也可以说秦武公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成王和

  • 秦武公的母亲是谁?废掉他的到底是几个人?|史记秦次元012

    历史人物编辑:厨子宁哥哥标签:秦武公

    秦宁公年纪轻轻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他立了太子,就是后来的秦武公。不过,在秦宁公死后,秦武公并没有顺利上位。而是在权臣的把持下,废掉了他,立了他的弟弟出子。史记上说,“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这很符合当时的风气,郑国、鲁国、齐国、晋国都在发生同样的事。那么,在秦国,秦武公被

  • 「春秋故事」秦武公-除权臣,开疆土,设县治,占关中渭水流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秦武公

    秦出子六年,弗忌和三父派一名贼人杀死了只有十一岁的秦出子,重新迎回秦宪公的大儿子嬴说继位,是为秦武公。秦武公继位时只有不到十四岁,他知道,以目前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与大庶长弗忌和威垒三父这两位权臣相抗衡。弗忌、三父两位权臣从秦宪公时期便开始把持朝政,大庶长弗忌掌握秦国朝政事务,威垒三父掌握秦国军队。

  • 「春秋故事」秦出子-秦国权臣时代的傀儡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秦出子

    秦宪公十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宪公突然去世。秦宪公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秦武公和次子秦德公都是和鲁国的夫人所生,而小儿子秦出子则是和周王室的公主所生。按照周礼,本应该是长子秦武公继位,然而当时把持朝政的大庶长弗忌和威垒三父却拥立秦宪公的小儿子秦出子继位。其中大庶长一职,是秦国独有,类似于后来的丞相

  • 「春秋故事」秦国第三位诸侯秦宪公-少年英雄却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秦宪公

    秦文公在位五十年,由于在位时间太长,秦文公的太子还未等到自己继承国君之位就去世了。于是秦文公便改立他的孙子嬴立,是为秦宪公。秦宪公继位时只有九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但爷爷秦文公早就为孙子铺好了未来的路。秦文公安排了两位辅政大臣来辅佐秦宪公,他们分别是大庶长弗忌和威垒三父。其中大庶长一职,是秦国独

  • 春秋战国秦文公遇到的三件怪事,反映的是先秦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老谭胡说标签:秦文公

    本文已加入区块链原创全网维权,无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段时间在媒体热播的《封神演义》就是反映商周和春秋战国初期的一段神话代表故事。与其它朝代不同,在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诡异的神灵事件呢?我们来看看秦文公时期,他遇到的三件怪事。秦文公是秦襄公的儿子,他继

  • 不要被“文”字给蒙蔽了,秦文公是个狠角色|史记秦次元009

    历史人物编辑:小旭爱旅游标签:秦文公

    秦文公二十年,一定发生过一件非常重大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个危机,他用了非常的手段。秦国这个诸侯国建立和其他诸侯国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从一开始它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周王朝的诸侯国。周王室已经衰败了,不会对诸侯国有任何的控制力。秦国从一开始就少了更多的约束,它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方式行事,他们拥有更多

  • 「春秋故事」迁都关中、收复西岐-秦文公继承父志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秦文公

    在西周周孝王时期,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而获封秦地,非子也成为了秦国的建立者。西周灭亡之后,西戎占据了曾经西周的岐山之地。随后周平王东迁,并封秦襄公为侯,还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西戎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赐给了秦襄公。至于秦襄公能不能够得到这些土地,就要看秦襄公自己了。秦襄公最后死在了征讨西戎的路上,在秦襄公

  • 刘邦强占了魏王豹的女人,一时冲动,却造就了历史上帝王的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简史说标签:魏王豹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都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做评判,刘邦这个人贪财好色,这在普通人看来是完全就是道德上的缺陷。但这事儿对于刘邦来说,还真不是坏事,甚至他还因为自己的好色,为大汉朝保存了骨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帝王的楷模。这个故事看起来有点离奇,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都知道,刘邦当年

  • 秦昭襄王使用反间计挑拨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他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魏安釐王

    轶事典故:反间计信陵君,名无忌,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为人仁爱忠厚,礼贤下士,因此天下士人都争相投到他的门下。信陵君的门客最多时多达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为魏国的信陵君贤德,连续十几年不敢派兵侵犯魏国。秦国在长平战役歼灭四十多万赵军之后,进而围攻赵国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