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论行书,米芾和赵孟,谁更胜一筹?

论行书,米芾和赵孟,谁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4/2/25 13:14:12

米芾和赵孟的行书各有特色,米芾的“师法不古”、尚意、个性风格鲜明;赵孟的行书技艺与楷书的造诣不相上下,被人誉为“超宋迈唐、直接右军”,“法二的集大成者”。追求鲜明个性的“尚意”还是提倡复古的“雅俗共赏”风格谁更胜一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米芾的书法特征:卑唐崇晋;实践上推陈出新,“师法不古”,根据时代化需要,去寻找去发现去创新去发展;在创作上,历代多以“马”的“追风逐电、沉着痛快、进退裕如、笔力奔驷、骜不驯的骏马”来形容米芾的书法特征。

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赵孟的书法特征:

在宋人提倡“尚意”,崇尚个性的社会环境下,使得大家“苏、黄”只长行书而不能写工楷,而有篆书名家如徐氏兄弟和郭忠恕等,却无人继承,因此在宋末元初,只有行书盛行,且多人的字燥露怒张,取资不高笔法大坏。有感于此,赵子昂才提倡书法复古运动,崇韵尚法,来扭转这偏颇,扫荡这流弊。赵子昂身体力行,不但正、行、草书师法魏晋,一改宋人的刻露之习,再现二王书的姿韵风流,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且还兼善篆隶和章草,能体现当时人的审美情趣,所以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赵书秉承传统,却不为陈法所囿,往往能跟据不同的需要变换书体,但不论怎么变,又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因此他的书法既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单然不群,被人们誉为“超宋迈唐,直接右军”,“五百年无出右者”!

临写的几种《兰亭序》,承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已出神入化又有自己儒雅遒劲的特色。

《赤壁赋》结构疏密适宜,点画顾盼呼应,使转轻灵随度,笔法精致秀美,是姿媚圆活、遒劲飘逸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绝交书》一反常见的柔媚虚和、端丽雍容,而是颇为激越迅急、纵放跌宕,与文章的愤激不平,尖锐深刻相符合。前部分的行楷书纵逸欹侧,写到后来,虽变化多端、迅急飞动,极尽起伏跌宕之势,但仍是顾盼呼应、韵律协调,无丝毫狂怪态,亦能放而不肆、纵而不狂,并末失去以姿韵、飘逸俊秀称胜的风格。

评价赵孟创作的《赤壁赋》书法作品?

赵孟书法作品《赤壁赋》,有前后二赋。均为他四十八岁时所作。

这是他为人所求而作。前后二赋,一气呵成。前赋行笔舒展神逸,灵动秀美。后赋沉实韵雅,气定神闲。虽是同时所书,在前赋书写完后,起身品茗数口,稍事休息。在重新回来书写时,行笔没有前赋少了稍许洒脱,多了几分温润。后赋至中间部分,越写越心畅神融,直到结束,是全部二赋最精彩的部分。

赵孟有日书万字之称。前后《赤壁赋》,二赋相加不足千字的作品,在书写时,能够尽心的精雕细琢。手腕的活动充分的发挥到最佳状态。我们在观赏他的这幅作品时,如置身于明亮的月色之中,心情舒缓平和。决无让人燥动上火,跃跃欲试的冲劲。

我们平时听人说的“书卷气”,在赵孟书法作品中,就存有浓浓的书卷气。如果不知道书卷气,只要尽力模仿他的书法作品,慢慢就会懂得,原来书卷气,就是不激不厉,志气平和的去书写。赵孟书前后《赤壁赋》,给我们带来的是温婉秀美。却被现代某些书法家贬斥为俗书。没有骨力。那么我想知道,成天的剑拔弩张,刚好斗,这是一个学文习字的人该做的吗?我们今处太平盛世,谦和礼信,才是立身之本。把谦让的传统抛弃,非要把自己装扮成斗士,与我们的时代不苻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

