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悍将僧格林沁也怕菜刀,被16岁少年砍倒麦田地,是有勇无谋么

悍将僧格林沁也怕菜刀,被16岁少年砍倒麦田地,是有勇无谋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莹兮历史阁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1/23 16:27:16

导语:

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清廷之所以能够继续苟延残喘、抵住了太平军的强悍便有赖于这两位大员,因此僧格林沁最终的“落寞”实在大跌眼镜,正应了“功夫再高,也跑菜刀”的揶揄。

僧格林沁被誉为清廷的“国之柱石”,其功绩便可见一斑,作为博尔济吉特氏的一员,僧格林沁拥有着黄金家族的血统,同时也是孝庄文太后的族人,不过却也只是个落魄贵族罢了。

命运造人,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成了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贵族。加之僧格林沁的骑射统兵能力也确实有一套,此后深得道光、咸丰两帝的恩宠,可谓位极人臣,是晚清为数不多能够拿得出手的八旗将领。

僧格林沁又称为“僧王”,在巅峰时期甚至于手头上握着两个旗的兵力,可想而知僧格林沁对于清廷的重要性。

就其功绩而言,僧格林沁的辉煌在参与太平天国与天津大沽口的战斗中,而这些都是彼时清廷最为危急的时刻。

僧格林沁在进剿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屡立功勋,因此得了个“湍多巴图鲁”的称号,此后则生擒林凤祥李开芳——太平天国方面的“王”,这位僧格林沁斩获了不少风光。

彼时的清廷早已是内忧外患,列强更是虎视眈眈,此前的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就以不平等的条约结束了,这是主战派僧格林沁所不能忍受的,因此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僧格林沁做好了准备。

这是一次近代列强的第一次吃瘪,也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肯定,当然这也丝毫不影响清廷的与日俱下,毕竟腐烂早已难以阻止。

也正是因为僧格林沁是晚清少数还有战力的将领,这惹怒了当时的主和派大臣,也就受到了排挤,被革去了郡王的爵位。

然而,内忧外患的清廷又如何找寻有能力“救世”的将领呢,不久僧格林沁便又被起用了,收降捻军十余万、打散十余万,却也死在了16岁的捻军小将手下。

僧格林沁的盛名使得张宗禹部转变了正面对抗的策略,在采取迂回作战、诱敌深入计策后,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陷入了重围。人困马乏的僧格林沁部损失惨重,突围途中僧格林沁重伤坠马,这也成了此后被少年郎斩杀的很大缘故。

这位少年郎便是张皮绠,此时也不过是16岁的无名“小将”,属实难以想象这与僧格林沁的死挂上联系,而所用的不过一把小短刀。

然而,作为后世人的我们自然明白,太平天国的市场不久便将终结,“天王遍地跑,短暂又辉煌”,随之而来的就是残部的隐姓埋名。

老话说得好,喝酒误事,张皮绠便栽在这儿上了,在一次酒后失言后,张皮绠被暗探拿捕,遭了凌迟大刑。

由于,僧格林沁在攻略太平天国方面的凶狠,张皮绠也就成了捻军的英雄,至今还流传着:

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

然而,僧格林沁的死也引起了另一番景象:

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事实上,历史人物总是复杂的,因此也就难以准确地定性,大家心目中的僧格林沁又是如何呢?

标签: 僧格林沁

更多文章

  • 这个少年16岁时杀晚清名将僧格林沁,8年后被捕判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清末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人,贵族出身,善骑射。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1854年俘林凤祥,以

  •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失利之后,主将僧格林沁弃守天津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僧格林沁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失利后,主将僧格林沁最初决定与大沽炮台共存亡。最后在成丰帝的命令和大臣们的劝说下率军撤出大沽口,并且又放弃了天津,直接退到通州一带防守。事实是这样吗?弃守天津的危害是什么?一、大沽口撤退对于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之役失利后撤退,史学界存在分歧。但大部分人的意见基本一致。张瑞萍认为僧格

  • 晚清时起义军中的一个小兵,却在麦田里杀死清朝亲王僧格林沁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僧格林沁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位了不得的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位小人物呢?因为他只是晚清时期起义军捻军中的一个小兵。为什么又说他了不得呢?因为他亲手杀死了被誉为清朝“国之柱石”的僧王僧格林沁。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张皮绠。张皮绠,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村人,跟捻军首领张乐行是同乡。咸丰三年(1853年),捻

  • 杀死晚清最强悍蒙古将领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将领,他在清廷中统领重兵,深受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的宠信。僧格林沁一生参与了无数战争,战功卓著。1855年,由于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并生擒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僧格林沁成功晋升亲王。不过,在1860年与英法联军的作战中,僧格林沁连败于天津、张家湾、八里桥,招致了主和派大臣的埋怨。

  • 冷兵器时代最后的辉煌,僧格林沁挫败太平天国,重创英法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僧格林沁

    高楼寨,这个可能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多少蛛丝马迹地方,在清末的混乱局面中,却曾经有过一次轩然大波。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号大清,在马背上安身立命的他们,曾经的先祖用这个游牧民族独有战马完成了他们一统天下的全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但是,随着历史的流转,工业时代,机器的隆隆声代替了战马的嘶鸣,枪炮也

  • 僧格林沁的八里桥之战,文明的差距下,战败是必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清朝一代名将,他一生参与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军功卓越。在天平天国运动中,他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击退,更是生擒了李开芳,林凤祥等人。与西方列强也有两次交战,在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更是创下了击沉敌舰4艘、重创敌舰6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而清军仅仅伤亡三十人左右的辉煌战绩。可在八里桥

  • 清朝名将僧格林沁智勇双全,他最终是怎么被一位无名小卒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涟漪的西子湖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虽然在血脉上身为蒙古贵族,但是僧格林沁幼年过的却是极为艰苦的生活。僧格林沁的小时候只能通过给其他的牧民放羊来维持生计,蒙古族的牧民一般都有自己的牛羊,但是僧格林沁的家中由于长时间的衰落,在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十分困苦了,幼年的

  • 英法联军入侵,僧格林沁领兵为何伤敌几十人,自身伤亡数千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僧格林沁

    在清末时期,民族衰败,朝野上下迂腐不堪,国家千疮百孔,内外备受压制。终于在1860年10月6日,中国守军寡不敌众,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将园内能拿走的统统拿走,带不走的就烧光,砸光。在洗劫两天后,他们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不灭,之后,化为一片废墟,近三百名宫女太监葬身火海,震惊中外。在

  • 僧格林沁:放牛娃出身的悍将,同英法联军叫板,死于无名小卒刀下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僧格林沁

    历史上死于小卒之手的名将很多,但最憋屈的无疑是晚清的僧格林沁了。曾格林沁,据说体内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液。按照史料记载,这位晚清名将是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第二十六代孙。当然,这么一算,僧格林沁体内那点一代天骄的血脉,也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事实上,僧格林沁幼年时家境一般,最初和父亲一起

  • 魂断“八里桥”:误判联军主攻部队,战前已告诫僧格林沁“别冲”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僧格林沁

    1860年(咸丰十年)9月,清朝调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部,负责阻击进攻北京的英法联军,双方在京郊八里桥厮杀决战。但是当大清铁骑挥舞马刀冲向敌阵时,却被猛烈的炮火和来复枪打得人仰马翻。最终英法联军仅以极其微弱的伤亡代价,大胜僧格林沁,而清军三万多多人伤亡超过一半。这次战役数万清军一败涂地后,咸丰皇帝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