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的“怪才”能力,运用到商界中会造就一个商业帝国

贾诩的“怪才”能力,运用到商界中会造就一个商业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有个坑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30 6:35:06

怪才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称谓。一般来说,与“才”有关的词语,是人才、天才、奇才、鬼才之类。平时怪才这个称呼都很少使用,是因为称得上怪才的人不多。

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怪才。

他叫贾诩,字文和。

说他是怪才,是因为从他出山,担任汉朝的大官开始,一直到三国的魏朝还在做大官,并且寿终正寝。他一生做了很多件让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却能让自己得到福报。

这样的人物,不是怪才是什么?

他不出主意就没事,一出主意便天下大乱。

是不是很好奇?

董卓吕布奉诏讨贼杀死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准备逃回老家。正要出发,被贾诩拦住了。贾诩问他们:“将军要到哪里去?”

李傕回答:“董卓死了,我们怕被人陷害。还是回到老家安全。”

这时候,贾诩说出了一段引起天下大乱的话:“将军回到老家,难道就安全了吗?一个小小的监狱长就可以抓你们。依我看,你们应该把董卓的兵马接收过来,杀回朝廷。挟持皇帝,让他下旨赦免你们的罪行。”

这是不是馊主意?

李傕和郭汜一听,对啊,说得对啊。马上按照贾诩教的,杀了个回马枪。

把董卓干掉的王允和吕布正在摆酒庆贺,不提防大军杀到,仓促之间吕布应战,被杀了个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这李傕劫持了皇帝在手,那郭汜控制了文武百官。两个人有一天突然闹出意见,每天你打我我打你,汉家朝廷就这么被打没了元气。

正好给了曹操机会。

贾诩一看,这不是事,我的罪孽不就大了吗?便经常劝说李傕和郭汜,倒也救下了不少文武大臣,算是给自己赎了一些罪过。

等曹操把李傕和郭汜消灭后,贾诩跑到张绣的军队里,当了高参。

有一次曹操来打张绣,张绣大败。这时贾诩对他说:“将军马上整顿军马,再去打曹操。”

张绣奇怪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为什么?我不刚打了败仗吗?”

贾诩说:“不要问。按我说的做。”

张绣嘴里嘟囔着,很不情愿按照贾诩说的去做,果然大胜曹操。

张绣高兴得来找贾诩:“先生,先生,真的打赢了。为什么会这样?”

贾诩告诉他:“刚交战,曹操有备而来,又有实力,将军当然打不过。但曹操刚刚大胜,却马上退军,我猜他一定是后方出问题,军队便没有准备。所以将军去追击,一定大获全胜。”

贾诩预测的结果全部正确。曹操退军,是因为吕布和陈宫正在偷袭他的老巢——兖州。

张绣从此对贾诩言听计从。

这种预测,完全是根据观察和推断得出,没有任何证据在手,却得到了最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人物,难道不是怪才?

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双方僵持。张绣打算投靠,但吃不准投靠曹操,还是投靠袁绍。

底下的谋臣都建议,投靠袁绍。理由是袁绍实力太大了,大过几个曹操。

贾诩却说:“将军应该投靠曹操。”

张绣大惊:“先生,我和曹操有深仇啊,您忘记了吗?”

贾诩说:“我没有忘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投靠曹操。”

张绣给贾诩深深施了一个礼,说:“请教先生,为什么?”

贾诩说:“第一:袁绍强大曹操弱小,如果去投袁绍,我们这一点儿兵力,会被他看不起。如果去投曹操,我们这点兵力,对他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一定会得到重用。将军您会选哪一方?”

又说:“第二:您和曹操有深仇,反而去投奔他。曹操一定会向世人宣扬,世人也一定会明白曹操的大度,使得投奔他的人才更多。您是一个榜样,一辈子都会安全。”

继续说道:“第三:您不但会被重用,曹操也会向大家宣布您的安全问题怎么解决。我猜,会和您结成儿女亲家。这样您的地位就稳如磐石。”

张绣做出了投靠曹操的决定,果然如贾诩所料,丝毫不差。曹操拉着张绣的手,一起巡视大营,当着所有人宣布,和张绣结为儿女亲家。

贾诩也跟着张绣,成为了曹操的大臣。

不知道上天是怎样生出来贾诩这个人物,真真的料事如神。

后记。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大战,贾诩也是参与者,运用自己的“怪才”,让曹操一生都拜他为老师。

后来选择接班人,曹操多次和贾诩商量,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并采用,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当皇帝后,御驾亲征东吴。贾诩建议他先把国家治理完善,曹丕不听,果然大败。

