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最依重的谋士荀彧死因之谜

曹操最依重的谋士荀彧死因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翰林冷知识 访问量:951 更新时间:2024/1/22 1:04:37

荀彧一直是曹操手下最为得力的谋士,曹操能够在群雄混战中称雄北方,荀彧功不可没。在军事方面,曹操在攻打徐州时,他曾从容应对吕布、陈宫张邈之乱,这曹操保住了兖州三城这个大后方;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自认不敌袁绍想退兵,是听了荀彧的分析后坚持了下来,这才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千古战例;他分析形势,献计使曹操奇袭荆州,并顺利得到了荆州。在政治上,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人都是他推荐给曹操的。因此,曹操认为荀彧谋略突出,善于知人,而且他推荐的人全都很称职,所以对荀彧是十分地重用。曹操为了笼络荀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又对全不断加官进爵,官到汉侍中、尚书令,居中持重执掌中枢数十年。

然而。荀彧辅佐曹操却并未把曹操当成他的主子,也没有死忠于曹操。他实际上至死都是忠于汉室的,所以把曹操当作是东汉的中兴名臣来辅佐,认为曹操兴义兵的本意是为了匡扶汉室、安定国家,怀着忠贞的心。荀彧毕竟是看错了曹操。曹操乃当世奸雄,他表面上是为了汉朝,实际上却是为了个人的权势,是为了有一日曹氏能取代汉朝。正是他与曹操的这种微妙的关系,最终使他死的不明不白。荀彧的死与当时的一个小人物不无关系,这个人便是董昭

曹操在挫败马超、平定关西后,其功勋和权势均达到了巅峰。董昭为表达他对曹操提拔重用的感激之情,建议曹操依照古法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度,并为曹操进封魏公而四处奔走。因为当时曹操还没有完全与汉献帝撕破脸皮,依照封建等级制度,异姓是不能封王的,最高也只能是封公、侯。于是,董昭便联系了一邦忠于曹操的大臣商议,很快便达成共识,准备上表奏请封曹操为魏公。可曹操毕竟不是汉室宗姓,如果外界引起不良的反响怎么呢?这时他便想到了曹操一向颇为依重的荀彧,他自认为荀彧肯定是不会反对的,可他毕竟是看错了荀彧的为人。荀彧竟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认为曹操既然是匡扶汉室,就不应有此有损于名誉的妄想,同时也给曹操戴了顶仁义的高帽子。

曹操被荀彧冠以兴义兵匡扶朝廷安定国家的君子头衔,自然也是不好表示反对,只是从此便在心里埋下了对荀彧的恨意。曹操南征孙权时,上书朝廷请求派荀彧到前线慰劳军队。荀彧到达后,曹操借参谋军事之由将荀彧留了下来,让他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持符节参与丞相府的军事。后来,曹操大军开赴濡须口,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据《资治通鉴》中记载,荀在寿春期间“饮药而卒”,即服下毒药身亡。

关于荀彧的死因,除《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这句话外,其它正史中均无更详细的记载。他的死因很明显是服毒药死亡,但这毒药是曹操下的,还是他自己自尽的,似乎成了一个谜,不能不让人有更多的猜想。荀彧的品德在后世史评中多有赞赏,若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未看清曹操的真实面目,怨恨自己辅错了人,加之有病而自杀,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但从前因看,由于得罪了曹操而被下毒,最终死于曹操之手,这种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荀彧死后,由于没有了拦路虎,曹操在建安十八年便被晋封为魏公,后又升为魏王。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三国迷局,荀彧到底算不算汉室的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荀彧

    荀彧必须是汉室的忠臣。作为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为曹操屡出奇策,为曹操平定了中原地区,在贡献方面上来说,荀彧是居功至伟的。但因为荀彧的政治目标是匡扶汉室,维护大汉江山,而他的主公曹操却在与群雄逐鹿中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不臣之心。二者之间因为各自的政治企图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至此二人几乎分道扬镳。曹操渐

