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明明更像萧何,为何他要自比管仲和乐毅,是他糊涂了吗?

诸葛亮明明更像萧何,为何他要自比管仲和乐毅,是他糊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微历史之中山古国 访问量:1065 更新时间:2023/12/8 15:10:09

用心去读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有一些相似的特点。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能发现闪闪发光的耀眼之处,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就像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一样,他在刚出山的时候就一直以传奇英雄管仲乐毅自比。但是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书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史料之中所描绘的诸葛亮明明更像汉朝初年的萧何,可为什么诸葛亮却看不清自己的定位呢?

诸葛亮的粉丝价值观

在今天中国这个圈子之中,形成了许多名人效应与粉丝价值观,这不仅仅是当代中国已经出现,其实早在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苗头。诸葛亮这个被我们誉为智慧化身的人,在自己少年时期也曾经崇拜过许多人春秋时代的传奇人物,管仲和燕国的乐毅就是诸葛亮心目之中的头号粉丝。

粉丝价值观通常是一种普通人对于英雄或者传奇人物的崇拜,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个群体和所向他做的一些事情。拥有粉丝价值观的人通常会向自己的偶像看齐,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未来规划价值理念之中都会朝着那个方面奋斗。

诸葛亮对于乐毅的模仿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代表作品是《隆中对》和《出师表》,但是这两部作品之前数百年就有一部作品叫《答燕惠王书》,就是出自于燕国全才乐毅之手。诸葛亮为了向自己的偶像看齐,他在写书和写朝廷奏章信风之中也采用的自己偶像的格式与体裁。

乐毅是燕国时代的一个传奇人物,在他的带领之下,曾经弱小无比的燕国一下子崛起,接连打败强大的齐国,攻下了齐国70座城池,差点灭亡齐国这样的辉煌战绩在整个春秋时代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在军队治理与政治博弈方面,诸葛亮十分推崇乐毅的方式,从诸葛亮后期治理蜀国方面和打仗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作风和燕国的乐毅是十分相似的。

而且从蜀汉和燕国这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看,也有相同性,燕国的辽东之地,那里气候寒冷,百姓稀少,根本无法和中原相比,所以燕国是最为弱小的国家,常年受到齐国晋国这些大国的欺凌,在乐毅没有出现之前毫无反手之力。

同样的处境在蜀汉时代也是一样,就算蜀汉联合东吴都不能够和北方强大的魏国相匹敌,但这样的恶劣环境无法恐吓拥有雄才的诸葛亮,他带着蜀汉一心想要创造乐毅击败强大齐国一般的奇迹。

可惜的是三国历史十分悲剧,诸葛亮后期呕心沥胆花费10多年的时间7次北伐中原,很多次离成功只差一步,但半只脚迈进了那个门槛,却又被打回到原地,这样悲剧性的历史和长期劳心劳累,使得诸葛亮最终病死在五丈原,没有完成他的人生理想。

诸葛亮对于管仲的向往

诸葛亮人生之中两大偶像,除去燕国的乐毅之外,那就是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管仲并不是那样的打仗军事人才。相反的是财政与百姓民生,商业等方面作出了无比重要的贡献,使得当时的齐国靠着发展沿海商业与打造盐田成为了东方最富庶的国家。

三国时代的蜀国虽然在天下格局之中占据了1/3的局面,但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之中却是最为弱小的一个,特别是在关羽丢失荆州和刘备被东吴大败之后,整个蜀汉精锐丧失殆尽,诸葛亮接过来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王国,随时都有可能崩塌。

在诸葛亮修养国家的那几年之中,他使用的治国理政方法一直是向齐国的管仲看齐的,首先他重视民生,让百姓尽量早期不接触战争,制定严格的法律管理官员之间的腐败与行政。并且亲自带头使用廉洁的方式去做官,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正是因为诸葛亮使用管仲方式治理蜀国,才使得8年之后的蜀国初步拥有了北伐的力量。

诸葛亮这个人的粉丝价值观与他个人执行能力很强,他并不是像今天一些人只会去崇拜而不会去行动,诸葛亮说到做到,他崇拜谁就要成为谁,在成为之后并会实现一种超越的行为。其实在那个时候,诸葛亮靠着益州的蜀国能够多次北伐曹魏并取得不败的战绩已经是一种奇迹。

正史之中诸葛亮其实更像萧何

诸葛亮是一个智慧,谋略,军事打仗都具备的全能型人物,这是三国演义结合部分史料给我们制作的一个完美形象,因为这种形象过于完美,受到了近代文史大家鲁迅先生的质疑,他说这样的诸葛亮难道是神仙妖怪一般的人物吗?

实际上这是缺乏对史料研究和对正式阅读的一种表现,真正《三国志》正史之中记载的诸葛亮更接近汉朝初年的萧何,而不是春秋时代的管仲和乐毅。那么蜀汉的诸葛亮究竟是在哪些方面更接近汉朝初年的萧何呢?

