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管蔡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曹国的兴衰)

《史记·管蔡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曹国的兴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77 更新时间:2024/1/16 14:13:58

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

译文: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取得伐纣战争的胜利后,武王姜曹地分封给叔振铎。

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

译文:叔振铎去世后,他的儿子太伯脾继位。太伯去世,他的儿子仲君平即位。仲君平去世,他的儿子宪伯侯继位。宪伯侯去世后,其子孝伯云继位。孝伯云去世后,他的儿子夷伯喜继位。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译文:曹夷伯二十三年(前842),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出奔逃往彘地。

三十年卒,弟幽伯强立。幽伯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

译文:曹夷伯在位三十年后去世,他的弟弟幽伯强继位。曹幽伯九年(前826),幽伯被自己的弟弟苏所杀,苏自立为曹国国君,即曹戴伯。

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译文:曹戴伯元年(前825),此时周宣王已即位三年。曹戴伯三十年(前796),戴伯去世,他的儿子惠伯兕(sì)继位。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

译文:曹惠伯二十五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诛杀,王室东迁,周室日渐衰微,诸侯开始背叛王室。秦国在这一年开始被列为诸侯。

三十六年,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

译文:曹惠伯三十六年(前760),惠伯去世,他的儿子石甫继位,惠伯的弟弟武弑杀石甫,自立为君,即曹缪公。曹缪公在位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桓公终生继位。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弑其君隐公。

译文:曹桓公三十五年(前722),鲁隐公继位为鲁国君。曹桓公四十五年(前712),鲁国贵族弑杀隐公。

四十六年,宋华父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立。

译文:曹桓公四十六年(前711),宋国的华父督弑杀宋殇公和大夫孔父。曹桓公五十五年(前702),曹桓公去世,他的儿子庄公夕姑继位。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译文:曹庄公二十三时(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天下。

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

译文:曹庄公三十一年(前671年),庄公去世,他的儿子厘公夷继立。厘公在位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昭公班继立。

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译文:曹昭公六年(前656年),齐桓公出兵大败蔡国,齐军一直到达楚国的邵陵。曹昭公九年(前653年),昭公去世,他的儿子共公襄继立。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

译文:曹共公十六年(前637年)。起初,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时路过曹国,曹共工对待重耳傲慢无礼,想要观看重耳长的畸形的肋骨。

厘负羁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

译文:厘负羁劝谏,曹君没有听从,于是厘负羁私下善待重耳。曹共公二十一年(前632年),晋文公重耳出兵讨伐曹国,俘虏了曹共公后返回,下令晋军不许进入厘负羁家族居住的地方。

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译文:有人对晋文公说:“从前齐桓公和诸侯举行会盟,恢复了异姓国家;如今君侯囚禁了曹君,灭亡同姓国家,那以后凭什么向天下的诸侯发号施令呢?”晋文公于是将曹共公释放回国。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

译文:曹共公二十五年(前628),晋文公去世。曹共公三十五年(前618),曹共公去世,他的儿子文公寿继位。

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强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译文:曹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曹宣公强继位。曹宣公在位十七年后去世,他的弟弟成公负刍(chú)继位。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

译文:曹成公三年(前575年),晋厉公讨伐曹国,俘虏成公后返回,不久又释放了曹成公。

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

译文:曹成公五年(前573年),晋国的栾书、中行偃令程滑弑杀晋厉公。曹成公二十三年(前555年),成公去世,他的儿子武公胜继立。

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

译文:曹武公二十六年(前529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弑杀楚灵王,然后自立为楚王。

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岁,宋、卫、陈、郑皆火。

译文:曹武公二十七年(前528年),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平公须继立。曹平公在位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悼公午继立。这一年,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了火灾。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

译文:曹悼公八年(前516),宋景公即位。曹悼公九年(前515),曹悼公前往宋国朝会,结果被宋扣押囚禁;

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死于宋,归葬。

译文:曹国贵族拥立悼公之弟野为君,即曹声公。悼公最终死于宋国,后来归葬于曹。

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

译文:曹声公五年(前510),曹平公之弟通弑杀声公自立,即曹隐公。

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译文:曹隐公四年(前506),曹声公之弟露又杀隐公自立,即曹靖公。曹靖公在位四年后去世,其子伯阳继位。

伯阳三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强,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

译文:伯阳三年(前499),曹国都城里有一人做梦,梦见众多贵族站在社宫商议怎么灭掉曹国,就在这时曹叔振铎制止了他们,让他们等待公孙强,众贵族答应了叔振铎的要求。

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曹,无离曹祸。”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

译文:做梦者天亮后找遍了曹国,也没有找到公孙强这个人。做梦者就告戒他的儿子:“我死以后,你只要听说公孙强执掌政事,一定要离开曹国,免遭祸事。”到伯阳即位后,伯阳十分喜好射猎。

