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僧格林沁是怎么当上铁帽子王的?看看他的逆袭之路

僧格林沁是怎么当上铁帽子王的?看看他的逆袭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佐莯铲史 访问量:4037 更新时间:2024/1/14 6:46:26

僧格林沁系晚清铁帽子王之一“博多勒噶台亲王”,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从底层社会的放羊娃出身,一跃成为清朝的国之柱石。如此大的人生跨越,古往今来实在罕见。僧格林沁是蒙古族人,他是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儿嫡系后人,按照族谱和史书记载,由拙赤合撒儿到僧格林沁,他们家族大约已经传承二十六代人。

僧格林沁的身世

拙赤合撒儿素来与成吉思汗感情很好,二人仅有两岁的差别。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发动全面灭金战役,拙赤合撒儿自领左翼军,为蒙元南征计划作出很大的贡献,他本人绝非是那种依靠兄长混军功的人,拙赤合撒儿有着勇敢善射的天赋,基本上箭无虚发,箭到之处,人马应声倒地。可惜,经过明清两朝后,拙赤合撒儿家族早已经没落,僧格林沁的父亲布和德力格尔只能为那些贵族放牧为生。

公元1811年(清朝嘉庆十六年),僧格林沁生于科左后旗台吉家族。科左后旗属于四等台吉,也是台吉中最次等的爵位。台吉是清朝独有的爵位制,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辅国公,大致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一品至四品官衔。僧格林沁虽然世袭祖上的台吉身份,实际上也只剩下贵族的虚名而已。族人经常调侃僧格林沁一家为“雅玛台吉”,翻译过来便是以给人放牧为生的贵族。

因为家境贫寒,僧格林沁没有太多读书的机会,童年的时光便是跟着父亲给人家四处放羊。

有句老话说“有福之人自有天佑”。草原放牧的生活环境没有阻挡僧格林沁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或许该当僧格林沁人生发迹。他的本族伯父索特纳木多布斋(科左后旗萨克多罗郡王)始终没有生育子嗣,为了保有爵位的传承,索特纳木多布斋只能从本族中挑选某位子侄作为养子,天生仪表堂堂的僧格林沁成功入选,多年后成为十代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不要小看扎萨克多罗郡王,虽然仅仅是二等台吉,却是正宗的皇亲国戚。因为老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的王妃是道光皇帝亲姐,攀上这层关系后,算是为僧格林沁的命运崛起奠定基础。

凭借对清室的忠心“飞黄腾达”

僧格林沁算得上满清以来最为忠心的大臣。他的忠心与卑微的少年经历有关,在僧格林沁看来,自己从一无所有到锦衣玉食完全得益于朝廷的恩宠。道光皇帝对僧格林沁确实厚待有加。15岁时,僧格林沁获得郡王爵位,陪侍登基不久的道光皇帝,受封三眼花翎。道光皇帝临朝称制后,僧格林沁成为御前大臣和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年仅25岁的僧格林沁已经做到镶红旗蒙古都统,成为整个蒙古部落最大的首领。

为了报答嘉庆与道光皇帝对自己的厚恩,僧格林沁为朝廷做起事十分卖力。道光三十年,京郊附近有盗匪猖獗,僧格林沁自告奋勇前去剿匪。僧格林沁与众将周密布局商议策略,上战场时,仍然冲锋在前,将此股悍匪一举歼灭,受到朝廷的赏识。同年,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继位,僧格林沁作为三朝元老,被授予顾命大臣一职。爵位也从郡王升至亲王,跃居铁帽子王之列。

曾格林沁有多忠心

僧格林沁对朝廷的忠心和卓越的军事才华,是在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得以充分表现。咸丰皇帝在位时,天平军席卷清朝各地,僧格林沁临危受命,领军屯驻天津南部阻击北上的林凤祥太平军,迫使林凤祥久攻不下只能退兵对峙。僧格林沁巧用水淹之计,打败林凤祥一部,太平军主将林凤祥遭遇生擒。趁着士气正盛,僧格林沁指挥清军主动迎击其他北上的太平军,又擒获一名太平军将领李开芳。

公元1859年,清朝与英法联军爆发二次大沽口之战,僧格林沁作为此次海战的最高指挥,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4000清军对抗1160名英法联军,最终取得清军伤亡32人,联军伤亡460的辉煌战绩。大沽口之战是僧格林沁的人生巅峰,也是成就他青史留名。

次年,英法联军再次找上僧格林沁,双方在京畿八里桥一带展开血战,由于僧格林沁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装备落后,根本不是英法联军洋枪火炮的对手,僧格林沁大败而归。慈禧太后对此十分不满,盛怒之下将僧格林沁革职。

