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赵孟占我国四大楷书之一,他能从楷书鼎盛时的唐朝争得一席之地,确非易事。赵体楷书多为神品已经得到公认,当然,仁者见仁,个人的喜好有差别是难免的。但赵吴兴的字就是好,那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我很喜欢赵赵大师的这样几个帖子。《杜甫秋兴八首》、《三门记》、《妙严寺记》、《真草千字文》、《寿春堂记》、《汲黯传》、《道德经》。那么作为能在唐楷之后的又一座楷书大家,其楷体书好在哪里呢?
这是赵孟28岁时写的。《杜甫秋兴八首》赵子昂在四十年后又见到了自己的这个书作,在后面又题了字,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当时的作者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离他被推荐进京还有两年的时间。我看到真是惊讶不已。在他那么年轻时就写得这么出神入化真是难得。他此时正当盛年、心事拿云、挥斥方遒。笔画美姘细腻,婉转丰腴,结体端庄秀媚,圆润清丽,舒展平和,让人感到了作者的精神轻松旷达,气定神闲的愉悦状态,其疏朗俊逸,明快潇洒的神态跃然纸上,它的美真是能让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这时期的书法特点就是美艳柔媚,姿态妖娆。
赵孟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书迹,在众多传世作品中,晚年作品最能代表赵楷书风的又以《胆巴碑》最为精彩。他63岁时所书的《胆巴碑》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赵孟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大意是说书法中的笔法与字的间架结构的关系。他的字结体前后经历了40多年的变化,就是他这段话的很好佐证。到了60多岁时,岁月的风霜已经磨平了他的凌云壮志,世道的坎坷已经让他历尽了人间的沧桑。在书风上,已经是人书俱老。这时的《胆巴碑》已经没有了丰腴润美,而是法度谨严,笔意雄强,顿挫有致,筋骨毕现。温驯典雅的气象被铁画银钩所代替。用笔上“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已非年轻时书作所能相比了,达到了“精奥神化”之境界。
赵孟的书法是否被过誉了?
说实话我本人是非常非常喜欢赵孟的楷体,虽然说他也是被骂得最惨的艺术家,说他没气节,是贰臣,书法媚俗。然而,艺术奇才赵孟表示他真的很冤枉。
在赵孟之前的那些有名的书法家,比如说颜真卿,米芾、柳公权等等,他们的书法也很牛逼,但是说实话,我这绝对没有粉丝视角,在我看来,说得上五体皆能还搞篆刻的,还真没有任何一个人。
而对于赵孟来说,他最为广为人知的成就是他的楷书与行书,当然,要说他的画作也是相当的出名的,然而就楷书而言,如果你观看过《胆巴碑》就会发现,他的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一点都不媚俗。
而且行书中的《洛神赋》,《赤壁赋》等等,用笔娴熟、精湛。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
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至于过不过誉,说实话,我认为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完全对的起他的荣誉。至于篆刻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说,会书法的名家有很多,但是篆刻有也有成就的,这一点赵孟完全够格。
在书法上,赵孟可以将二王的行书发展到雅致清新,在篆刻上可以开宗立派,在全面的角度可以做到五体精通。
喔对了,虽然赵孟只篆不刻,但是这也无妨他的技巧,所以如果要我说的话,我认为,他完全没有被过誉。
当然,从名气上来说他的确没有前几位那么有名,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他的书法,你就会发现,赵孟的字真的是越来越迷人!!!!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