  • 荀彧是抑郁而死还是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荀彧

    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荀彧(二)(接上期)先除吕布后战袁绍荀彧一直在朝中处理政务,曹操经常在外征讨,但军国大事还要和荀彧商讨,往往因距离较远,事情紧迫,问询十分不便。于是曹操就想让荀彧再推荐几个人才,就直接问荀彧:“有谁能代替你为我谋划事情呢?”荀彧说:“荀攸、钟繇可以。”荀彧之前曾推荐过戏志才

  • 为何荀彧在老年时,要背叛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荀彧

    荀彧本来是曹操最为重要的谋士,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辉煌。为何在荀彧晚年的时候,他会背叛曹操呢?按道理说曹操的苦日子已经过完了,曹操晚年正是曹魏强大的时候,跟着曹操肯定是吃香的喝辣的。这个时候荀彧没有必要给背叛曹操呀!可是,事实上荀彧确实是离开了曹操,和曹操背道相驰了。至于为何荀彧会背叛曹操,

  • 说说刘备的人才窘况,诸葛亮为何没有像荀彧一样,推荐更多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狂奔的小白羊标签:荀彧

    我们今天来说说三国时期,曹、刘、孙三老板的人才情况。这儿有个主题:诸葛亮为何没有为刘备推荐更多的人才?或者圈子再扩大一点,如司马徽、徐庶。其实谁都明白,无论是争夺天下,还是治理天下,人才始终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在治理天下上,对于古代封建的帝王,即使国家的英才再多,遇上一个昏君也没有什么用。但对于正

  • 荀谌是不是曹操的奸细,官渡之战时,荀谌有没有给荀彧泄露消息?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荀彧

    荀谌chen,字友若,荀彧的哥哥。荀谌最令人称道的功绩就是公元191年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得到袁绍重用,成为和田丰、许攸并驾齐驱的袁绍集团核心人物。我们知道荀彧也曾在袁绍麾下,但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是离开袁绍转投曹操。于是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出攻许,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及

  • 荀彧都向曹操推荐了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荀彧

    话说曹操在创业初期,他的班底儿的组成成员当中一开始大都是武将,比如著名的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乐进、李典等人,这些人都是曹操麾下的统军将才,然而要说起来谋士,那也是相当稀缺的,在一开始的时候仅仅有荀彧一人,主动找上门儿来投靠了曹操。在曹操手下是即当军师,又统管政治和经济发展,属于是一专多能

  • 为何荀彧为曹操出生入死,最后却被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荀彧

    荀彧可以说是曹操众多谋士里的中流砥柱,智谋过人有着远见卓识,经常为曹操出奇计良谋,不仅如此,曹操许多有能力的谋士也是由他举荐。荀彧是曹操最坚实的依靠,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皇图霸业,曹操也坦言,能够平定天下是荀彧的功劳。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并且又对曹操忠心耿耿,为何会被恨之入骨呢?这要先从荀彧的身

  • “王佐之才”荀彧的为官处世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荀彧

    荀彧,此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属于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人物之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留下非常精彩的一笔!公元190年,在东汉朝廷中央担任要职的名士何颙在这一年因为参与刺杀董卓的刺杀,导致死于非命,而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士在生前专门评价过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荀彧,他说:“颍川荀彧,王佐之器。”由此可见,荀彧

  • 荀彧和刘备都是以兴复汉室为政治目标,为何荀彧不投靠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荀彧

    近代香港女作家张小娴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把这话用在三国时期的刘备身上,是非常合适的。刘备在早期创业的大好时机,苦于没有实力,有心而力不足,算是在错的时

  • 谋杀还是病逝?关于荀彧之死的四种文本及其可信度的探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荀彧

    在东汉末年的文臣中,荀彧的人品、谋略和胆识均堪称翘楚,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更是被曹操视为心腹。然而,荀彧的内心却十分矛盾,他身为曹操谋士,尽忠尽责,也默认了曹操将自比作子房。从这一点来讲,荀彧是倾尽全力辅佐曹操的。可是,在荀彧心中,在曹操之上还有一个汉献帝,即便那是个傀儡皇帝,可在荀彧这样的书生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