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宫、陈登、陈群和刘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追随刘备)

陈宫、陈登、陈群和刘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追随刘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64 更新时间:2023/12/5 18:36:33

刘备以善于识人,用人而闻名。

在徐州时,刘备与陈群陈登陈宫这“三陈”都打过交道。

然而,“三陈”没有尽其所能为刘备施展才能。

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群:“备恨不用群言”

入主徐州前,刘备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

随即,刘备就征辟陈群作了豫州别驾,陈群作了刘备的下属。

这段时间,陈群曾为刘备提出了关键性建议,可惜刘备没有采纳。

刘备“受邀”入主徐州前,陈群劝阻:现在就入主徐州,势必与袁术相争。如果吕布从后方趁虚而入,那你就危险啦!

刘备没有采纳,结果后来的事态的发展与陈群的预测如出一辙。

“备恨不用群言”,这才后悔了。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刘备与陈群的缘分到此为止了。

陈群没有为刘备发挥更大价值的原因

陈群出身颍川大族,而颍川,是豫州八郡之一。

当时,袁绍、袁术,以及李傕所控制的朝廷都任命了豫州刺史,企图争夺豫州。这些军阀及黄巾余部,彼此争斗,使豫州陷入战乱之中。

或许是在救孔融一事中所积攒的口碑,与孔融私交紧密的陈群期望刘备这个豫州刺史能专心在豫州发展,稳定豫州,以保护颍川陈氏的家族利益。

孙坚死后,各军阀虽在豫州争斗,但都没有把重心放在豫州,直到官渡之战时,豫州许多地区实际上是黄巾余部所活跃。

刘备如果能向豫州发展,安定豫州,陈群既能保全家族利益,也能通过辅佐刘备来建功立业,这是最符合其期待的。

在陈登看来,刘备往徐州发展,难以站稳脚跟,没有发展前途,同时,也不再能保护颍川陈氏在豫州的利益。

因此,刘备拒绝其建议,入主徐州后,陈群也就和他没什么话好说了。

刘备去徐州后,陈群依然留在豫州。

由于战乱,陈群被迫跟父亲往徐州去避难。而且···去了徐州,也不跟从刘备,而是在吕布军中···

直到曹操破吕布,陈群才与荀彧、郭嘉等其他颍川士族一样,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曹操了。

陈登:失望的拥护者

刘备能入主徐州,多亏了陈登的帮助。

正是陈登、孔融的大力支持,刘备才得以入主徐州。

当时,陈登对刘备的期待是极高的,他表示:我愿意为您合步骑十万之众,上成五霸之业,下可割地守境!

然而,刘备被吕布所袭,丢掉下邳后,刘备与陈登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后来,陈登、刘备,在外人面前提到彼此时,都会肉麻地夸赞彼此。

然而···合作···就免了吧。

陈登未在刘备手下发挥更大价值的原因

与陈群不同,陈登是徐州本地大族。

他有两个诉求:1、与徐州统治者保持适当的合作关系,保全家族利益是最起码的要求;2、拥立一个有雄才的人物,建功立业,一展雄才。

陶谦来自丹阳一带,他依托从丹阳带来的力量,压制徐州当地大族,彼此之间关系紧张。

更为严重的是:陶谦居然去招惹曹操,跟曹操结下了杀父之仇!导致曹操的疯狂报复,徐州多地遭遇屠杀,而且看起来曹操仍然可能再此杀回来。

所以,陶谦去世后,再由陶谦的儿子来接班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陈登等人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

与陶谦不同,刘备虽自诩为汉室宗亲,但出身寒微,没有足够的资源,必须依靠徐州当地大族,能够关照好当地大族的利益。

同时,刘备又得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相助,有建功立业的将才可用。

因此,陈登认为,与刘备合作,可以实现“双赢”,陈登等本地大族以足够的资源支持刘备,“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以其谋略辅佐,使刘备上立五霸之业,下割地保境。刘备能得以发展,徐州大族进则建功立业,退则维持自身利益。

