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修缘为什么家破人亡?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李修缘为什么家破人亡?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大微鉴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3/12/17 3:15:42

“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每当这首熟悉的老歌响起,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衣衫褴褛,摇着一把破蒲扇,行为疯癫” 的济公。

当年这部《济公》火遍了大江南北,连主题曲都家喻户晓,剧中的济公疯疯癫癫,却扶贫济困、惩恶扬善,深受百姓们的喜爱。而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他又真的像剧中那样家破人亡了吗?

-1-

济公,俗名修缘,法号道济,南高僧,后世尊称他为"济公活佛"。

公元1130年,李修缘出生于天台山永宁村,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年近四旬,却膝下无子,于是每日虔诚拜佛,行善积德,终于求得一子,国清寺方丈便为这个孩子取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缘分。

李修缘从小家境富裕,却没有沾染上纨绔子弟的恶习,少年时入读村北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家世代信佛的熏陶,他潜移默化地萌生了“无我利他”的大爱善念。

长大后,父母为他定下了一门婚事,结果李修缘却在成亲当天突然顿悟,疯疯癫癫地跑去出家了。那一刻,李修缘疯了,济公醒了。

-2-

李修缘跑去出家的这个做法,是他的一场顿悟和修行,但对李家来说却是一场巨大的劫难。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几乎没什么地位可言,遁入空门本是李修缘自己的选择,但他的不辞而别却让他的新婚妻子承受了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们所有的诋毁与恶意。

新婚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最后变得神志不清。李修缘的父母此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却因为儿子突然离家出走,心急如焚,从此卧床不起,最终也都抑郁而终了。

李修缘这一念修佛,却害得李家在劫难逃,只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丰厚的家产也都落入了管家的手中。

当李修缘下山,回到老家时,看到父母已过世,新婚妻子也疯了,只剩下空荡荡的一个宅子,于是他一把火烧掉了老宅!从此他再没有了俗世间的烦恼和牵挂,甚至再无"我”了,彻底成了疯癫的道济和尚。

-3-

历史上的济公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他大彻大悟后,与其他修行者不同,他言行疯癫,不喜坐禅念经,整日衣衫褴褛,摇着一把破扇,穿梭于俗世的市井之中,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人们称他为"济颠僧"。

在其他僧人眼中,道济言行出格,屡次违犯戒规,有人便方丈告状,但方丈却说:"法律之设原为人,岂可一概而施! 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想赶道济走了。

佛门中人大多远离世俗,一生守在佛门之中吃斋念佛,唯有道济整日穿梭于市井,更能看清众生疾苦,于是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成了行走于世间的“活佛”,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

有关“活佛济公”的故事,也从南宋时期开始在民间耳闻口传,道济也逐渐被神化了。

在《西域志》中记载着:"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 据说济公出生时,正好国清寺罗汉堂的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降龙罗汉转世。

那个时代,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都渴望着有这样一个“活佛”救星,于是道济这个凡人就成了大家心中的"活佛",还供奉他为神灵,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可见百姓们对他的喜爱。

-4-

很多人都感叹李家父母一辈子信佛,行善积德为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而且新婚妻子又有什么错呢?其实这个家破人亡的情节,是电视剧改编的。

历史上真正的李修缘,在十多岁时,经历了父母先后去世,李家彻底衰落,才看破红尘、昄依佛门的。电视剧里那么改编是为了更加戏剧化,让济公的经历多一些感情色彩,更加传奇。

但无论是电视剧改编的,还是历史上真正的济公,都是拯救苍生、救苦救难的活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标签: 李修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大喜大悲之人莫过于南宋词人陈亮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陈亮

    作者:赵心放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词人,与辛弃疾是好朋友,比其小3岁,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词充满了爱国热情,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南宋豪放派词人中最不得志 空虚寂寞度一生。(一)以收复中原为己任陈亮从小胸怀大志,聪明好学,喜欢读兵书。十八岁时就用留意

  • 冒死将岳飞遗体掩埋的,竟是一小狱卒隗顺,守墓20年,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隗顺

    隗顺冒死掩埋岳飞,并甘心守墓20年,身份低微却心存忠义,正是他的这个义举,让他同样也受到了后人的敬仰。公元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迫入狱,之后不久,便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与很多演绎中不同的是,岳飞并非死于“风波亭”,而是在南宋临安大理寺的监狱,受“拉

  • 冒死将岳飞遗体掩埋的,竟是一小狱卒隗顺,守墓20年,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这点事标签:隗顺

    “必杀飞,始可和”,完颜宗弼一句话,就让宋高宗和秦桧开足马力,忙活了好几个月。完颜宗弼为何这么恨岳飞,非要岳飞死,才同意议和?被岳飞打怕了。岳飞最后一次北伐,和完颜宗弼大战于郾城。完颜宗弼一直引以为豪的金军精锐骑兵铁浮屠和拐子马,在岳飞的精锐骑兵背嵬军,和手持麻扎刀、大斧的岳家军将士面前,被杀得尸横

  • 苏轼和杨万里都写了西湖美景,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最美西湖?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杨万里

    杭州西湖的美景举世闻名,尤其在南宋时评选产生了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之后,更是让西湖声名大噪,至今已流传了千年。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给西湖留下了众多优美的华章。在这些描写西湖的诗词歌赋之中,有两首诗名气最大,一首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另一首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

  • 杨万里笔下的童趣-伞作帆、捕蝴蝶、捉柳花,这才是有趣的童年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杨万里

    杨万里可以说是一个极有童趣的诗人。小学时候,很多人估计都十分喜欢那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放学后,都跑去采莲蓬,捉蜻蜓。杨万里的童趣,来源于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如“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拨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没有深切的底层生活体验,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此外

  • 学生必读背古诗词(三)-《宿新市徐公店其二》 宋 杨万里

    历史人物编辑:晁岳鹏标签:杨万里

    学生必读背古诗词(三)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作品背景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的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

  • 杨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杨万里

    古诗词就是言简义丰的一种文体,小时候读来可能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音韵好听,但总是比那些粗鄙词句要好些。如今长大了,懂事了,而有些诗词也早已深深地刻进记忆里,怎么都抹不掉,偶尔冒出来因为太过美好,心生欢喜。今天我们要读的是杨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1、《小池》泉眼无

  •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16:杨万里《插秧歌》

    历史人物编辑:小阿朝掌勺标签:杨万里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先读原文:插秧歌 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②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④鹅儿与雏鸭。”【注】①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②渠:他。③莳(shì)未匝:指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

  • 唐朝时期的宋璟为官清廉,做事公平公正,给百姓做实在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宋璟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职务,在朝堂上,只比皇上低一级,掌管百家,掌握着极大的权利和力量,而这一职务,便是丞相。一个大臣对于一个国家的局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一个大臣,又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本事呢?或者是十恶不赦的奸臣,或者是光明磊落的官员。我们要讲一讲唐代的一名大臣,他是一个很廉洁的官员。这是一代又一

  • 张柔少慷慨尚气节,善骑射,以豪侠称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张柔

    张柔,字德刚,年少习武,以豪侠仗义闻名乡里。公元1213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攻陷河北、山东等地,张柔慷振臂一呼,组织亲属及乡亲们数千结寨武装起来自保,抗击蒙古大军。公元1218年,张柔率部与蒙古大军激战于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十分赏识他,升任行军千户、保州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