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青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为何尽观朝堂之上,却人人都欲诛他

狄青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为何尽观朝堂之上,却人人都欲诛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彩虹文史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4/2/28 17:16:16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为纠正自唐朝中期以来的藩镇危机及武将专权可能带来的危害,宋太祖自上位后就着手剥夺武将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他还进一步推行抑武重文之策,使宋朝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百姓因此而生活富足,国家呈现出一片盛世之象。不过,与国家内部的繁盛不同,宋太祖所推行之策,却使宋朝在面对外部势力时力不从心。其军事方面的腐败与不作为,令国家饱受西夏、辽等国的骚扰,军队更是连连大败。

不过在当时,宋朝却并非没有名将。如狄青,便在此时声名鹊起。狄青是北宋历史中名气最大,同时也是士兵百姓最爱戴的将领之一。他出身贫寒,16岁时,哥哥因和他人斗殴而犯事,狄青为保全哥哥,被朝廷抓捕后施以黥面之刑,编入军队,刺配参军。不过也正因这次参军,才展开了他颇为传奇的一生。

当时,恰逢西夏李元昊叛乱,国家西北局势动荡。为反击敌军,宋仁宗下诏挑选卫士远赴边疆,抗击敌军,狄青也在此列。当时,西夏大军作战频频胜利,宋军在战场上败势已成,几乎与西夏军刚刚交战便溃散。为了鼓舞军中士气,每当狄青作战时,他总会将头发披散,并戴上青铜獠牙的面具作战。战斗开始后,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纵横于西夏大军军中,犹入无人之境。西夏士兵畏其勇猛,根本没人敢与之一战。

靠着自己的勇猛,狄青很快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而在此后,他还被推举给了当时的权臣韩琦范仲淹。范仲淹对他极为欣赏,传授他《左氏春秋》,更让他在将星之路越走越远。后来,他奇袭昆仑关、镇压剿灭侬智高叛军,并收复广西地区,而其一生所经历的25场大战,更使他成为了宋朝史上最为出彩的名将,甚至还以武官的身份坐到了枢密使的位置,成为了与宰相匹敌的人物。

不过,狄青虽然为人谦虚忠义,深得民心。但却依然难敌宋朝这抑武重文之策。宋太宗时期,宋朝第一名将李继隆够厉害了吧,他曾两败辽国,改变宋辽之战的形势,又曾大破党项,几乎覆灭西夏。然而即便如此人物,事后也唯有将兵权收回,更远远没达到枢密使的高度,反倒是不少文官都坐在了这个位子上。

由此可见,在“抑武重文”的政策下,武官的地位有多么低,想升至高位有多难。狄青虽然深受仁宗赏识,相比前人却德不配位。朝中一众文官更不会允许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一介武官坐上如此高的位置。也正因此,在文官们上表的各种“罪名”下,仁宗望着桌上满满的弹劾奏章,在坚持了四年后也唯有无奈放弃狄青。

标签: 狄青

更多文章

  • 狄青成为枢密使前曾被韩琦、范仲淹等名臣欣赏,为何后来全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狄青

    北宋名将狄青有大功于国,他从一名普通士兵开始,逐步成长为宋朝的高级将领,并一度拜相担任枢密副使,但狄青在拜相后遭遇到整朝文官集团的集体抵制和迫害,包括欧阳修、包拯、韩琦等在内的名臣名相们对狄青是百般打击和侮辱,狄青挺了四年终于支持不住,主动要求辞去中央官职并下放到地方,直到郁郁而终。狄青是被文官集团

  • 狄青被贬后怒问宰相:为何如此对我?宰相回答6字,一语道破天机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狄青

    北宋年间,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执行“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使得很多有才能的武将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这其中,尤其以狄青最为冤枉,在宋夏战争之中,狄青凭借战功稳扎稳打,十几年之后被宋仁宗提升为枢密副使。在宋代,枢密使相当于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狄青相当于做到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精忠报国20载,为何49岁时备受打压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狄青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1056年,48岁的北宋第一名将狄青因为在避水灾时,将一家人搬到了大相国寺里居住,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朝堂之上,令狄青受尽非议,宋仁宗为了维护朝廷的颜面,免去

  • 从普通小卒到宋朝名将,狄青的成功离不开庞太师,一个被黑的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狄青

    《少年包青天》中,与包拯敌对的庞太师名字叫庞吉,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欺上瞒下,敌视包拯,干过不少坏事,很多观众看后都恨得牙痒痒。不过在正史中并没有庞吉,倒是有一个叫庞籍的,不仅不是个奸臣,还是个对宋朝有贡献的大忠臣。在这里仅举庞籍与狄青的例子,来说明当时庞籍的为人。在这部电视剧中,庞太师用尽各种手段

  • 狄青曾立下无数战功,为什么总是遭到文官弹劾?只因他常说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狄青

    在古代有很多的将军都是有背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要想做到将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和将军交好,才能够认识更多的达官贵人,往后的仕途才会更加的平坦,如果谁都不认识,要想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士兵爬上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除非你有过硬的本领。像狄青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大将军职位的应该并不多,最初的他是最底层的

  • 相比秦桧陷害岳飞,很少人提欧阳修陷害狄青,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狄青

    欧阳修弹劾狄青,致使狄青失势,狄青最终也因此郁郁而终,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但最早拿欧阳修陷害狄青与秦桧陷害岳飞相提并论的,应该是清人昭梿。昭梿在所著的《啸亭杂录》中说:“欧阳公(欧阳修) 露章劾之(狄青),至恐其有他心,岂人臣为国爱借人才之道? 狄公(狄青) 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指秦桧) 得以诬陷

  • 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客死他乡,北宋第一名将,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狄青

    在很多人印象里,有宋一朝都与“懦弱”、“屈辱”等贬义词所挂钩,两宋30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似乎很难在第一时间说出有所作为的皇帝。反而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却成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嬉笑谩骂的主角。不光皇帝如此,放眼整个宋朝,除了北宋的“杨家将”、南宋的“岳家军”我们似乎很难说出其他的名将。之所以出现如此

  • 从狄青之死可以看出无论如何宋朝都是一个瘸腿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狄青

    今天如果有人讨论宋朝,肯定有人会说宋朝是天堂,政治仁厚而开明,但是从狄青之死我们却可以看出宋朝并非一个健全的王朝,而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宋朝对外的弱势。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

  • 他是一代名臣,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何三次诋毁北宋名将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狄青

    这个人在历史上大大的有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名臣,估计他的《醉翁亭记》好多都读过吧,没错他就是欧阳修,欧阳修是个文人,也是北宋名臣,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而狄青呢,相信大家更了解,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武将,战功赫赫,为人有十分的谨慎,从不骄傲,可这样的一代名臣为何要诋毁这样的一位名将呢,

  • 狄青乃一代名将,为宋朝立下赫赫战功,为何却遭欧阳修等人诬陷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狄青

    这是北宋“国策”所致,唐以藩镇割据而亡,五代十国不过数十年却换了好几家皇帝,原因便在于武将以兵权篡夺江山。哪怕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如此,他原是后周武将,因为手握重兵,又欺后周恭帝年幼,所以才自导自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这才当了皇帝。所以,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也一直害怕手底下的武将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