然而,刘备很快就丢掉了徐州···

再支持刘备,与吕布交恶,导致吕布的疯狂报复,是不符合陈登家族利益的。

而且,从刘备丢掉徐州的过程看,刘备还不太成熟,并不是成五霸之业,割地保境的合适人选。

此后,陈登不再支持刘备,转而寻求与曹操合作了。

陈宫:勉强的交集

陈宫,跟随吕布一起来到徐州,为刘备所收容。

虽说是依附刘备,但陈宫再怎么也不能算是刘备的下属。陈宫支持着吕布,与刘备既竞争又合作,其中,竞争是主要的,合作是暂时的···

所以,陈宫当然不会替刘备“有所作为”了。

陈宫与刘备的关系:最坚决的敌对者

如果说吕布与刘备的关系是合作+竞争的话,那陈宫与刘备的关系就很简单了:绝对敌对!

陈宫的立场很难说,他甚至曾造过吕布的反。

陈宫唯一可以确定的立场是:坚决反对曹操!

而徐州时期的刘备,是站在袁绍、曹操一边的。

汉末乱世之初,二袁相争。袁术、公孙瓒、陶谦结盟,袁绍、曹操结盟,彼此攻战。

刘备入主徐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盟主”袁绍致信,投入了袁绍、曹操的同盟。

吕布夺得徐州后,在两派之间游移。

所以,吕布与刘备时好时坏:与袁术敌对时,就拉拢刘备,与曹操敌对时,就攻击刘备。

而陈宫,则是吕布阵营中坚定的反曹派,他一贯反对倒向曹操及其所控制的朝廷,一直主张与袁术结盟。

这种情况下,陈宫,也就是刘备最坚定的敌对者了,怎么可能为刘备“有所作为”呢?

陈宫与刘备之间毫无共同利益,不可能与刘备走到一起去。

而陈群、陈登,确实是曾经对刘备赋予很大希望,真心希望帮助刘备有所作为的。

然而,当时的刘备,虽已极具人格魅力且有不俗的文武才能,但尚不成熟。

他既不能实现陈群、陈登一展雄才的愿望,也不能保全二陈的家族利益,达不到二陈的要求。

因此,二陈尽管都在初期有过卓越表现,但很快归于沉寂,并最终与刘备分道扬镳了。

标签: 刘备陈登陈宫陈群追随关系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岳不群练的什么武功(笑傲江湖中岳不群武功水平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功,江湖,岳不群练,水平,怎么样,什么

    葵花宝典是笑傲江湖世界第一奇功,非但练成后武功高的不可思议,而且还可以速成,岳不群和林平之都是短短时间就武功大进,虽然不如东方不败,但是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岳不群一举把正派三大高手之一的左冷禅双目刺瞎,除去了压在他头上几十年的大山。林平之将青城派余沧海和邪派高手木高峰格杀,报了家门大茨木。我不禁有个

  • 刘备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传位给刘禅(把皇位传给刘禅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传位,皇位,刘备,原因,儿子,为什么,那么

    在刘备诸子中,刘禅是最适合的接班人。刘备一共4个儿子。1、义子刘封。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刘备入荆州后收其为义子。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刘封已入宗族,即便不是亲生儿子,也拥有继承权。所以,孟达说刘备不立刘封而以阿斗为太子,“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虽然或有歪曲事实,但绝非毫无依据。2、刘禅。刘备早年似乎

  • 近代时期的阳明堡机场之战简介(夜袭阳明堡天助八路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阳明堡,八路军,天助,简介,机场,夜袭,时期,近代

    1937年10月上旬,抗战史上著名的忻口会战打响。日军凭借其空中优势,频繁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我国军队,致使忻口战场上的国民党官兵伤亡惨重。为了策应国民党军队作战,夺取忻口战役的主动权,八路军对日军阳明堡机场进行了一次夜间突袭。担任此次突袭任务的是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1937年9月下旬,

