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体现王羲之高尚品格的故事

体现王羲之高尚品格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50 更新时间:2024/1/26 1:14:44

羲之吃墨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王羲之以字换鹅相传王羲之一天乘一叶扁舟,游览水乡景色,只见在茂林修竹之间,一群白鹅戏水在河面上。他目不转睛地观赏白鹅的种种姿态和戏水的情状,掩饰不住一片爱之情。那艄公对他说:“何不将它买下?”一打听,原来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道士探明了王羲之的来意之后,心中好不喜欢,但却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倘如右军大人想要,就请写一本《道德经》来换吧。”王羲之欣然同意。就这样,以字换鹅,兴致勃勃地将白鹅带了回去。王羲之写的这本经,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黄庭经》。诗人李白有诗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出典就在此。王羲之何以如此喜欢白鹅呢?据说,这与他钻研书法有关,他以为执笔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清代有位书法家叫包世臣的,还对此种情状作诗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关于王羲之的故事趣味的。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的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在西汉是“和亲之路”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谢头条!西汉自高祖刘邦开始,直到汉景帝历经六帝对待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但到了汉武帝刘彻手里,一改以往和亲求和政策,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对匈奴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大规模反击作战,先后在河南、河西和漠北战役中大胜匈奴,把曾经祸害中国北方的匈奴人打跑,从此奠定了汉家江山几百年无人敢虎视眈眈的局面

  •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一条遍布戈壁和沙漠的大路,飞扬的尘土和漫漫黄沙遮挡了它的容颜,也阻挡了人们前行的脚步。但在昔日,它却是一条繁华喧闹的贸易之路,来往的使者、商队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今天,让人流连忘返、啧啧惊叹的名胜古迹,如堪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兵马俑、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号称“鸟的王国”的青

  •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关于“书圣”王羲之小时候的故事: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中睡觉。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议叛乱的计划,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论,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

  •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其死因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书家多长寿,这是医学专家从二十多种使人长寿的职业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以下是笔者列出的古今书法家长寿名单:隋唐之际的虞世南终年八十岁;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七十九岁;柳公权享寿八十八岁;明代文征明去世时九十岁;董其昌活到八十二岁;翁

  •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为官方面有何建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王谢家族,鼎盛一时。羲之为官而不为官累,崇文重艺,参玄悟道,崇尚自然,为历代官员楷模!书《墨池记》说王羲之。。。(原创)王羲之辞官了,原因是他上司王述是个小人,如此高傲之躯岂能处其之下,饱受委屈,忿忿然。于是乎,羲之便在父母坟前摆下筵席,含泪告示父母,从此不再做官,不寄人篱下,并写下著名的《誓墓文》

  • 王羲之洗笔成墨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扩展资料:王羲之(30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古“书圣”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王羲之究竟是如何成为“书圣”的?那就是和尚的头上爬只苍蝇,明摆着的!其一,得到名师真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王羲之自幼习书,后拜大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在卫夫人那里得到了真东西。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擅长隶书和楷书,她的隶书尤为规正,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钟繇也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

  • 古代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国带来什么?对古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一个统称,是对中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的一个总称。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不只一条,仅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分别为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可以看出古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轨迹,我认

  • 张骞出使西域的冒险之旅到底有多坎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是一次惊世大冒险,也是他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高光时刻!正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最早的国际大通道,可以说他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官”。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那只是长河一瞬,但是在张骞个人的感受中,那却是充满艰险和荆棘的冒险之旅!张骞是汉中人,在汉武帝在任时的建

  •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将军,他的传世之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壹庸〗王羲之不仅自己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功劳不止于此,而是开辟了二王书风之路,印象了后世书法的发展,成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于王羲之本人咱们就没有必要再此深究了,他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王羲之的传世之作,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真迹应当是不存于世,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