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帝室之胄刘表,一个“漂亮的草包”

帝室之胄刘表,一个“漂亮的草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文浩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4/1/24 13:10:58

刘表,字景升,帝室之胄。而且,是当时的名士。《后汉书》说他是鲁恭王之后,“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与张俭等人一起号称“八顾”。《三国志》则说他“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由此可知,刘表是个真名士,而且还是个帅哥。

一个不错的州牧。刘表,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绣的叔叔骠骑将军张济,因为自己管区内缺少粮食,而悍然入侵荆州南阳郡的穰城时,不幸中箭身亡。

于是,荆州的官员都去向刘表表示祝贺。刘表却说,张济是因为走投无路才来荆州的。由于我们做主人的无礼,导致了战争,这不是我的初衷。因此,本州牧只接受吊唁,不接受祝贺。随之,张绣驻军宛城后,不仅没有与刘表为敌,而且成了盟友。

刘表此举大得人心。《三国志》说张济的军士“遂服从”,《后汉书》说“皆服从”。中原人士见此,纷纷避难于荆州。当时,投奔刘表的学士多达千人,刘表均予以“安慰赈赡”。同时,他还建学校,兴儒术,把荆州建设得堪称乱世之中的“王道乐土”。

由此可见,刘表是一个好州牧,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但有人竟以“漂亮的草包”来评价他,这是为什么呢?

无大格局的刘表。其一,不能高起远看。刘表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缺少紧迫感和进取心。郭嘉曾不屑地说:“表,坐谈客耳!”曹操也说:“此自守之贼也”。

官渡之战时,袁绍向刘表求助,刘表答应了,却没有出兵,也没有帮助曹操。后来,曹操征乌桓,刘备劝他袭取许县,他也不动,结果坐失良机。事实上,刘表的愿望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可,不管其它。所以,不管谁和谁发生了战争,他都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一门心思“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其二,不能宽人容人。官渡之战时,他的部下都劝他不能听之任之,要有所作为。如果既不能支持该支持的,又不能劝他们讲和,那么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双方都怨恨将军。到那时,将军就难以持中自立。

于是,刘表便派韩嵩到曹操那里探个虚实。韩嵩回来后,言说自己已被汉献帝封为侍中、零陵太守,并夸赞曹操。刘表见韩嵩如此姿态,就怀疑他背叛了自己,要杀他。在大家的劝说下,韩嵩虽没有死于非命,却被刘表囚禁了起来。曹操拿下荆州后,韩嵩才获得自由。

这事,刘表做得差劲。据《后汉书》记载,韩嵩临行之前,对刘表说,以曹公之英明,必将得志于天下。将军如果打算投靠曹操,韩嵩出使中原是可以的;如果心存犹豫,那就不合适。为什么呢?到了京师,如果皇上赏我个一官半职,能够辞掉,当然好。如果推不掉,我就再也不能为将军效力了,请将军三思。

韩嵩这话说得实在,然而刘表不听,坚持让韩嵩北上。结果,韩嵩有此一劫。

因此,陈寿评论说:“表外貌儒雅,而内心多猜忌,皆此类也。”

其三,不能识人用人。刘备是天下枭雄,诸葛亮是人中之龙,两个人都在他的身边、眼前,他居然视而不见。当时,中原人士,南下荆州投靠刘表的多达千人,其中不乏名士。但是,刘表也只是安顿他们,并不重用他们。

刘备初到荆州时,刘表对他是厚待有加的。《三国志先主传》说,他亲自到郊外迎接,“以上宾礼待之”,还调拨了军队给刘备。但是,随着“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刘表便开始“疑其心”而“阴御之”了。

其四,不能未雨绸缪。刘表在接班人的培养上,是失败的。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刘琦和刘琮都是刘表前妻所生。

但是,刘表后妻蔡夫人已经将娘家侄女许配给了刘琮,自然希望刘琮做刘表的接班人。蔡瑁等人,也都帮刘琮说话。在蔡氏家族的坚持下,刘表别无选择,只能随行就市。

这个情况,刘琦当然明白。于是,在接班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安全,刘琦谋得了江夏太守之任,离开了荆州。

这样的人事安排,为后来荆州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刘琦出走后,荆州集团已经分裂为两派。一派以刘琮为名义上的代表,背后是蔡瑁、蒯越等人,这些人是倾向于曹操的。另一派以刘琦为名义上的代表,背后是刘备、诸葛亮等人,他们是对抗曹操的。

至于刘表自己,他是既不愿意降曹,也不愿意联吴。只想守中自立,以观时变。

但是,他也只能勉强管得了自己的生前。身后的事,他好像无力企及。导致他的两个儿子,或不得善终(刘琮丧命曹操);或无功业可建(刘琦附庸刘备)。

客观地讲,刘表没有袁绍似的“自命不凡”,很有些“自知之明”,这才有他的“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苟全荆州于乱世”的政策。

