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教育的三个显著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个显著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43 更新时间:2024/1/25 7:32:53

1.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2.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3.读经为主,文选为辅.三个特点中,第一个是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即古代语文没有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包含于文史哲教育当中,具有综合性特色.第二个是教学策略方面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采用先集中识字,后读书的办法来进行蒙学教育.集中识字的著名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读书指读儒家经典.第三个是课程教材方面的特点,主干课程教材是《五经》、《四书》,这是儒家经典,对汉语文教学贡献极大;辅助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是《昭明文选》、《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儒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基本特质:儒家内部,不论在政治观点或哲学观点方面,都是有差别和对立的.但2000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在思想上又有其共同特征:①宗师孔子,视其言行如最高准则.②以《诗》、《书》、《乐》、《礼》、《易》、《春秋》为经典.③提倡仁义,以为行为准则.④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创立和发展创立儒家之所以称“儒”,因其早期成员以“儒”为业.近代有的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儒”失去原来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他除通晓养生送死的礼仪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34岁时,孟懿子、南宫敬叔来学礼,此后学生逐年增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历史地位及影响:儒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之久.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但也因为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利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哲学特征:一、中国哲学特征之一:创化日新生生不已中国哲学传统与西方哲学传统有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实体主义和机械主义,而中国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非实体主义和机体主义.在西方,一元外在超越的上帝、纯粹精神、不变的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宇宙或世界不能自己创造自己.如如不动的静止的创造者与被它创造的生动活泼的世界,自然与超自然,人与神,此岸与彼岸,心与物,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灵魂与肉体,身与心,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统统被打做两橛,其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中国哲学的主流是自然生机主义的,肯定世界是自己产生出来的,没有凌驾在世界之上之外的造物主或上帝.二、中国哲学特征之二:相依相待整体和谐如上所说,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不仅是生机盎然、生命流行、变动不居、永恒发展的世界,而且是丰富多样的世界,是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相依相待、动态平衡、整体和谐的世界.天、地、人、物、我之间,心物之间、身心之间、神形之间、能质之间是相对相关的,是互为主体的,同时又是不可分割、彼此联系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三、中国哲学特征之三:事实与价值的联结语言与超语言的贯通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强调“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认为“价值”“只是人类对于某种社会的和有形的确实之偏好而起的反应”,也就是“无法证实的观念”,所以将“事实”与“价值”两者相混淆,将引起“知识上的混乱”.西方认识论的传统中,强调认知优先,美德即是知识,强调客观知识,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公允性,提倡价值中立,避免把价值观和信仰渗透到研究中去.对于我们做研究来说,暂时把事实与价值区别,作为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层面,这种方法是值得重视的.中国传统的价值优先,价值与认知不分,确有弊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道教对中国影响: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道藏》的神仙传记,如汉代刘向的《列仙传》、晋代葛洪的《神仙传》等,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道教还深刻地影响到民间文学和文人的创作.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两个系统;《水浒传》里有《张天师祈禳瘟疫》、《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公孙胜斗法破高廉》等章回;《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红楼梦》有形影相随的一僧一道,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道教还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万变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伸仙世界的向往有着明显的关系.在艺术方面,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乃至西域音乐而发展起来的道教音乐,不仅涌现了像阿炳(《二泉映月》的作者)这样的著名音乐家,而且还保存了《玉音法事》、《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许多乐谱,这些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在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如晋代葛洪不仅著有《抱朴子内篇》,记载了他对炼丹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化学变化的认识,还撰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等多种医药书籍.孙思邈对医药的研究更为精深,被后人尊为“药王”.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不少道士还精通天文历算,据说祖冲之就可能是道家信徒.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作出了贡献.此外,一些道士还发展了中国的拳术,如北宋张三丰就是武当内家拳的创造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教育的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一、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1、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社会的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和独立的社会过程;脑力劳动者也逐渐从体力劳动者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职教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在古代社会,学校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选择和传承文化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

  •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佛家讲的是慈悲为怀,脱离因果轮回,劝人修心向善;而道教崇尚自然,讲求体悟自然、顺应自然,修心养生,突出一个仁字;而儒家讲的是仁德,注重的是个伦理道德修养至少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以让我们更好的趋利避害,指导我们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因为哲学主要就是一个探讨善恶美丑的知识的领域!当然,哲学还能够

  • 哪些思想或哪些思想家影响了中国的传统中医的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以下这些思想或者是思想家影响了中国的传统的中医发展。1、第一种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就中医就和谐,比如思想家孔子,讲究的是儒家思想层面,对待医学方面要和谐,主张外在,而不注重内在。2、第二种思想在这里是道家的,叫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书其气血,令其调导。3、第三种是法家思想,叫守规矩,就是要有度的,

  • “知行合一”有哪些哲学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

  • 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授以鱼,不如授以渔。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泱泱微观。古代所积存的史书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再加上当时技术不发达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使治史者特别是初学者彷徨苦闷,常有事倍功半之效。本书的主要功能本人认为即是打开史学宝藏的一把钥匙,让我们可以一览史学史料的梗概。本人治学刚进三个年头,三年来导师的耳提面命使我受益匪

  • 求一篇学习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来一个文艺青年秒杀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的道德文化面对着西方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进攻节节败退,但它始终占据着世界精神的一席之地,它的魅力何在呢?儒文化的本质是它的“心性”哲学,从人的存在引申天理和人事,引申出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完善,引申出国家的伦理秩序和丰功伟绩。儒文化不像希腊哲学一样从世界中去寻找终极。世界是我们人的世界,与我们人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30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

  •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王夫之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他的观点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都承认物质第一性。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

  • 中国古代哲学史孔子仁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有人在对中国古代一些科学和现代的科学进行比较的时候,也发现,确实中国古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