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帝发崩,子帝履(lǚ)癸(guǐ)立,是为桀(jié)。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pàn)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
《路史》:
帝履癸,是为桀。
初,有穷之诳攘夏,绪忽不绝,诸侯胥乱,民惧瘅(dàn)毒。少康中兴,比胤(yìn)甲,淫乱,姦(jiān)雄畔,而夏以汨(mì)震。三传而癸,诸侯之存者不能以四千矣。
癸不务德,好货便佞,慢神虐民,侈。后陈蔽婸(dàng),遂哫(zú)訾(zǐ)嚅(rú)唲(ér),恩信不申,于国始迁于。乃大淫昏,洪舒于民,谗贷处穀(gǔ)而幼色是与。盛军伍立两亿,自谓天父。恃其多力,用其虎视,不剋灵,承于旅,天下之民悴悴焉。
以羊莘侯哆为相。尹谐斟观岐,踵戎触龙介之闚(kuī)道其志,乃胥为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剋开,于是犬戎侵岐居之。
申命任威,以原侯夸帅。伐有唐,复伐蒙山,得妹喜焉。妹喜蛊惑,一笑百媚,而色厉少融好姣,反而男行弁服剑带,而喜缯裂。桀溺狥之,每加诸己,远味四海,驾人车以奉之。广优猱戏,奇伟作东哥而操北里大合桑林,骄溢妄行。于是群臣相持而唱于庭,靡靡之音,人以龟其必亡。
侈屋室、崇园囿(yòu)、倾宫旋台,污池土察,摕(dì)孤批狻(suān),不足以摅(shū,)志。市纵兽?,以觐人之奔;广池漾酒,一鼓而饮者,三千觇其醉溺。且多发帛,以希妖喜之一嘽(tān)。
复会于仍,有缗(mín)叛之,剋有缗。又命扁伐岷山,庄王以二女御焉。爱而无子,乃刾之苕华而弃元妃于洛。
给过善非,弃义即谗,淫侈滋甚,不剋终日。劝于帝之迪衰,人因财而进,贤良日蔽而远刑;赏无信,位随财而行。更为长夜之宫,男女杂处,十旬不出。政一昔而风沙邕(yōng)之。
方冬穿陵殴以就之酒,浑而戮刑,杀弥厚。灭皇图、乱历纪,玉瑞不行,朔不告。于是天不畀,纯祅孛,出柱矢射,地震天血,迅雷黄雾,夏霜而冬露,大雨水,里社坼,因之以饥馑。桀益重塞,好富忘贫,不肯慼言于民。
大夫豢(huàn)龙逄进曰:“君人,以礼义为基、恭信为本,节财爱民,故国安而身寿。今冬不为杠,夏不东拊(fǔ),而视其死,内有女华之阴倾,而外有曲逆之姦(jiān)秽。役民如不胜,用财若无穷,民无附,君子莫死焉。惟帝念之。”乃立而弗及朝,遂死之。耆艾又谏,以为祅言杀之。自是衰人参耦(ǒu),忠臣折口,磐(pán)龟无腹,蓍(shī)策日施,大臣同叛其信。费昌乃徙族,以归商。太史终古亦负其图,哭而去之。
伊贽(zhì),帝之酒保也,丑夏而耕于商陕。商契之后有子者,天锡勇智,得禹之录,齐圣广渊,不殖货利,不迩声色,以七十里为方伯。灋(fǎ)三圣,用三后,克宽克仁,明德卹祀,贤于诸侯。闻贽之贤,三枉聘而不至。驰即见之,既而幡然就商,説以伐夏救民。
于是每进之夏桀,俞自贤,矫诬上天,简贤附势,率遏众力,穷父兄、耻功臣,不任其遇。女鸠、女方,夏贤臣也,亦遂去之。贽既丑夏,三年复归于亳,遇诸北门,蝉连叹,知夏命之将坠也,乃遂相商。
子履之沛,遇击场四面罗者,一祝解而汉阴降。爰循礼法以观天子。天子不説,既得仲虺(huī)莱朱,于是有不譓(huì)者从而征之。葛伯仇饟(xiǎng),初征自葛,而昆吾、韦、顾亦斩艾其民粒食之,民人戮而不得以疾死。
于是伐韦伐顾伐昆吾,以儆于桀。诛其君,弔其民。东征西怨,载十一而征无敌于天下。二十有七征,而德施于诸侯,归之者三十有六国。
桀怒,以谀臣赵良计召而囚之均台,置之重泉嬿(yàn)于死。履乃行赂,桀遂释之,而赏之赞茅。
子履,汤也。汤有膻行,天下之效之者且百国矣。又得庆誧湟里,沮东门、虚南门、壖西门、庇北门,侧七大夫佐司御门。尹登恒为佑,始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试,得密须氏而知所服桀矣。
乃率六州攸徂之民以伐桀。始用玄牡,昭告上天神后,誓于众庶,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及桀战于鸣条,败诸娀虚。桀与七属五百,南徙千里,至于不齐之民,去之,转之,遂放之南巢氏。戮尹谐灭斟观昆吾氏。
汤乃复亳(bó),会群后退,从诸臣之位曰:“天子之位,惟有道者处之。”三千诸侯无敢即。乃见到代夏,复禹功,修舜绪,为副于天。反夏政国迁郼(yī),将迁其社不可。乃取玺书,发明德,作八政。命于总章。遂贤良,筑五库,藏五兵,与民休息。
爰封少康之后于杞,以郊禹,后分于东之偻,是为东楼,生西楼公。周兴,求后,得东楼公后之杞,为二后。九世,成公迁缘陵。又十一世,简公,而灭于楚。弟佗奔鲁,受爵为侯,有封于阳,其后去鲁之沛,分沛立谯,为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偻氏、楼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釐氏、孙氏、杷氏。
桀立四十有三岁,而放三年,死于亭山。
禹初,姒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泊氏、弗氏、刜氏、鬻(yù)氏、冥氏、氏、褒氏、沉氏、男氏、有南氏、彤氏、彤城氏、姒氏、弋氏、纶氏。有南以二臣势均争权而分后,有南仲翊,宣王以中兴。褒君事夏,至幽王嬖褒后遂亡周,而褒亦亡矣。彤伯事商,而沉子亦灭于蔡矣。姒敬叔仕于齐,採于鲍,为鲍氏、包氏;成王封夏公,又为夏氏、夏后氏、差氏、禹氏。
