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家觉得赵孟的《右军四事》书法作品如何?

大家觉得赵孟的《右军四事》书法作品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4/1/18 16:20:21

此帖应为赵行书第一。

赵孟的《右军四事帖》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此卷纸本,纵二十四点四厘米,横一百一十七厘米,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右军四事帖》所写的内容是书圣王羲之的四件轶事。其一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一开始没有奇异,很不胜庾翼、郗,到其末年才登峰造极。其二说的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妇人题字,扇因字贵的事情。其三说的是晋穆帝使张翼模仿王羲之书法几于乱真之事。其四说的是王羲之喜欢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笼鹅而归之故事。四件轶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王羲之书艺“末年乃造其极”。王羲之四件趣味轶事,赵孟用行书轻松写就;仔细品读、临摹此帖,既可增加对于书圣王羲之的认识理解,又能学习赵孟的行书艺术。

笔者近日正好将《右军四事帖》进行了认真研读临摹,并创作了六尺整张行书作品录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诗一首,现借回答悟空提问,将创作作品照片与五幅临摹作品局部照片一并分享给我的老师朋友,欢近大家批评指正。

赵孟是如何学习晋人书法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说吧:1,为何赵孟要复古魏晋书风?2,赵孟从三个方面入手学习晋人书法,3,在晋人书法的基础上,吸取唐代名家的优点。

赵孟为何要复古魏晋书风呢?北宋在宋四家“苏、黄、米、蔡”特别是苏轼、黄庭坚和米芾这三个大书法家,提出尚意书法之后,后世的书法从此走入歧途。

大家已经很少再去学习古人的书法了,纷纷以这几位的书法为学习对象,就像现在的追星族一样。因为没有古法做基础,学时人是书家大忌,很容易使得书法进入一种流俗的局面。

这个问题在南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宋高宗赵构所发现,但赵构也是有心无力,虽然曾经呼吁过这个问题,最终没有多大的影响。到了宋末元初的时候,书风更是败坏的狠厉害。

宋高宗赵构书法

除了学习时人的书法,还因为宋代推崇颜真卿的书法,很多人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但因为颜体为书家一大变,很多人学颜,只学得了臃肿肥厚的表面,而且还很难改变过来。

赵孟就是看到了这些书法衰败的现象,再加上他的书法蒙是宋高宗赵构,因此赵构的复古思想同时也影响了赵孟。

赵孟入元大都之后,又结识了当时另外一位著名书法家鲜于枢,鲜于枢也是非常注重古法的人,另外还有一个是邓文原,三人拥有相同的书法理念,一拍即合,发起了复古魏晋书风的运动。

从三个方面学习晋人书法前面我们说了,赵孟书法启蒙是赵构,而赵构是复古魏晋书风的最早提出者,因此赵孟早期的书法通过学习赵构,为以后书学魏晋,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另外据记载,赵孟对智永的《千字文》下功夫非常深,据说临摹不下五百纸。而智永是王羲之的后代,深得王羲之的笔法,因此通过学习智永的《千字文》来作为进入魏晋庙堂的门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一点为我们后世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王羲之的小楷是先从钟繇入手的,另外还有一个晋代的道士杨曦的小楷对赵孟影响颇大,这从赵孟早期的小楷《楔帖源流考》能够得到证明。后来才又学习王羲之的《乐毅论》和《黄庭经》。

赵孟的早期行书主要得益于赵构,而后来主要是学习《兰亭序》,而且对《兰亭序》用功很深。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集字圣教序》,目前还有他的《圣教序》临本传世,临的非常好。

草书赵孟主要收益于王羲之的《十七帖》,另外赵孟对于章草的学习也十分深入。他对章草的学习,也带动了整个元代的草书发展,把章草融于行草书中,或者是融入今草当中,例如后世的康里,元末明初的宋克,都深受他的影响。

唐代书家对赵孟的影响。赵孟也不仅仅是只学习晋人书法,离其较近的唐代书法,对赵孟的影响也十分之大。

例如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和晚唐的柳公权都是赵孟晚年的学习对象。特别是他的碑版大楷,最能体现这两位书家对他的影响。他的楷书作品《妙严寺记》和《昆山怀云院记》是最好的证明。