同治四年,河南和山东一带爆发捻军作乱,已经五十五岁的僧格林沁奉召出证。出于对朝廷的感恩,僧格林沁率军奋勇平叛,由于平叛过急,僧格林沁想着一鼓作气消灭叛乱,结果连续作战十多天。常人很难想到僧格林沁是如何艰难地熬过十多天,由于体力不支无法驾驭战马,僧格林沁命人用绷布将自己绑在马背。最终,僧格林沁误入捻军埋伏圈,人困马乏战死沙场。

抛开朝代的成见不说,僧格林沁无愧为忠勇双全的晚清重臣,即便是放到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他的气节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所以,后人评价说“南有曾帅,北有僧王,是实太平军之劲敌,而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僧格林沁

更多文章

  • 悍将僧格林沁也怕菜刀,被16岁少年砍倒麦田地,是有勇无谋么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僧格林沁

    导语: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清廷之所以能够继续苟延残喘、抵住了太平军的强悍便有赖于这两位大员,因此僧格林沁最终的“落寞”实在大跌眼镜,正应了“功夫再高,也跑菜刀”的揶揄。僧格林沁被誉为清廷的“国之柱石”,其功绩便可见一斑,作为博尔济吉特氏的一员,僧格林沁拥有着黄金家族的血统,同时也是孝庄文太后的

  • 这个少年16岁时杀晚清名将僧格林沁,8年后被捕判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清末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人,贵族出身,善骑射。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1854年俘林凤祥,以

  •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失利之后,主将僧格林沁弃守天津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僧格林沁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失利后,主将僧格林沁最初决定与大沽炮台共存亡。最后在成丰帝的命令和大臣们的劝说下率军撤出大沽口,并且又放弃了天津,直接退到通州一带防守。事实是这样吗?弃守天津的危害是什么?一、大沽口撤退对于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之役失利后撤退,史学界存在分歧。但大部分人的意见基本一致。张瑞萍认为僧格

  • 晚清时起义军中的一个小兵,却在麦田里杀死清朝亲王僧格林沁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僧格林沁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位了不得的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位小人物呢?因为他只是晚清时期起义军捻军中的一个小兵。为什么又说他了不得呢?因为他亲手杀死了被誉为清朝“国之柱石”的僧王僧格林沁。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张皮绠。张皮绠,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村人,跟捻军首领张乐行是同乡。咸丰三年(1853年),捻

  • 杀死晚清最强悍蒙古将领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将领,他在清廷中统领重兵,深受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的宠信。僧格林沁一生参与了无数战争,战功卓著。1855年,由于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并生擒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僧格林沁成功晋升亲王。不过,在1860年与英法联军的作战中,僧格林沁连败于天津、张家湾、八里桥,招致了主和派大臣的埋怨。

  • 冷兵器时代最后的辉煌,僧格林沁挫败太平天国,重创英法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僧格林沁

    高楼寨,这个可能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多少蛛丝马迹地方,在清末的混乱局面中,却曾经有过一次轩然大波。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号大清,在马背上安身立命的他们,曾经的先祖用这个游牧民族独有战马完成了他们一统天下的全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但是,随着历史的流转,工业时代,机器的隆隆声代替了战马的嘶鸣,枪炮也

  • 僧格林沁的八里桥之战,文明的差距下,战败是必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清朝一代名将,他一生参与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军功卓越。在天平天国运动中,他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击退,更是生擒了李开芳,林凤祥等人。与西方列强也有两次交战,在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更是创下了击沉敌舰4艘、重创敌舰6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而清军仅仅伤亡三十人左右的辉煌战绩。可在八里桥

  • 清朝名将僧格林沁智勇双全,他最终是怎么被一位无名小卒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涟漪的西子湖标签: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虽然在血脉上身为蒙古贵族,但是僧格林沁幼年过的却是极为艰苦的生活。僧格林沁的小时候只能通过给其他的牧民放羊来维持生计,蒙古族的牧民一般都有自己的牛羊,但是僧格林沁的家中由于长时间的衰落,在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十分困苦了,幼年的

  • 英法联军入侵,僧格林沁领兵为何伤敌几十人,自身伤亡数千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僧格林沁

    在清末时期,民族衰败,朝野上下迂腐不堪,国家千疮百孔,内外备受压制。终于在1860年10月6日,中国守军寡不敌众,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将园内能拿走的统统拿走,带不走的就烧光,砸光。在洗劫两天后,他们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不灭,之后,化为一片废墟,近三百名宫女太监葬身火海,震惊中外。在

  • 僧格林沁:放牛娃出身的悍将,同英法联军叫板,死于无名小卒刀下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僧格林沁

    历史上死于小卒之手的名将很多,但最憋屈的无疑是晚清的僧格林沁了。曾格林沁,据说体内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液。按照史料记载,这位晚清名将是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第二十六代孙。当然,这么一算,僧格林沁体内那点一代天骄的血脉,也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事实上,僧格林沁幼年时家境一般,最初和父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