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怎么看待三国的贾诩这个人

怎么看待三国的贾诩这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吃的鲢鱼头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4/1/15 17:57:41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难得的是,贾诩数次‘’投降‘’但却能够安详晚年,平安一生。在三国那个动乱的时代实在是异数。

在三国的乱世之中。忠于其主自然值得赞赏。但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必然。贾诩就是后者。用现在的话说贾诩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才华为他人所用,和那些碌碌之辈有所不同。更进一步说就是贾诩的个人价值观有问题。贾诩的政治预见性太强了,会审时度势会站队,聪明绝顶。既善于谋身更善于谋己,三国里面比他高明的谋士不少。忠于其主的是死逃亡。而笑到最后的是贾诩,智商与情商集于一身。

实际就个人操守而言是无立场无底线,一言丧邦,一言邦。一言乱天下,无大义于天下,无大功于百姓。无布恩于宇内,只求闻达于天下。个人成就于天下。但对于一个生存于乱世的书生来说,我们大概也无法苛求于别人。对于贾诩我们应该理解。

可以说,在三国时代,依靠谋略击败曹操,而且曹操都钦佩的人,就是贾诩。.贾诩绝对是三国实力派阴谋家。这谋略之奇之准之狠之绝,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阴谋家,诸葛亮是阳谋,是治国安邦的。周瑜等人就是打仗的领兵作战。贾诩就是一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毒蛇。随时都有可能给你一口而至于你死地。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任何手段都会使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在三国里善始善终,个人高寿的,而家族又不倒而大放异彩只有两家,一个是司马家,一个就是贾诩家,鉴于司马家篡改位。实际上就贾诩一家。贾诩得以以77岁高龄寿终,死后还被谥为肃候。位列三公。真是奇才与鬼才的化身。贾诩在曹操身边而且以‘’降臣‘’的身份做到善始善终、华丽谢幕实数难得。贾诩实际上就是情商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通时务,会处事,会做人。还能干大事。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游刃有余。

我是清水,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三国群雄传之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贾诩

    历史名人对贾诩的评价:陈寿:“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阎忠:“诩有良、平之奇。”曹操:“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

  • 曹操问计,贾诩想起来袁绍和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萧武有话说标签: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毒士。贾诩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刻都出了比较重要的主意。第一次是在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收到消息就慌了,准备散伙,返回凉州。贾诩这时候随军在前线,在关东掠地。他对李傕郭汜等人说,你们跑回老家,随便有一个官差就可以抓你们,现在你们手里有兵,率兵返回关中,去长安看看情况再说。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 贾诩遭遇强盗,强盗见人就是一刀,贾诩急中生智:我是段熲的外孙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的贾诩,一直都“够精明”。一日贾诩在途中遇到一伙强盗,强盗见人就是一刀。看着倒下去的人越来越多,贾诩急中生智,大摇大摆地对强盗道:“我可是段熲的外孙,你们要是不伤害我,我外公必然重金来赎我。”当时驻守本地的太尉段熲,因久为边将,威震西土。因此贾诩就假称是段熲的外孙来吓唬强盗。强盗一听眼前这人

  • 得知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孙权为何会发笑?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贾诩

    曹丕当上皇帝时,孙权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巴结曹魏,不仅把于禁送了回去,同时还感恩戴德的接受了曹丕的册封,成为了“大魏吴王”。不过,对于曹丕登基后重用贾诩这件事,孙权确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更准确的说,是发表了自己的态度。什么态度呢?在孙权听说这件事之后,他当众“笑之”。 “昔魏文帝(指曹丕)用贾诩

  • 曹魏肱骨-毒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贾诩

    谋士有很多种,但是想贾诩这样能够谋好身后事,声名不显而少谋,却又能被主公所信任,辅助多位主公又能够不被怀疑,在乱世出身平凡却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安危,可谓是应了那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就算后来曹操去世,他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相比起其他人的宦海沉浮,精彩绝伦,贾诩一直都是低调而少言,却又能在一些关键

  • 年轻贾诩巧妙使诈免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贾诩

    147年,贾诩出生在武威郡姑臧县,贾诩字文和,是汉末到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贾诩足智多谋,精通兵法并能灵活运用兵法,立过很多大功,是曹魏开国功臣。贾诩年轻时举孝廉,成为郎官,后来成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先后依附李傕、郭汜、段煨、张绣,几次献计打败曹操。199年成功劝服张绣,一起归降曹操。官渡之战,贾诩

  • 贾诩建议攻打长安,是谁的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贾诩

    192年董卓被杀,王允在安排和处理董卓旧部时,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相劝,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董卓的部下,除了一个贾诩还有很高的军事能力,其他董卓旧部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一般,很难成就大事,但是,董卓部下捣乱的本事却绰绰有余。如果全部赦免他们,他们的能力和政治野心也不高,天下就会有一

  • 魏延和姜维:诸葛亮的风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前者又岂止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魏延

    三国后期,关羽、张飞等人相继离世,蜀汉后期的关键大将,主要就是魏延和姜维。比起姜维,魏延资格更老一些,刘备在世时,他已经被封为将军。但是,魏延的结局却不好,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或许有人说,魏延最后不是叛乱了吗?这个是《三国演义》中小说杜撰,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叛乱之说。但最后的死,也确实和

  • 孔明死也不放过魏延,并非他名字有“曹魏绵延”之意,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乱世三国,建安六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的主角是“曹操”和“刘备”。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其原因则是刘备得了“诸葛亮”,并获得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胜“火烧博望坡”;虽然刘备最终不得不放弃新野,但这场胜利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同时引出了一位三国名将,也是蜀汉后期第一猛将,保障型“人物”——魏延。

  • 由华为高管魏延政患癌被辞退,谈职场求生要点,这4点必备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说职场标签:魏延

    人到中年的魏延政,没想到在自己生日来临之际,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从天之骄子直接成为躺在床上与病魔做斗争的无业游民。魏延政这位出生了工人家庭的男孩,从不相信命运,但意外总是会拓展他的边界,高考哥哥去世,他因兴趣爱好喜获北京大学垂青,直升北大。随后又凭借优异的成绩免费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