“书不入晋,终归野道”,魏晋书法几乎是每个学习书法的朋友不能回避的学习对象。而赵孟通过学习魏晋书法,又结合唐人书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面貌,这个学习思路知道我们了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人说赵孟能集500年书法之大成,是什么原因?对此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人物的书法家在各朝代都有他自己的书法精论,为当时堪称之大承。传至之今。赵孟在当时的元朝,也是很出名的,他不仅长于诗文,也工于散曲…书法,画家,楷书的神笔人,他年青时文彩出众,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成。他在晚年六十三所写的行楷,清扬,葱秀,遒润,世称赵体,以此称雄一代,(元史)本传记载………篆

  • 元代了庵清欲僧人书法为何受到赵孟影响很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谈一下看法:图中左侧照片是了庵清欲的书法(局部)看上去确实很像赵孟的书法风格,在元代至少有将近一半的学书法的人都写赵孟,应该说,了庵和尚的字是学的最地道的一批人中之一,他们这种学习就是一种膜拜式的学习,不折不扣,一丝不苟,这是古人的人性使然,简单纯粹,不带功利心,我喜欢就彻底照搬,做一个忠实的门徒

  • 为什么元代赵孟的楷书能媲美唐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为什么楷书四大家会有赵孟?我们都知道楷书四大家分别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前三位都是唐朝的书法家,只有赵孟是元代的。唐代是楷书书法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楷书大家,除了以上说的三位以外,还有虞世南、欧阳通、初唐四家里的薛稷、以楷书著称的褚遂良等等,这些书法家的楷书并不在赵孟之下,甚至有的要

  • 中国书法作家颜真卿有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楷书: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体入门范本),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李玄靖碑,鲜于氏离堆记,郭家庙碑,元次山碑,自书告身(此帖是否鲁公亲笔,还有争议,但仍属颜体极优秀墨迹范本)行书: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第一是王右军的兰亭序,第三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争座位帖,裴将军制,刘中使帖。上述几

  • 颜值超高的“当世女赵孟”,杨芸熙为何从不参加书法比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初学书法的朋友都知道,虽然“颜、柳、欧、赵”并称为四大楷书,历来习柳体和赵体成名的书家却很少。相对来说,柳楷虽然难学,当代书坛尚有启功、王继敏等名家出现。而学习赵体成名者,实在是寥寥无几。偏偏就有这样一位姑娘,自小钟情于赵体,临写的赵孟书法几可乱真,有“当世女赵孟”美誉,也就是这位网上知名度甚高的美

  • 为什么元代的赵孟能够跻身于楷书四大家之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元代书法是在宋代迥然不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贵族在国内实行的是种族压迫制度,规定各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走上仕途的汉族文人备受岐视,充满恐惧和苦闷。虽元文宗颇好书画,于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但只是消遣而已,故

  •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50字以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回答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

  • 赵孟手札临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写得还不错,祝贺!赵孟行书代表性的有三种风格,一是中年时期“二王”一脉书风的《前后赤壁赋》,尽得魏晋风流遗韵;二是67岁时作《相州昼锦堂记》卷,多用方笔,力可扛鼎,气宇轩昂;而赵孟的手札作品,与上述两类略有不同,属于第三种,自然随意风格。赵孟《行书十札卷》信手拈来,自然随意,其中楷、行、草相间,温润

  • 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生在二王书法中讨生活的人,怎么能超过二王?可以说,是二王成就了赵孟。谢谢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从历代对赵孟的书法评论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赵孟超过了二王。我们就事论事,不去理会前人的评价,单纯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赵孟是否超过了二王。赵孟书法,受赵家皇族的影响,有宋高宗赵构的遗风,圆润上不如赵构,而

  •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他的字为什么被骂“妍媚纤柔”?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赵孟书道德经赵孟画像骂赵孟的字“妍媚纤柔”的人,往往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源是赵孟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他血液里流淌着皇室的贵族血统,最后却没有“心念前朝”,而出任了元朝的大官,为异族的皇帝效命称臣,这就是“没骨气”的表现。事实上,南宋灭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