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译文:齐湣王三十六年,齐湣王自称东帝,秦昭王自称西帝。苏代从燕国来到齐国,在章华东门拜见齐王。
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
译文:齐王说:“很好,先生来了!秦国派魏冉送来了帝号,先生认为寡人该怎么处理呢?”
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
译文:苏代回答说:“大王这问题问得太仓促了点吧,祸患的产生往往是不明显的。大王还是接受帝号吧,但也不要马上称帝。
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译文:秦国称帝后,如果天下诸侯没什么反应,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况且在争称帝号时表示谦让,也无伤大雅。
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
译文: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诸侯反应强烈,那大王就不要称帝了,大王还可以借机收拢天下人心,这是很大的本钱。况且天下并立两帝,大王认为天下是尊崇齐国呢,还是尊崇秦国呢?”
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
译文:湣王说:“那肯定是尊崇秦国的多。”苏代说:“如果放弃帝号,天下是敬爱齐国呢,还是敬爱秦国呢?”湣王说:“你肯定是敬爱齐国而憎恶秦国。”
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
译文:苏代说:“东西两帝订立盟约进攻赵国有利,还是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湣王说:“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
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
译文:苏代说:“盟约是均等的,可是与秦国一起称帝,天下只尊崇秦国而轻视齐国,放弃了帝号,天下就会敬爱齐国而憎恨秦国,进攻赵国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
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
译文:所以希望大王明确地放弃帝号以收拢天下人心,背弃盟约,抛开秦国,不与秦国争一时之高低,大王要利用这个时机攻下宋国。占据宋国,魏国的阳地也就危急了;占有济水以西,赵国的阿地以东一带就危急了;
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
译文:占有淮水以北,楚国的东部就危急了;占有陶、平陆,魏都大梁的城门就被堵塞了。
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
译文:放弃帝号而用讨伐宋国暴君的事代替,这样,齐国家地位就会被拔高,名声受人尊崇,燕、楚两国会因形势所迫而归服,天下各国都不敢不听从齐国的号令,这是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义举呀。
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译文:名义上敬重秦国的称帝,然后让天下人都背弃秦国,这就是所谓由卑下变为尊贵的办法。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于是齐国放弃帝号,重新称王,齐国去掉帝号后不久秦国也放弃了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
译文:齐湣王三十八年,齐国讨伐宋国。秦昭王大怒说:“我亲近宋国和新城、阳晋是一样的。齐国的韩聂和寡人是朋友,可是却进攻我所亲近的地方,为什么呢?”
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此韩聂之所祷于王也。”
译文:苏代为齐国游说秦王说:“韩聂进攻宋国,是为了大王好(这话一出,秦昭王肯定一脸懵逼)。齐国强大,再有宋国的辅助,楚、魏两国必然恐慌,这样两国就一定会向西侍奉秦国,那么大王不用一兵,不伤一卒,不用费事就使魏国割让安邑,这就是韩聂为大王着想啊。”(忽悠我们是专业的)
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
译文:秦王说:“我担心齐国很难看透。齐国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这怎么解释呢?”
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
译文:苏代回答说:“天下各国的情况能让齐国都知道吗?齐国进攻宋国,它知道侍奉秦国应该有万乘之国的力量辅助自己,不向西侍奉秦国,宋国也就不会安定。
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
译文:中原那些老纵横家们都绞尽脑汁想离间齐、秦的联合,那些向西游说的纵横家,没有一个人是去谈论和齐国交好的;那些向东游说的纵横家,没有一个是去谈论同秦国交好的。
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
译文:为什么?(关键时候还来个反问句)因为他们都不想让齐、秦联合。为什么三晋(韩、赵、魏)与楚那么聪明而齐、秦那么愚蠢呢?三晋与楚联合肯定会商议进攻齐、秦两国。齐、秦联合,是一定会谋划进攻三晋及楚的事宜。请大王依照这个思路想想是不是这样!”
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译文:秦王说:“好吧!”(看看一套组合拳下来,英明神武的秦王也只能一愣一愣的了)于是齐国出兵伐宋,宋王出逃,死在温城。齐国在南方占据了楚国的淮水以北的土地,往西侵入了三晋腹地,齐王还打算吞并周室,自立为天子。泗水一带的诸侯如邹、鲁等国的国君都向齐国称臣,天下诸侯都很恐惧。
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却。
译文:齐湣王三十九年,秦国出兵阀齐,攻下城邑九座。齐湣王四十年,燕、秦、楚及三晋合谋,各自派出精兵联合进攻齐国,在济水以西大败齐军,齐王的军队溃散退却。
燕将乐毅遂入临菑,尽取齐之宝藏器。愍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愍王不逊卫人侵之。
译文:燕将乐毅率燕军攻入齐都临淄,掠取了齐国收藏的珍宝礼器。湣王出逃到卫国,卫国国君将王宫让给齐王居住,向他称臣并供给齐王生活用具。湣王却很傲慢,卫国贵族就故意去骚扰他。
愍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愍王。淖齿遂杀愍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译文:湣王只得离开卫国,跑到邹国、鲁国,无论她逃亡到那里,他都趾高气昂的非常傲慢无礼,邹、鲁的国君都不收留他,湣王只能逃亡到莒。这时楚国派淖齿领兵救援齐国,淖齿也成为齐湣王的相国,结果淖齿竟弑杀湣王,并与燕国一起瓜分了侵占齐国的土地和掠夺的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