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柳公权的书法风格
1.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正由于其作品具有独到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2.柳公权楷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3.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再看赵孟的书法风格
1、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
2、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3、笔圆架方,流动带行。点画圆润华滋,结构布白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安稳。
从两人书法作品图片上看就一目了然了!风格确实大不相同!前面三张是柳体,笔画刚劲有力,棱角分明,干脆利落。后三张是赵体,笔画柔中带刚,笔断意连,圆润稳健!一个瘦长,一个矮短,对比鲜明,很好辨认!
柳体与赵体不是一路。没可比性。柳公权主要还是学颜体,也汲取了欧体部分笔法。赵孟是专攻二王的,风格不同。但二人的书法都是书法史上两座高。
柳公权的各类书体都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是唐代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以楷书最为著名,他的楷书出自颜真卿,并和颜真卿齐明,并称为“颜柳”,因为他的楷书比较瘦劲,颜体楷书比较丰腴,二者又并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近百幅,不过很大一部分是伪作,最出名的书法作品有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他的行书《蒙昭帖》。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
据说唐文宗非常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把他招为侍书,当时的民间也就穿着“柳体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当时的朝鲜甚至派专人到长安去购买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君主。书法里“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也是柳公权说的。
他的书法以瘦劲著称,用笔斩钉截铁,深透魏碑书法的用笔之道,尤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大刀片”似的捺画和骨头形状的竖画的起笔,他的楷书的结构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在平正中去险绝之势。后世不少著名的书法家学习柳体楷书,比如被称为神笔的王铎,以及清代末年著名书法家溥儒。
柳体楷书《玄秘塔碑》
柳公权的行书和楷书一样,笔画刚劲有力,笔画书写流畅、用笔变化丰富,比如他的行草书墨迹《蒙昭帖》
柳体行书《蒙昭帖》
总之,无论行书还是楷书,柳体都以刚劲著称,不愧为“颜筋柳骨”。我初学书法就是学习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从中获益良多,如果你喜欢柳体,又想学瘦劲风格的书法,那你就去学习柳体吧,一定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乐趣。
谢谢邀请,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啊。
柳公权,字诚悬,晚唐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世称“颜柳”。擅长楷、行、草书,以楷书成就最高,世称“柳体”。
柳公权书法雄奇清健,气象雍容。用笔方圆兼备,而以方为主,强调顿挫,筋骨开张,舒展爽利,撇轻捺重,变化分明。钩挑皆回锋起,转折处提笔另起而有棱角。结字中宫攒聚紧结,横竖画放纵舒展,而富于变化,极有情致。后世书家常将柳公权与颜书相比较,有“颜筋柳骨”的评论。
柳公权传世书迹很多,著名的楷书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般若经》、《李晟碑》、《苏夫人墓志》等。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晚年的作品,也是其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有评论其出自颜真卿《郭氏家庙碑》,但比颜书更遒劲,更有骨力,结构更紧密,但失其圆润。清王世贞认为“遒媚劲健,与颜真卿并美”。
《神策军碑》也是柳公权的晚年作品,体现了“柳体”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比《玄秘塔碑》更精炼苍劲,神完气足。是柳书传世作品中的代表作。笔力凝练,内含骨力。点画遒劲而富于变化。结体内敛外放,欹正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