桀崩,其子淳维妻其众妾,遁于北野,随转徙,号育。逮周,日盛,曰猃狁。秦有匈奴单于头曼者复入于冒顿,蔚为彊,暴破东胡,走月支,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燕赵始长城却胡。李牧破灭,秦亦被蒙恬城逐塞外。既侵燕,代窘,汉祖于是屈娄敬之策,和亲单于。由是稽胡子孙感汉,为刘氏。
扶罗助汉,死,子豹生渊,居离石,遂号汉二世。而聦灭晋,曜改曰赵,石勒夷之。勃勃兴朔方,为赫连氏,三世号大夏,后魏灭之,有铁伐氏、云氏,其始姓虚连题,是为氏。厥后异姓有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雕氏、凋氏。卢氏,赫连将呼卢古。
宕昌,白狼之羌亦其散也。有宕氏、库氏、党氏、浑氏、房当氏。
《纲鉴易知录》:
纲:癸卯,夏后癸元岁。
纲:甲子,二十有二岁,公刘迁国于豳。
纪:后稷封邰,别姓姬氏,至公刘迁于豳。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从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
纲:乙亥,三十有三岁,伐蒙山,有施氏献妹喜,王嬖之。
纪:桀能申钩索铁,负恃其力,不务德而武伤百姓。有赵梁者,教为无道,劝以贪狠。伐蒙山有施氏,有施氏进女妹喜,桀嬖之,所言皆听。为之为琼室、象廊、瑶台、玉床,行淫纵乐。为肉山、脯林,酒池可以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以为戏剧。
纲:丁丑,三十有五岁,商主癸薨(hōng),子履嗣位。
纲:商汤始居亳。
纪:自契封商至于成汤凡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所居。
纲:戊寅,三十有六岁,商汤始用师征葛。
纲:己卯,三十有七岁,商汤遣使以币聘伊尹于有莘。
纲:商汤进伊尹于夏王桀。
纪:伊尹适夏,告以尧、舜之道,桀不听。
纲:壬午,四十岁,伊尹复归于亳。
纲:甲申,四十有二岁,夏王桀囚商汤于夏台,既而释之。
纪:是时田者张网,四面合围,以殄天物,于是成汤出田,命去网三面,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惟不用命者乃入吾网。”汉南诸侯闻之曰:“汤仁及禽兽,而况于人乎?”皆归心焉。桀疾其大得诸侯和也,召之,囚于重泉夏台,已而释之。
纲:癸巳,五十有一岁,太史令终古出奔商。
纪:夏桀凿池为夜宫,男女杂处,三旬不朝。太史令终古执其图法泣谏,不听;终古出奔商。
大费之裔曰费昌,见二日东出,焰西沉。问于冯夷,夷曰:“西夏东商。”费昌乃归汤。
纲:甲午,五十有二岁,杀谏臣关龙逄。
纪:关龙逄进谏曰:“人君谦恭敬信,节用爱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宗庙固。今王侈靡嗜杀,民惟恐君之后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祐,盍少悛乎?”不听。龙逄立而不去,桀怒,遂杀之。
纲:夏亡。
是时,两日斗,众星殒,泰山崩,地震,伊、洛竭。
夏十七主,计四百三十九年。
《今本竹书纪年》:
帝癸,一名桀。
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zhēn)抃(biàn)。
三年,筑倾宫。
毁容台。
畎夷入于岐以叛。
六年,歧踵戎来宾。
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
地震。
伊、洛竭。
十一年,会诸侯于仍,有缗(mín)氏逃归,遂灭有缗。
十三年,迁于河南。
初作辇。
十四年,扁帅师伐岷山。
癸命扁伐山民,山民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斫(zhuó)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于倾宫饰瑶台居之。
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
十七年,商使伊尹来朝。
二十年,伊尹归于商,及汝鸠(jiū)、汝方会于北门。
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
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
二十三年,释商侯履。诸侯遂宾于商。
二十六年,商灭温。
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会诸侯于景亳,遂征韦。商师取韦,遂征顾。
太史令终古出奔商。
二十九年,商师取顾。
三日并出。
费伯昌出奔商。
冬十月,凿山穿陵,以通于河。
三十年,瞿(qú)山崩。
杀其大夫关龙逢。
商师征昆吾。
冬,聆隧灾。
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