六年,曹野人公孙强亦好田弋,获白雁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

译文:伯阳六年(前496),曹国有个农夫公孙强也喜好射猎,猎得白雁献给伯阳,大谈射猎之道,借此商问政事。伯阳高兴之极,从此非常宠信公孙强,命他做司城来处理政务。做梦者之子听说后,逃离了曹国。

公孙强言霸说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

译文:公孙强向曹伯陈说称霸诸侯的主张。伯阳十四年(前488),曹伯听从公孙强的主意,背叛晋国,出兵进犯宋国。宋景公大怒,出兵攻曹,晋国也未派兵救援曹国。

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译文:伯阳十五年(前487),宋灭掉曹,俘虏曹伯阳和公孙强回宋将二人处决,曹国灭亡。

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译文:太史公说:我通过探究曹共公不听信贤人釐负羁却宠幸后宫美女三百人高乘轩车的事,得知共公不树德政。至于曹叔振铎托梦于人,岂不是想延长曹国的国运吗?无奈公孙强却不好好治理国家,曹叔振铎的祭祀终究还是断绝了。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曹国

更多文章

  • 《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十一、盘庚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尚书,商书,盘庚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译文:最终在盘庚的主持下,商王室将国都迁到殷地,迁都后臣民们开始建设他们新的家园,盘庚也下令营建宗庙、宫殿,然后盘庚宣告众人。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译文:盘庚说:“诸位不能懈怠,贪图享乐,我们要努力

  • 《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六、太甲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尚书,商书,太甲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译文:太甲继位的第三年,十二月初一,伊尹带着礼帽礼服到太甲的流放地桐宫将礼服礼帽献给太甲,然后伊尹将太甲迎回商都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译文:伊尹上书说:“百姓没有君主,就不能互相扶持生活;君主没有百姓

  • 《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十四、高宗肜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尚书,商书,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译文:商王武丁在举行祭祀先王成汤的仪式时,有一只野鸡飞到祭祀用的大鼎的鼎耳上鸣叫。祖己借此训诫了商王武丁,并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两文。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译

  • 《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五、郑襄公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史记,郑世家,郑襄公

    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於崤。 译文:郑缪公元年(前627)春季,秦缪公派三位将军率军偷袭郑国,秦军行军到滑国时,遇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怕被害,就谎称奉郑君之命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认为偷袭郑国的计划泄露,所以没再继续进军,

  • 《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郑国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记,郑世家,郑国灭亡

    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 译文:郑定公元年(前529),楚国公子弃疾弑父自立,即楚平王。 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译文:楚平王因为是弑父自立的原因,所以他想在天下诸侯面前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所以楚平王把当年楚灵王侵占郑国的土地都还给了郑国。 四年,晋昭公卒

  • 郭襄有创立峨眉的实力,为什么却不消灭明教?看看教主夫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襄,峨眉派,明教

    郭靖,一代大侠;黄蓉,桃花岛岛主之女,丐帮帮主。他们的女儿郭襄,也算得上是虎父无犬女,创立了峨眉派。可既然郭襄也有一定的能力,为什么她却没有灭掉明教呢?据说,这和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夫人还有点关系。 郭靖夫妇对郭襄,应该是寄予厚望的,他们镇守南宋大门襄阳,就将女儿也起名为“襄&rdqu

  • 《史记·吴太伯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四、吴王阖闾)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记,吴太伯,吴王阖闾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pǐ)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译文: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吴王任命伍子胥担任行人之官并参议国事。楚王杀害了伯州犁,其孙伯嚭逃亡到吴国,吴王任命伯嚭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 译文:吴王

  • 《史记·楚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八、楚怀王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记,楚世家,楚怀王

    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称王。 译文:楚怀王元年(前328),张仪开始担任秦国的国相。楚怀王四年(前325),秦惠王称王。 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 译文:楚怀王六年(前323),楚国派柱国将军昭阳率军攻打魏国,楚军在襄陵击败魏国,夺取魏国八个城邑

  • 才子罗隐与江南名妓重逢,被对方耻笑,便作诗一首,这首诗流传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罗隐,江南名妓,云英

    871年,怀才不遇的罗隐,与12年前的一位江南名妓重逢,对方掩嘴笑道:“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你还没考中啊?”罗隐被戳中痛处,便作诗一首。结果这首诗流传至今,却被众人用错典故,令专家很是无奈。 当时,罗隐苦涩一笑,挥笔写下: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

  • 《水浒传》有位奇葩高手,一招击败林冲,却被李逵吓得落荒而逃。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清,林冲,李逵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林教头和武行者,都是《水浒传》的灵魂人物。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喜欢武松武二郎的。 武松不像林冲那样隐忍,只要你敢招惹我,我死也不让你安稳。 武松其实做事也还算讲规矩,一直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风格。 直到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他打得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