说诸葛亮更加接近萧何,实际上是从他的综合特点来看,诸葛亮用了8年的时间就将刘备死掉之后的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更加充分的体现诸葛亮就是一种治国型人才,而并不是军事打仗型人才。诸葛亮多次北伐,虽然没有惨败,也没有大胜,但是他在许多次北伐之中,任人唯亲,贻误战机,这是根本的表现。

蜀国这个天府之国在诸葛亮的手里运转起来完全就像一台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农业基地,农民源源不断的生产粮食布匹,以及打造兵器,而整个文官和武将系统发动北伐战争,企图取得胜利。这和汉朝初年刘邦征战天下,萧何坐镇关中十分相似,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诸葛亮同时扮演了萧何与弱化版的韩信形象。

总结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对于《三国志》之中的诸葛亮,他其实更加接近萧何这种人物。但那个时候的乱世不允许他这样去做,在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死后,蜀国既缺少强大的武将,也缺少一些如同张良的谋士,诸葛亮只能一人将这份巨大的责任承担起来,既做萧何又做张良,还要去做韩信,如果刘备没有那么过早的死亡,或许诸葛亮能够成为第2个萧何也说不定。

标签: 乐毅

更多文章

  •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乐毅

    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战国的将军,打仗老牛掰了。自古以来都在宣扬他们的军事才能。不过我们仔细看,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战国长达200多年,怎么

  • 名将乐毅率五国大军攻齐,五年都没成功,他是在拥兵自重吗?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乐毅

    春秋时期各个国家虽然征战不休,但是每一场战斗都力求师出有名,而且国家之间的战斗不记仇,今天打得舍生忘死,明天就会成为朋友,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开始了吞并战争,诸侯们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恶化。齐国和燕国的恩怨齐国和燕国在春秋时期本来是两个交好的国家,齐桓公时期山戎的孤竹国不断地派兵袭扰燕国,甚至侵犯

  •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那么他能比得过此2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乐毅

    每个人都有偶像,有人的偶像是古天乐,有人的偶像是c罗,那么诸葛亮的偶像是谁呢?《隆中对》里早有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常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的,诸葛亮的偶像一个是管仲,另一个是乐毅,这两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丞相,一个大将,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都在齐国建功立

  • 诸葛亮在隆中时自比于管仲、乐毅,他为何拿此二人做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乐毅

    咱们先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乱世,群雄逐鹿。群雄要逐鹿,自然需要人才。但是,如何发现人才?或者说,你作为一个人才,如何被诸侯们发现,这就是一个新课题。 为什么说是新课题呢?因为在东汉的时候,人才举荐的方式是察举制,就是按照三纲五常的标准,推举对治理国家有用的人才。不过,当时举荐出

  • 明明能横扫齐国72城的乐毅,为什么3年都攻不下即墨?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乐毅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两座城池在燕国看来,就是两块带着肥肉的骨头,想一口吞下却又担心会被骨头给卡住,所以只好采取围而不攻的做法,但事实证明战机瞬息万变,战场上没有长久的胜利者。(一)乐毅伐齐不得不说燕昭王是个雄心勃勃的君主,千金买马骨的举动为其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而其中又以乐毅最为出众。公元前284年,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那么这三个人对比,谁的能力功劳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乐毅

    肯定是诸葛亮大于管仲大于乐毅,这个毫无疑问。诸葛亮和管仲都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乐毅的评价只是军事家,乐毅先天不足。 就算是三国志里面被陈寿认为是诸葛亮软肋的军事方面,诸葛亮都比管仲和乐毅更被后人认可。在唐朝建立的武庙里面,诸葛亮一开始就是武庙十哲之一,而管仲不过是后来增加的64将之一,唐朝时乐毅连6

  • 乐毅率五国联军连破齐国七十余城,会打不过白起?这个还真不好说

    历史人物编辑:猫咪铲史官标签:乐毅

    乐毅和白起,他们都生活在秦昭襄王年代。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而乐毅一手主持了五国伐齐之战,连破齐国七十余城,这两个人都可以称得上万中无一。不过可惜的是,这样两位大将居然没有动过手,未免使人感到遗憾。那么如果乐毅和白起打起来,哪一个胜出的机会更大一点呢?白起白起,秦昭襄王手底下的大将。我们都知道,秦国

  • 对手太弱,缺乏战略眼光,忠心不足,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乐毅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都说乐毅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是我认为,乐毅有些名不副实。乐毅的对手太弱小乐毅唯一的军事成果不过是联合秦,赵,魏,韩一起讨伐齐国(楚国也趁机落井下石,以救齐为名,收回淮阴之地)

  • 战国四大名将之外的四大名将,田单乐毅皆入选,最后一位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乐毅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个时代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如战国四大公子,战国四大名将等等。而战国四大名将是后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针对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应该如何排名,到底谁才是四大名将之首,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夺标呼声最高的名将自然是秦国的武安君

  • 三国机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揭示了古代为官潜规则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乐毅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不过,人们都认为他是在吹牛。 但有人把他吹得更玄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司马徽之口,把诸葛亮比为,“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