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梁的侯景之乱导致南朝疆域大幅缩小,南陈又无力北伐故领土极少

南梁的侯景之乱导致南朝疆域大幅缩小,南陈又无力北伐故领土极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森光若晨雨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3/12/4 16:31:59

相对于之前的三朝,南陈的地盘大幅缩水,主要是因为在建立的过程中,陈朝丢掉了之前朝代拥有的巴蜀、汉中与江淮地区等大片土地。

所谓南朝,也就是宋、齐、梁、陈四个南方的割据王朝,刘裕夺取东晋江山建立刘宋王朝之后,正式开了南朝历史,之后经历了南齐、南梁与南陈,合称南朝。

南朝刚建立的时候,也就是刘宋时期,地盘还是相当大的。

刘宋取代东晋之后进行两次北伐,灭掉南燕夺取山东半岛,又从后秦手中夺取关中与河洛,虽然后来丢掉了一些地盘,但大致上刘宋的疆域还是相当可以的。

刘宋时期,北方的北魏崛起,一统黄河流域逐渐强盛起来,刘宋与北魏对峙期间,刘宋多次北伐都没能成功,而刘宋陷入内乱,逐渐走向衰落。

北魏强大之后,从刘宋手中夺走了冀州、兖州、徐州等地。

南北朝形势图

到这个时候,南朝与北朝之间,大致上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来的南齐与南梁也基本承袭了刘宋的地盘范围,并没有多么巨大的变化,真正的剧变是在南陈崛起时期。

太清二年(548年)南梁发生了著名的侯景之乱,南梁宗室萧绎勾结北朝权臣宇文泰,以襄阳、益州等地作为利益交换,南朝实际控制的疆域迅速减少,损失巨大。

陈朝崛起取代南梁的过程中,北方宇文泰的势力迅速壮大,诞生了北周王朝,而萧绎最终引狼入室被宇文泰所灭,宇文泰扶持南梁宗室建立了个所谓的“西梁”王权。

陈霸先称帝建立南陈以后,北方宇文泰的子孙也正式称帝。

而这时候南方有陈朝,北方则一分为二,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出现三国鼎立局面,北周与北齐的实力非常强大,南陈也无法完全与之抗衡。

因为侯景之乱的影响,从前被南朝所掌控的江淮、巴蜀、关中与荆州北部等地区,基本上都被北周与北齐所夺取,南陈的北界退到了长江沿线,西部边陲也大幅度后退。

陈朝疆域图

之前的宋、齐、梁三朝,稳定时期面积一般都保持在二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而到了陈朝,锐减到只有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与三国时期的东吴大致相当。

南陈也想过北伐,但基本就没成功过,即便偶尔夺取一些土地,也没能守住。

陈朝虽然是南梁的继承者,但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原本也就是南梁的权臣武将,他是通过武力的方式夺取的南梁江山,在夺取的过程中,并没有继承完整。

南梁末期大乱,宗室混战北朝南侵,导致南朝大量的土地都落入北朝的手里。

陈朝偏安江南,因为长期的内乱虚弱不堪,而北朝不管是北周还是北齐,实力都还算可以,陈朝想要从它们手里夺回地盘,也并没有那么容易。

南朝的疆域到了南陈突然变小,主要是因为陈朝继承南梁江山的时机不凑巧,给了外敌夺取地盘的机会,陈朝又没能耐收复,最终成为了南朝地盘最小的一个王朝。

陈蒨

眼见陈霸先驾崩,萧氏联合北齐与北周,水陆并进,一起杀向南陈。西线的陈军顶不住,便主动陆续放弃了云贵等地,东线是南陈立国之本,不能放弃,刚继位的陈文帝陈蒨便集中全力,两线出击,先封锁了长江险隘,阻止北周军顺江东进,后又击退萧氏和北齐联军,成功地捍卫了疆界,也终于使南陈的国势得以落定。