终于要面见上帝了,这一年,贾诩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七岁。魏朝封他为肃侯,赐谥号。

若是商界中有像贾诩这样的怪才人物,分析精细,推断如神,那么每一步的决策便会按照预计的方向,正确实施并取得胜利。累积下来,不出现一个商业帝国,才真是咄咄怪事!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三国毒士贾诩,他有一种本领,让荀彧陆逊自愧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贾诩

    《火凤燎原》将贾诩列为八神迹之一,必杀招是暗兵法,掌门之子,这一招会自尽然后一起杀敌,可以说是相当神奇。但笔者认为,贾诩真正擅长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对人心的深刻理解,让人自然而然地踏入他的计谋,但同时,也没有哪个高手会怀疑他,所以贾诩的真正善良是自强不息的艺术。要说毒,贾诩确实够毒。可见贾诩

  •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孙权为何笑称“曹魏必亡”呢?45年后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数不胜数,除了诸葛亮、郭嘉这样忠心又才华横溢的惊世谋臣之外,还有张良、陈平、贾诩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英杰人才。照理说,像他们这种人才理当重用,委以重任,然而就在曹丕登上帝位后,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并且封贾诩为太尉的时候,孙权听闻此消息竟然笑称:“曹丕虽然很有头脑,但是比起他老爹真的是差

  • 三国时期军师贾诩有“毒士”称号,到底有多高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注码不抓狂标签: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三国时期谋士的称号都较为高雅,比如卧龙、凤雏、冢虎、幼麒,但贾诩的称号却是“毒士”。他足智多谋又老奸巨滑,不少人认为他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在他因病辞官,返回家乡路上,很不幸遇上了叛乱的氐人。贾诩与同行数十人都被抓住,氐人正要把他

  • 贾诩的灭国毒计,如今被美国完善,瓦解一个超级大国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贾诩

    《圣经》中曾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事情,每一件事都有其特定的规律。有意思的是,尽管后人能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但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往往在后世还会发生。人们似乎很少会真正意识到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前人所犯下的诸多错误,后人依旧会重复上演。三国时期曹操一度非常接近统一天下,

  • 一言乱天下的贾诩能在曹操手下善终,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贾诩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风林秀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神人无功,达人无迹。东汉末年,实际是看出身的年代。诸葛亮虽然谦称布衣,但当时的诸葛家和司马家一样,也算是名门大族。诸葛瑾事吴国,诸葛亮事蜀国,诸葛诞事魏国,都官居丞相、大将军之职,合称为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相比之下,贾诩才是一个真正的布

  • 为何世人说贾诩是“毒士”?只因为他帮扶的是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很有名的谋士,算是很另类的一种人,主子一直更换,但是他却一直受到重视,最后高龄善终。贾诩在那样的乱世里,能够一直留住性命,保护家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在三国时期是很聪明的人了。不论是帮助曹操,还是在曹丕手下,他有两个特点非常著名,毒辣和能够保命。每次他一献计,必定是毒计,而且他的眼

  • 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一生算无遗策,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贾诩

    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时候的贾诩还是武将一枚,不过他的小脑袋瓜子似乎已经开窍了。本来跟董卓混得挺好

  • 贾诩:多次跳槽易主,乱世之中得以善终,究竟是谋臣还是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南国一张标签:贾诩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是我国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诸侯军阀林立,四处混战。乱世也造英雄,英明的主公有曹操、刘备和孙权,武将有赵云、关羽和张飞。智囊就更多了,主要以卧龙、凤雏出名。剩下的都水平参差不齐。这么多人里有一个很特殊,他就是贾诩。因为他的很多精彩预言他位列首席谋士,也因为他频繁更换队

  • 贾诩:三国时代最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为什么不值得我们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贾诩

    贾诩谁是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曹操最欣赏的智囊郭嘉?还是蜀汉的重臣诸葛亮?我觉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人一定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他就是贾诩。在我看来,说贾诩是整个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也不为过,不过虽然这个人十分有智慧,但他的为人却并不值得我们学习。贾诩出生在凉州地区,年少的时候被举为孝廉,但并不为人

  •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并非曹操父子,而是最强毒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贾诩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看到这个耸动的标题,我想大家心中会很快地闪过几个人名。对三国有点概念的朋友可能会直觉性地回答:“曹操!”。而再深入研究一点的朋友,可能会准确地回答出:“不是,是曹丕篡了汉室!”而精通三国、涉猎更多的朋友可能会回答得更细微:“宦官和外戚内斗严重、董卓引兵进京废立少帝,诸侯逐鹿中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