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像美妙的乐章,围绕着一个调式起伏波动!
晋唐就是这个中心的调,围绕晋唐这个调起伏不大就是平淡,听得久了就会生厌,有个性的艺术人是绝对不会甘于平淡,所以不断地拔高,又被传统的势力不断地拉回来,然后又是拔高,又是拉回。
这就是艺术的破,比如欧阳修提出的创新,创新就是对晋唐书法的破,打破晋唐书写自己的风格,所以才有宋的尚意。
从北宋到南宋,这种尚意书态走向了破的极端,甚至有书法艺术的支离破碎的迹象,这时的赵孟想挽救书法也么做?复古!重归晋唐,找回书法的初始形态后,再进入重新创新模式!
在明一代都是这种复古与创新的对撞,文征明与徐渭,董其山与王铎甚至是傅山!然而,书法至清彻底迷失了,迷失到主流不堪,馆阁占据大半江山的地步,再到民国以至现在,书法真谛已经如萤光般幽微,怎么办?
题主的问题,个人猜想是有次忧虑者,也是有所想法者,那就是如松雪所倡复古!重新拾回书法!
从赵孟的书法、绘画以及题跋中关于书法理论的阐述,可以看出批评近世、倡导复古的思想。
个人认为,书法家赵孟推行“复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元灭宋的历史原因
忽必烈灭南宋,使相对先进的汉人,无论是民族自尊心还是人格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艺术上的回归为其怀旧情绪和精神抚慰疏通了渠道;
(2)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自南宋、金朝始,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书法艺术所呈现的末端弊流竞相诟病,倡导以晋唐为法鉴。赵孟批评“近世”,倡导“复古”,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3)忧愁隐讳的心理因素
赵孟谨小慎微、言行内敛的性格。所作诗句间常流露出悲怅、郁闷和感伤之情。
一方面,他受家传儒学观念的束缚,无法舍弃仕途。另一方面,远离朝廷,外放为官,过着半仕半隐,优游书画的生活,这不得已的生活,并没有使他的忧郁和苦闷减少一丝一毫。
因此,对于赵孟而言,只有通过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书画艺术,从中不仅宣泄了自己的情感,才能为自己寻找到了一块慰藉心灵的净土。
赵孟倡导“二王”的书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谢邀。在蒙古人还未推翻宋朝之前,人们对宋末一意因袭,不思创新的怒张燥露、师法不古的书风,已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就是赵孟力求复古,崇尚二王,而能确立有元一代书法新风的主要原因。
那么,赵孟在书法上倡导二王的具体表现有那些呢?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学术上树立学习二王书法的正统性和必要性。他在诗中盛赞王羲之: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若能长住世,子鸾末必可惊人。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在《兰亭十三跋》中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意,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即已废的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在所作《宋元人诗笺册》中说:“若今子弟辈,自小便习二王楷法,如《黄庭》、《画赞》、《乐毅》、《保姆》,不令一毫俗态先入为主,如是而书不佳,吾不信也”。“学书须学古人(晋人),不然,虽秃笔为山亦是俗笔”。限于篇幅不再摘录,由此可见赵孟在倡导二王书风上,不是要写一部煌煌巨著一鸣惊世,而是利用各种文字形式,如溪流般渗入学书者的心田,催生出有元一代继承传统而出新的学书风气。
二是赵孟身先亲为学习古法,为天下学子立则。赵在跋赵书《东方朔画赞》中说:“闻文敏公门下士言,公初学《智永千字文》,临习背写五百纸,兰亭亦然”。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二王诸帖及简扎,松雪朝夕临摹,盖于冥会神契,故不但书迹之同,虽行款亦相似。赵孟日写万书而能笔笔精到的功夫,连董其昌都大呼“吾不如赵“。
正是这种废寝忘食、如饥似渴的学习晋人而又能自出新抒的学书精神和作为,成就了赵孟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大师的根本原因。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谢谢邀请!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攻书法,精绘艺,擅金石,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他也善写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有“赵魏公好学尤甚勤,羲献帖凡临数百遍,盛名光照四海”之说,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元代书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转而取法书圣二王时,而倡导书坛“革命性”运动的领军人物就是一代宗师赵孟。他穷其一生追随二王”一脉书法,把“崇古”诠释到了极致。赵孟五十七岁时才得到了僧独孤所赠的定武兰亭帖拓本,曾先后为之题跋十三次。在《松雪斋摹古》册页中,赵孟共摹了12个帖子,前三帖为摹王羲之,后九帖为摹王献之。
他在继承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创建出儒雅遒劲、刚柔并济、和洒脱的书法境界,以鲜明的领创精神和强烈的艺术个性卓立于当时的书坛。他在跋语中说:《兰亭》诚不可忽,专心而学之,使可名世。
赵孟取法二王,倡导以右军法度为宗,他每临摹一法帖,多至数百遍,通过博众长、贯穿斟酌,形成其流利飞动、温润而雅的书风,天赋、勤奋二者促使了他的书法成功,其用功之勤是常人所不能及也。
赵孟的书法风格不仅笼罩元代、影响明清,连董其昌、傅山等到了晚年都对赵氏书法无不叹为观止。人们对二王书法的热衷追捧是与他的积极倡导、引领推崇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