此后的几年,陈蒨励精图治,安抚民生,南陈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上扬。但是北齐和北周的基础比南陈强太多了,无论南陈如何休养生息,南陈与北周和北齐的国力差距也没有缩小,反而是越来越大。

太建五年(573年),北周邀请南陈夹击北齐,南陈军曾一度收复淮南地区。

但转眼之间,北周军消灭北齐后,北周武帝宇文邕连战马都没有下,就马不停蹄地挥师南下,猛攻淮南的南陈军。纵然南陈军奋起抵抗,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连主帅都做了俘虏,刚刚收复的淮南就又沦陷了。

这次惨败后,南陈内部对自身实力与北周的差距有了清醒认识,对收复失地也彻底丧失了信心。再加上不久后登基的陈后主陈叔宝又是个昏聩皇帝,对收复失地没有任何兴趣。因而自此之后,南陈不仅没有了任何收复失地的几乎,其灭亡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荼毒江南的侯景之乱的平定,居然靠一个废柴王爷,和一个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侯景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九十三)王僧辩(上)最近老有读者在问我:你讲了好长时间北朝和萧绎的事情了,那么侯景呢?把建康打下来、逼死了萧衍和萧纲父子以后,侯景又干嘛去了呢?实际上,侯景很忙。他又得忙着称帝,又得忙着抢地盘,还得忙着跟抢来的各路美女厮混,实在是把他累的够呛。然而,他的好日子也并没持续多久,因为

  • 古代那些权倾一时的人死后有多惨,侯景一家的结局让人头皮发麻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侯景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死者为大,然而这几人死后的结局,完全颠覆了这句话。第一个:智瑶智瑶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大臣,也叫作智襄子。当时晋国还有赵、韩、魏三家比较庞大,智瑶要求这三家献出封邑。韩、魏两家害怕智瑶,答应了献地,这时赵氏的当家人赵无恤就不干了。赵无恤胆敢拒绝智瑶的要求,智瑶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

  • 南梁侯景之乱揭露的真相:权贵蛀国,清谈误国,佞佛祸国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侯景

    温馨提示:全文共300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前言:很多人可能对南北朝的梁国并不非常熟悉,毕竟它只存活了55年,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而言,它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然而,这朵浪花掀起的波澜,却有着极为耀眼的光华。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我国文化到了六朝时才有了文学的自觉。回望庞大的两汉,军事、

  •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侯景

    励精图治是为帝王者必备修养,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帝王不少,但长期坚持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翻开史书,不乏盛世、治世的帝王,晚年都有些许昏聩。太康盛世的晋武帝司马炎,晚年沉迷享乐,分封诸侯,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猜忌、好面子、刚愎自用、劳民伤财,如果他多活几年,“安史之乱”可能提

  • 侯景之乱后士族地位下降,为何南陈皇权会在此时选择与士族交好?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侯景

    经过梁末的侯景之乱与江陵之役的南朝早已千疮百孔,原从东晋南下的衣冠士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幸免于难的名门望族也所剩无几,陈霸先只能以南方的本地士族为主要依靠建立南陈,如吴兴沈氏、吴郡陆氏、会稽虞氏等。故而新兴的南陈政权完全不同于南朝中任何一个政权,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此为江左三百年政治社会上之大变

  • 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侯景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

  • 改变了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事,残忍但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景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

  •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侯景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

  • 侯景惨败洞庭湖:北方人终究打不过南方人的水军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侯景

    侯景发动叛乱后,攻克台城、生擒武帝、击败各地援兵,占领了江东半壁江山。纵观整个南朝,只剩荆州刺史、梁湘东王萧绎这个最强大的实力派。侯景挥师西进,连克江州、郢州,兵锋直指荆州。双方在巴陵进行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南朝的命运。一、两军对峙巴陵城得知叛军西进,湘东王萧绎令王僧辩统领巴州刺史淳于

  • 侯景乱世并非偶然,而是梁武帝做事太荒唐,亲手断送唐国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侯景

    梁武帝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自己也认为前期的统治是“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侯景之乱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萧梁政权的瓦解并不是一朝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