  • 书法典故:为什么说“颜筋柳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颜筋柳骨”语出范仲淹。说的是唐时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其二人书法皆已臻至巅峰,对后世书法的传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颜真卿为人刚正,忠义节烈。其书法初时方中见圆,内藏筋劲,用笔雄浑,结构端庄。后师从于草圣张旭,得其笔法,刻苦精研,渐成“颜体”。此后十数年,历经"安史之乱",官运波折坎坷,人生体味愈

  •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都追求雄强沉稳庄严之气,但却有明显差别,请谈谈具体差别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仅就浅显认识说一下自己的体会。一、首先唐代书法,是集历代书法精华之大成者。大楷书更是集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楷书世称“魏碑”)楷书之大成,进而继承、发展、完善为成熟的书体,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和成就,进而成为后世典范。自唐以后,楷书只是承袭了唐代余烈。颜、柳书法艺术的不同处:(一)

  • 赵孟和文征明,谁的书法更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当然是赵孟!虽然都是王羲之的门徒,虽然都没有学成王书的六分,但是,再书法界能超过赵,文之人也是屈指可数了!说道赵孟与文征明的书法,还是赵孟要高于文征明甚多。首先我们谈书法的功力,文征明就远不如赵,赵孟的书法几乎没有败笔,而文征明的败笔就相对要多了,比如粗细变化上,比如笔力强弱上,文征明都不如赵。其次

  • 管道的《我侬词》让赵孟改变了纳妾的念头,你也被打动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我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你把这军装脱了,别老让我觉得你是个首长。来,老李,帮我研墨……”田雨说完这句,抗日重剧《亮剑》里最为温情的一幕即将拉开新婚之夜,在台灯下,50多岁的李云龙研墨,20多岁的田雨挥毫,500年一遇的元代诗书画大家赵孟之妻管道的“代表作”《我侬词》,在时隔700多年后再次“复活”。

  • 你怎样评价“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书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的书法特点是:沉着痛快。米芾自称刷字,字字不同,实际上是他用笔手法丰富多变,他说:善书者只有一笔,他独有四面。所谓只有一笔:就是中锋行笔。所谓独有四面:就是笔毫从四面入纸,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都用(见下图)。如:殊、行二字(见下图)的运笔轨迹可以看出米芾用笔起伏摆动幅度之大,此即所谓“刷字。米

  • 米芾为什么大骂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家为“丑书”之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观史明鉴见真谛,米芾多年在书法史里砂里淘金,大有收获,找到了书法的自信和自我,有“一揽众山小之感,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之明鉴,发现了书法之奥妙,懂得书法之巧门,观其唐欧体颜体柳体等名家名碑名帖,一脉相承,大致一样,其笔法,在魏晋碑帖里皆有,只是变化的节凑和频率有所不同,其汉字结体规律,基本一致,只是

  • 赵孟写字为何雅俗共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赵孟的字能够被历代多数书家所认可,被大众所接受,之所以雅俗共赏,主要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说。所说的雅就是他的艺术性,而说的“俗”就是其实用性了。在雅的方面。赵孟提倡复古晋唐时代优秀的书法成果。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褚遂良等大家的技法,形成自己的流动秀美、端

  • 米芾一辈子活得“得意”吗?他受过苦遭过罪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要了解米芾一辈子是否活得“得意”、有无受过苦遭过罪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米芾,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一、米芾在书画艺

  • 米芾是有宋以来至清灭亡,学习二王最入神的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若是说米芾是由宋以来至清结束,学习“二王”最入神的书法家,那么这说法就显的太绝对了,毕竟在米芾只是宋四家之一,其中的苏轼、黄庭坚、蔡襄三人也深受“二王”书法精髓,比如,黄庭坚的草书“草法纯熟、结字瑰奇、笔意纵横,章法错落流贯,气势雄伟苍浑”,这也是受王献之草书的影响,还有就是被称之为“书坛盟主”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