因此,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在他的《三国史》说,如果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刘表就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

看来,刘表最大的不幸,是生错了时代。他不该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乱世。这不是他的错误,只能算运气不好。

标签: 刘表

更多文章

  • 刘表为何要将刘备安置在新野?背后隐藏着一个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辰辰历史标签:刘表

    刘备被曹操从徐州赶到了袁绍处,刘备不愿寄人篱下,又找借口去汝南图谋发展。曹操怎么能让他有喘息的机会,收拾完袁绍之后,曹操又将刘备赶出了汝南。这下又去那里合适呢?这是个让刘备比较为难的决定。此时北方已经基本落入曹操之手,如果投江东孙权还得经过曹占区,这不现实。剩下也少有去投荆州刘表了。刘表碍于情面还是

  • 三国刘表,是不是个“漂亮的草包”?

    历史人物编辑:小老子说电影标签:刘表

    文/何较瘦刘表出身应该说挺好的。汉室宗亲,鲁恭王刘余之后。早年血气方刚,参加过学生运动,与宦官抗争,博得了江湖名望,成为大将军何进的下属。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荆州刺史。汉灵帝初平元年(190年),原荆州刺史王叡被长沙太守孙坚火并,孙坚的本意是自己吞下荆州,不料中央行政效率更高,直接安排刘表继任。由

  • 荆州雄主刘表究竟是啥来历?刘备曾说他威震九州!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刘表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这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的一个经典片断——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对话。刘备嘴里的刘景升和曹操口中的刘表皆是同一人,即姓刘,名表,字景升,时为荆州牧。《

  • 刘表手下谋臣盘点,6人挺曹操1人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刘表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了一话叫“得荆州者得天下”,对此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却可以说明荆州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不少剧情是围绕着吴蜀两股势力之间的借荆州和还荆州展开的。对此也有人觉得纳闷,荆州最早不是刘表的吗?为什么会变成刘备借了东吴的呢?当然,这不是我们今

  • 刘表占据荆州,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有意让荆州给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另类历史知识标签:刘表

    本文1306字,阅读约3-4分钟在汉末三国初期,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又是汉室后裔。在董卓掌朝期间刘表代替王叡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从此成为荆州最高的军政长官。刘表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把荆州治理得非常好,让荆州避免了多年的中原战火。可以说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是民富兵强,带甲十万,保卫一方平安算是足够了。 刘

  • 仁义还是伪善?刘表临终前托付荆州,刘备为何果断推辞?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刘表

    刘表是否曾经真的准备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目前而言还尚未可知。在最原始的《三国志》之中找不到相关记载,反而刘表对刘备,并不十分信任。因为刘备在当时名满天下且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到达荆州之后,荆州当地的很多名士都非常仰慕刘备,而与刘备交往甚密,这自然引起了刘表的猜忌,他暗中开始防备刘备,《先主传》中有详细的

  • 刘表错失两大奇才,被曹操得到,一位成马超克星,一位让关羽饮恨

    历史人物编辑:胡岩鹏标签:刘表

    一、一手王炸被打烂的刘表三国时期的刘表,本可以成为三国一大玩家的。须知从来都是两方打架,受益的往往的第三方。当曹操、袁绍、吕布等人在中原打得一地鸡毛时,刘表在荆州啥都没做,就成了直接受益者。比如,少年时期的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徐州地区。曹操屠徐州时,他跟着叔父为躲避战乱,这才移居到了荆州。同时中原地区

  • 《三国演义》中,刘表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历史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刘表

    演义故事和历史记载还是有差别的,罗贯中为了塑造刘备的“仁德”形象可谓绞尽脑汁,可能也是为了打造“荆州本应为刘备所继承”的舆论环境,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

  • 刘表临终前有意让刘备继承荆州,为何刘备推辞不要?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刘表

    谈点闲话先说说刘备初得徐州的故事。我之前写“陶谦把徐州托付给刘备”的事,提到刘备也有推辞的举动,从众解读出的道理也很简单,推辞是礼节,也是试探。例如:许都朝廷重设丞相,派出太常徐璆持节去给曹操拜相,曹操都先做推辞状,假惺惺说要让给徐璆。徐璆又不是官场小白,当然也不会要,这两人一来一往,曹操就收下了。

  • 江汉之主,刘表的如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骑车来看车标签:刘表

    一、刘表的算盘虽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我相信刘备对博望坡之战的结果是满意的。不仅攻下或包围了宛城,并逼近许昌边界,最后还打败了夏侯惇援军。虽然占领的地都吐回去了,但是威慑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的。威慑指的是对曹操,后来打乌桓前,曹操担心刘表不是没道理的——还记得上一次打袁尚,刘表派刘备,差点啃许昌的城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