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任命曹植为征虏将军,派他去抗击关羽,是不是想害死曹植

曹操任命曹植为征虏将军,派他去抗击关羽,是不是想害死曹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游万里历史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4/1/14 12:01:48

公元219年,刘备的蜀汉达到军事巅峰时期。西线战场上,刘备在定军山之战中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把第三大根据地汉中收入囊中。东线战场也是捷报频传,关羽带领荆州兵团北伐曹魏重镇樊城、襄阳,在樊城之战中全歼于禁庞德的三万人马,水淹七军,威震天下。

眼看樊城危在旦夕,一旦被关羽突破,曹魏的江淮防线将会被撕开一个大口子,关羽就可能长驱直入杀奔中原腹地,严重威胁到曹魏的核心统治区。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曹操必须做出决断,选将调兵赶赴樊城前线,力争击退关羽。

然而令人愕然不解的是,曹操一贯以善于用人著称,这次的用人却让人看不懂。曹操手下的将帅之才众多,但他却任命了曹植为征南中郎将、征虏将军,让他领兵挂帅去抗击关羽。曹操这次任命,委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代第一流虎将,不仅位列五虎上将之首,他的军事才能,万马军中斩颜良,擒于禁斩庞德,一连串辉煌战绩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曹植是个纯粹的文人墨客,不仅手无缚鸡之力,而且此前没有任何军事经验,也从未上阵实战。

让曹植去抗击关羽,从表面上看起来,简直就是个笑话。不仅双方的能力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而且对曹植而言,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试想于禁是魏国“五子良将”之一,都被关羽轻松生擒,曹植比起于禁来更是远远不如,关羽要想杀掉曹植这样的书生,只是举手之劳。

联系到当时的背景,曹植和曹丕正为了魏王曹操的继承人之位展开激烈争斗,因此有人认为,曹操很可能有借刀杀人之意,想借关羽的手除掉曹植,一劳永逸解决储位斗争问题,为曹丕登基扫清障碍。

实际上,答案是否定的。揆之当时的实际情况,曹操根本不可能产生这种想法。曹植和曹丕的继承人问题,当时确实已经进行到非常激烈的程度。不仅曹丕和曹植两人反目成仇,朝中文武大臣也都各自选边站队,选择拥护曹丕或者曹植,两大阵营彼此之间明争暗斗,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搞得曹操焦头烂额。

但从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曹操本人也很纠结,在继承人的确定上犯了选择困难综合征,时而偏向曹植,时而偏向曹丕,举棋不定。曹植聪慧机敏,文采非凡,是“建安风骨”的领军人物,曹操本人也是文学爱好者,曹植这个长处非常对他的心意。

但曹植除了文采出众,其他方面则并无明显优势。曹丕文采固然次于曹植,但他的长处在于胆识过人,治国理政之才和用兵之才比较全面而均衡。两人各有千秋,让曹操感到非常难以决断。

揆之当时的实际情况,曹操之所以派曹植去抗击关羽,主要原因应该由三个。第一是借机考察判断一下曹植的军事才能,用实战检验一下曹植的军事天赋到底有几分。其次则是让曹植借这个机会积累一下军功资历,与军中诸位大将培养建立感情和关系。第三则是让曹植感受一下战场气氛,学习军事常识。因此曹操派他挂帅,实际上出于好意。

另外一方面,曹植迎战关羽听起来很危险,其实风险系数不高。古代一直有委派皇子出征的惯例,皇子只是担任名义上的主帅,从制定作战计划到战场冲锋陷阵,都会由谋士和武将们来完成,因此曹植也不可能有多大风险。可惜曹植不理解父亲的好意,临行之前喝得酩酊大醉,惹怒曹操取消了他的这次作战任务,错失良机。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四公里地下长城现身河南开封,专家揭开三国曹植墓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曹植

    导读: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曹植从小聪明好学,深得曹操喜爱,后来因为整日与文人饮酒作乐,而被曹操所疏远。魏文帝时期,曹植在朝堂上七步成诗,说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著名诗句而名声大噪。公元232年,41岁的曹植在忧郁中病逝。关于曹植死后的葬身之所,历史上一共有三种记

  • 三国演义中,才气过人的曹植为何没有称帝?又为何屡遭曹丕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郑佳标签:曹植

    三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奇士,他们往往智慧过人,又或者武力出众。一代枭雄曹操不仅平定了北方混乱割据的局面,还筚路蓝缕一手创立了曹魏家业,他的曹氏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儿子莫过于曹丕和曹植。作为兄弟手足,曹丕和曹植远非像兄弟那般关系要好,反而在历史上,这两兄弟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称帝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曹植作的《七步诗》世人皆佩服曹植的才华。连狂妄自大的谢灵运都说曹植乃世间“才高八斗”之人,但这首诗却是一首保命诗,而要杀曹植的人竟然是他的同胞兄弟曹丕。历史上“三苏”名动天下,其实“三曹”同样冠绝世人的耳朵,只是“三曹”相比文学来说,权

  • 曹丕曹植为何如此出类拔萃?只因曹操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曹植

    问:为啥我家孩子和比不过别家孩子呢?成绩不行,体育不行,性格也不行?答:你有没有因材施教,你是不是只顾工作而忘却发掘孩子的兴趣。我们来看下东汉末年的曹丞相如何玩转这条千古良方:作为称霸一方的乱世英雄曹操,不仅是负有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称职尽责的好父亲。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孩子因材施教,赏识有加

  • 曹植的后半生过得怎么样?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曹植

    曹植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一度差点要立他为世子。但是曹植虽才华横溢情商却比较低,远不如他大哥曹丕来的狡黠。曹丕即魏王位后,处处提防着曹植,如果不是看在母亲卞夫人的面子上,曹植估计就和燕王曹鄣一样了(燕王曹彰在洛阳蹊跷死去)。曹植是曹操最有才气的一个儿子,与父王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

  • 曹操说曹植的文章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说了一句话,令曹操大惊

    历史人物编辑:宋押司V标签:曹植

    在中国汉魏时期,有这么一位才子,他既是王侯之子,又是青年才俊,其天赋才情无与伦比。大诗人谢灵运对其甘拜下风。称赞曹植:“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李白也说:“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

  • 曹魏宗室-“才高八斗”的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曹植

    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诗人,他和两个儿子领衔一大批文人在邺城唱和,是魏晋时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曹操本人文采飞扬,也有很多名篇传世,更有建安七子随风而行,可以说是显赫一时,而其中,最显赫的,就是曹操和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了。在曹操生前就最得曹操喜爱,因为文采让曹操觉得最像自己。曹操死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用牛作诗,结果曹植作出千古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曹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个历史阶段,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必分久必合,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可以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印记,但是在后来的王朝统治中,以曹植为首的魏朝逐渐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建立了大魏,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故事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

  • 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健,天资聪明,史书记载他出言成论,下笔成章。曹植因为其“七步成诗”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被大家所熟知,关于曹操“七步成诗”的故事史书上并无记载,而是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七步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因此故事的真假难辨。回归正题,曹丕和曹植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曹操众多的儿子中最为优秀的

  • 曹植与曹丕的竞选班子“三杰”与“四友”实力对比!曹植输得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曹植

    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开国帝王,还是守成之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所生的儿子真正贤能的不多,秦始皇一代天骄,扫平六合,却生了个混球儿子胡亥;刘邦地痞无赖出身,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而他能最终问鼎中原,应该说也是绝顶聪明,但他生的几个儿子虽说也很仁孝,但智商却很平平;唐高宗李治也算是有道明君,但几个儿子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