  • 三国演义徐晃被孟达射死(三国演义里徐晃被谁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晃,孟达,射死,三国演义

    在演义中,徐晃可能是死得最窝囊的名将了。孟达造反,徐晃为前部,率军来攻。见徐晃前来,孟达大惊,急令升起吊桥。这时,不知道是时速太快了,还是刹车坏了,徐晃的马刹不住,直冲到壕边。名将毕竟是名将,刹车坏了,气势不能坏,徐晃大呼:反贼孟达,早早受降!孟达开挂,急引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颅。(直接爆头!)当夜,

  • 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日本天皇出现过朝代更替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朝代,天皇,日本,改朝换代,历史,出现,为什么,没有

    自传说中的神武天皇以后,日本的天皇一直由同一家族传承,从来没有发生过更替,号称“万世一系”。无论在东西方,改朝换代都是常见的事情,为何唯独日本天皇能“万世一系”呢?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且,出于各种原因,历代日本政府均限制相关的“遗迹”考古工作,因此,对于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

  • 明朝毛文龙驻扎的皮岛在什么地方(镇守的皮岛位置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皮岛,毛文龙,驻扎,位置,地方,明朝,什么

    皮岛,本非大明土地,“荒葺无人,多蛇虎”,是一个方圆数百里,开发程度很低的荒岛。然而,明清战争中,这个小岛却成了明清双方都瞩目的焦点。皮岛,也叫椵岛,今属于朝鲜平安北岛铁山郡。明朝时,这个岛也不在大明版图内。袁崇焕后来致书朝鲜国王时就表示“皮岛本非中国地”。很长时间内,这个岛都是“荒葺无人,多蛇虎”

  • 鸿门宴中为什么项伯帮刘邦不帮项羽(项庄舞剑项伯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鸿门宴,项庄舞剑,项伯帮,刘邦,结局,为什么

    “鸿门宴"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脱险,项伯最后的结局如何呢?项伯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作为项羽的叔叔,项伯在鸿门宴前“泄密”,使刘邦躲过被袭击的命运,又在鸿门宴上不惜以身护刘,力保刘邦。此后的楚汉战争中,这位“好叔父”又屡屡“坑”侄子,帮助项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吃里爬外”的叔父最后结局如何呢?项

  • 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失败(赵国在邯郸保卫战的策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保卫战,邯郸,策略,长平,赵国,秦国,攻打,失败,战后

    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几乎损失殆尽。然而,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却坚守邯郸两年,击败了秦军,甚至恢复了太原等失地。其中,赵人的血性、外交家的谋略、战国公子的义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长平之战,赵军主力被全歼,国中震恐。“人屠”白起一面平定上党全境,巩固胜利果实,一面请秦王增调兵马钱粮,准备一举灭赵。前2

  • 祖大寿为什么降清(祖大寿投降清朝后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祖大寿,投降,结局,清朝,为什么

    比之洪承畴、吴三桂,同为降清名将,祖大寿在降清后似乎没有那么大“风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祖大寿“销声匿迹”了。事实上,祖大寿“调转枪口”的速度比洪承畴更快,决心更大。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的“风头”不及洪承畴、吴三桂罢了。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正是举行投降仪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

  • 司马懿建立的晋朝是怎么灭亡(为什么三国最后是司马家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家,司马懿,灭亡,建立,晋朝,最后,为什么,怎么

    三国英雄们打得热热闹闹,最后一统归于司马家。司马家,成了三国最后的赢家。然而,这个赢家却没有笑多久。280年,晋灭吴,天下一统。仅仅36年后,西晋就覆灭了,天下再次陷入混乱。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还得从司马家篡魏开始说起。曹魏的天下,是曹操一刀一枪,一城一城打下来的。司马懿家族,是以辅臣的身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