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zōng)。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古本竹书纪年》:
居斟鄩。
后桀伐岷山,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筑倾宫,饰瑶台。
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为汤所放。
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归藏》曰:昔桀伐唐,而枚占于营。营或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狸为鼠。
《书》曰: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
《尚书帝命验》曰:桀失其玉镜,用其噬虎。
《尚书帝命候》曰:夏桀无道,杀关龙逢,绝灭皇图,坏乱历纪,残贼天下,贤人遁逃,淫色慢易,不事祖宗。
《韩诗外传》曰: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
《家语》曰:夏桀、昆吾斩刘黎民如草木者焉。天下讨之如匹夫。
《帝王世纪》曰: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多求美女以充后宫,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千,始以瓦为屋,以望云雨。大进侏儒倡优,为烂熳之乐,设奇伟之戏,纵靡靡之声,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妹喜于膝上。妹喜好闻裂缯之声,为发裂缯之以顺适其意。以人驾车。肉山脯林,以为酒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醉而溺水。以虎入市而视其惊。伊尹举觞造桀,谏曰:"君王不听群臣之言,亡无日矣。"桀闻析然,哑然笑曰:"子又妖言,天之有日,由吾之有民,日亡吾乃亡耳。"两日斗蚀,鬼呼于国,桀醉不寤。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至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博物志》曰:夏桀之时,为长夜饮,居深宫中,男女杂处,三旬不出,不听政。
《六韬》曰:桀时有瞿山之地,桀十月凿山陵,通之于河。民有谏者曰:“冬凿地穿山,是发天之阴,泄地之气,天子后必败。”桀以妖言杀之。
《管子》曰:桀女乐三万人,晨噪闻于衢,服文绣衣裳。
《庄子》曰: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之人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
《墨子》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勇力之人,生裂兕虎,指画杀人。
《王孙书》曰:桀、纣为君,从愚妄之言,违长者之谏,衣温而忘百姓之寒,食美而忘天下之饥。或身放南巢,或头悬赤旗,斯亦无他也,但不节财而暴民也。
《尸子》曰:伯夷、叔齐,饥死首阳,无地故也。桀放于历山,纣杀于鄗宫,无道故也。有道无地则饿,有地无道则亡。
又曰: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
又曰:昔夏桀之时,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客台振而掩覆,犬成群而入泉,彘衔薮而席隩,美人婢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铩翼,走兽决蹄,山无峻干,泽无佳水。
又曰:桀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权天下,虐百姓。于是汤以革车三百乘,伐于南巢,收之夏宫,天下宁定,百姓和辑。
《谯周法训》曰:桀、纣虽有天下之位,而无一人之誉也,犹朽木枯树,逢风风则仆也。
《袁子正书》曰:桀、纣有民左亿右亿之众,四岳三涂之险,京山中南之固,及在鸣条之野,一朝而失天下。
《符子》曰:桀观炮烙于瑶台,谓龙逢曰:“乐乎?”龙逢曰:“乐!”桀曰:“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逢曰:“天下苦之,而君为乐,臣为君股肱,孰有心悦而股肱不悦乎?”桀曰:“听子谏,谏得,我功之不得,我刑之。”龙逢曰:“臣观君冕,非冕也,冕危石也;臣观君履,亦非履也,履春冰也。未有冠危石而不压,踏春冰而不陷。”桀叹曰:“子知我之亡而不自知亡,子就炮烙之刑,吾观子亡,子不知我亡。”龙逢行歌曰:“造化劳我以生,休我以炮烙。”乃赴火而死。
《淮南子》曰:桀之力,制觡(gé)伸钩,索铁歙(xī)金,椎移大牺,水杀鼋(yuán)鼍(tuó),陆捕熊罴(pí)。然革车三百乘,困之鸣条,禽之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