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抠门的画家:明码标价,不谈矫情,郑板桥卖画一点不糊涂

最抠门的画家:明码标价,不谈矫情,郑板桥卖画一点不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陀螺V 访问量:2619 更新时间:2023/12/28 8:36:48

古代文人墨士大多都是自恃清高,淡泊名利,这样的故事也不少见,比如陶渊明辞弃官职“采菊东篱下”;冕淡泊名利“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周敦颐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文人墨士追求的只有境界的高深与文雅的生活,名利在他们的心中都是俗的象征。郑板桥也是一位与世无争的画家,但却在卖画上被人称为最抠门的画家,作为一代画竹大师,为何却为卖画而斤斤计较呢?

郑板桥以画竹闻名,竹子在古代人的描述中,因为一节节生长,所以是有节气有骨气的象征。郑板桥也是如此,为人十分有节气,对竹子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把自己比喻作竹子,如此有节气的一位画家,在卖画上却是丝毫不让的,这与他当时的生活处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古代,愿意去买画的人,大多都是家中富裕的家庭,寻常百姓家中粮食都可能很拮据,有着闲情雅致买画欣赏的不多见。看中了这一点,郑板桥就在自己家门上把画的价格全部列举出来,明码标价,绝对不会还价,与他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有着一样的气势。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明码标价大多都是给外人看的,遇到交情很好的朋友来买画,肯定多少要便宜些,或者半卖半送的就给出去了,毕竟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但是郑板桥却不同,郑板桥有一句很著名的诗句:“君有奇才我不贫。”这句话说有一个知心有才的朋友,是我一生的财富。但在现实看来,却有一种有一个欣赏我画的人,我就不会贫困的感觉。因为郑板桥卖画根本不会看交情,写的价格是多少一分都不能少,也不会因为朋友关系而便宜。

郑板桥还是一位说话很刻薄的人,一般人与他说话都要让他三分。性格十分孤傲,因此虽然有很多欣赏他画作的人,但是都不是很愿意与他所交流,这也让郑板桥的画作在早期很少人去欣赏,生活也十分贫困,卖画也只是为了生活。

在郑板桥晚年的时候,贫困半辈子的他也不再卖画,为人正直善良,刚正不阿的性格被皇上所看重,就让他去任职了一个官位,不讲情面,一心为民,公正办事的性格,也让他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夸赞,虽然被称为最抠门的画家,但即使自己生活拮据,也会去帮助别人。

大家都知道郑板桥有一句十分著名的名言:“难得糊涂”,但是卖画却不讲人情,抠门的原因,很多人都会笑着说郑板桥在卖画上是一点不糊涂了,账绝对不会算错。

起源/艺术小尾巴:

郑板桥一生虽然为官时间并不长,但流传着很多的故事,“开仓济民”就是描述的郑板桥的故事。当然了,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卖画为生,因此抠门的性格也被大家熟知,以至于去找他买画都不会再讲价了。

标签: 郑板桥

更多文章

  • 郑板桥整理文集时,说了一句狠话,今天看来仍然不寒而栗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郑板桥

    文/刘诚龙年轻时读过王朔的文集,厚厚的四大本,王朔在自序里说,出全集,必须得自己整理,别人整理了,总有不如意的地方。看来,一向玩世不恭的王朔,对自己的文集也非常谨慎,为人和为文,毕竟是两回事。在这方面,二百多年前的郑板桥倒是王朔的同道,对文集的重视,比王朔更苛刻。郑板桥曾做《后刻诗序》,将其平生大作

  • 郑板桥人性化断案,诙谐有趣,堪称又一绝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郑板桥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皆精,被世人称作三绝。他一肚子学问,但44岁上才考中进士,49岁才被委任官职,做了个芝麻大的县令。他为人耿介刚直,所以不为时俗接纳,做了12年官,到离职的是时候,还是县令,而且还是因为得罪了大官才离职的。郑板桥一生信奉“糊涂”哲学,他的“难得糊涂”无人不知。但他为官一

  • 清代怪才郑板桥的十二字对联,道尽先被冷落再被尊重的世态炎凉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著名的怪才,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在民间流传着很多郑板桥的故事,这大概不仅仅是因为郑板桥有才,更因为郑板桥心怀百姓、愤世嫉俗、孤芳自赏的艺术型人格吧。关注小编,一起来看看郑板桥是怎样对待那些”冷眼待人“的趋炎附势之徒。话说有一天,郑板桥闲来无事,就去一个寺院游玩。寺

  • 他位居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都在之下,网友:是个怪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郑板桥

    关于扬州八怪有着很多种说法,将近十几位大师都有被提到,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有一个人在其中,同时也被称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都排在他之下。他就是清代书画家金农,一位热爱游历,名遍天下的大师。网友都笑称:“是个怪人!”金农一生热爱游山玩水,因此名声也是传遍了天下,各地都有金农的足迹,因此金农绘画的题拆十

  • 郑板桥任知县期间,有人告和尚与尼姑私会,他是如何判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康熙五十二年,二十岁的郑板桥考中秀才,之后他迎娶了夫人徐氏,并且在真州之江村当教书先生。郑板桥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三岁便失去生母。雍正元年,父亲又去世,一家生活

  • 趣闻轶事:郑板桥与贼

    历史人物编辑:鑫鑫妈育儿记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一号理庵,世称“板桥先生”。祖籍苏州,后来迁居江苏兴化。康熙年间考取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考取进士。郑板桥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维持家用,与金农、黄慎、汪士慎等书画界大师并称为“扬州八怪”。郑板桥一生仅以兰、竹、石为绘画题材

  • 郑板桥的一生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郑板桥

    “难得糊涂”四个字想必读者都非常熟悉了。对!它就出自清代郑板桥之手。提起郑板桥,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与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合称为“扬州八怪”,在书法、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除了艺术领域外,郑板桥还是一位诗人、一位好官、一位合格的家长。郑板桥,名燮,

  • 郑板桥打油诗戏弄小偷,亲自送出门又相赠两句诗,却是穷的潇洒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以绘画著称,尤其是他的水墨竹子画在当时堪为稀世珍品,也是万金难求。但郑板桥的为人却较为古怪,他抱着金饭碗不用,却一生甘愿受贫,可见其节气如其所画之竹,也是铮铮铁骨。郑板桥一生之所以怪,是因为他戏笑人生,忿世嫉俗,因此也是喜爱作打油诗的。而他的打油诗,其影响却并不亚于那

  • 财主请郑板桥题字,刚开始很高兴,过了几天气坏财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是清朝的时候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和书画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看,他也参加过科举,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县令。郑燮十分痛恨当时官府的腐败和社会的一些黑暗面,他虽然当县令,但是并没有在那个时代沉沦下去,和其他的贪官污吏一样鱼肉百姓,而是一直都勤政爱民,但郑燮一个人也不足以改变

  • 慈禧先后加封了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世袭罔替”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奕訢

    大清帝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对于爵位的等级划分非常严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其中,从上到下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次镇国公、次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在所有的爵位中,尤其以“铁帽子王”最为尊贵,有清一代只有屈指可数的十二个。铁帽子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