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近代时期的阳明堡机场之战简介(夜袭阳明堡天助八路军)

近代时期的阳明堡机场之战简介(夜袭阳明堡天助八路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3/12/17 17:56:37

1937年10月上旬,抗战史上著名的忻口会战打响。日军凭借其空中优势,频繁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我国军队,致使忻口战场上的国民党官兵伤亡惨重。

为了策应国民党军队作战,夺取忻口战役的主动权,八路军对日军阳明堡机场进行了一次夜间突袭。担任此次突袭任务的是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

1937年9月下旬,刚刚改编完毕的八路军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的率领下,从陕西庄里镇出发,东渡黄河,日夜兼程,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此时,山西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刘伯承命令129师先头部队第385旅769团侧击从位于山西代县境内的雁门关一线忻口方向进攻的日军。

10月16日,385旅的第769团进抵代县以南滹沱河东岸的苏龙口一带。部队到达苏龙口不久,团长陈锡联就敏锐地发现,苏龙口一带附近不断有日军战机接二连三地从头上掠过,飞行架次之频、高度之低前所未见。

团长陈锡联脑袋灵光一现“难道附近有敌人的飞机场?”。通过派出侦察人员和经当地老乡证实,果不其然,隔河10来里外的阳明堡有敌人的一个简易机场。

得知这一消息,指战员们纷纷向团长请战:“团长下命令吧,干掉它!”

但陈锡联明白,这毕竟是部队第一次与日军交手,如果打不赢会影响战士们的士气;如果不打,又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着大家急切的眼神,陈锡联下定决心:打!

第二天他就带着几个营长去附近察看地形。大家沿着滹沱河一路南下,刚爬上一个土坡,突然有人叫道:“飞机!”大家闻言望去,只见24架飞机成三列停放,每列8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河对岸的一片空地上。

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巧遇一位从机场逃出来的老乡,仔细询问后,终于摸清了机场内外的情况:机场位于阳明堡镇南侧5里处,负责守卫的日军大部分住在阳明堡镇,机场里只有200人左右的警卫部队。

回到团里,陈锡联马上和指挥人员制定作战方案:第3营袭击机场,第1营阻击崞县之敌,第2营作为预备队,团迫击炮和机枪连支援第3营战斗。

担任主攻任务的第3营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在红军时期就被授予“以一胜百”的锦旗。营长赵崇德年轻有为、经验丰富,打起仗来英勇无比,

他经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说我无能可以,可别说我怕死!”行军中,他从不怕苦;打仗时,他身先士卒,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打仗如虎,爱兵如母”。

得知自己的队伍要去端鬼子的机场,赵崇德把仅有的3块银元交给了副团长贵,说:“要是我阵亡了,这三块银元,就算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吧。”

营长的举动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战士们齐声高呼:“营长的决心就是我们的决心!”

1937年的10月19日午夜时分,伴随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作战命令的下达。

第3营的全体指战员趁着夜色掩护,由营长赵崇德率领,悄无声息地越过日军设立的一道道明岗暗哨,如突降天神一般地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阳明堡飞机场。

随后,部队依次展开:第10连从机场西北角狙击敌人警备队,第11连由机场东侧发动攻击,执行爆炸任务;第12连为预备队,负责支援和接应。

就在这时,一名日军突然哇啦哇啦地叫起来,紧接着响起了一阵枪声。

“打!”赵营长大吼一声,第10连、第11连同时开火,顷刻间整个机场枪声大作,爆炸声轰鸣!敌人发现有人袭击飞机场,立即冲杀出来,但遭到第10连战士的顽强狙击。

与此同时,第11连的战士们也在与机场内执勤的日军交火,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营长赵崇德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一边与敌人拼杀,一边命令战士们:“同志们!快往飞机的肚子里扔手榴弹!把飞机炸个稀巴烂!”

听到命令后的战士们,赶紧将一捆捆手榴弹扔进机舱里,“轰隆!隆!…”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架架日军飞机开始燃烧起来。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八路军战士们愈战愈勇,边打边喊:“这一架算我的!”“我再报销它一架!”不一会儿,火乘风势,风助火威,熊熊的烈火卷着滚滚浓烟,很快整个机场变成了一片火海。

火光映照下,营长赵崇德突然发现,停靠在机场上的飞机,还有好几架是完好的,于是他又带头涉险,领着几个战士冲了过去。

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营长赵崇德的胸膛,战士们赶紧救起营长往后撤,受伤的赵崇德拼尽全力地喊道:“去炸飞机,不要管我,去炸飞机,不要管我……”

此时飞机场的守军,又向赵崇德打来了一颗颗子弹,赵崇德和救他的战士一同身中数弹,倒在了地上。其它的战士,见到营长牺牲,满怀悲愤,抓起手榴弹就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战机。

更有的战士将很多手榴弹捆在自己身上,拉响了导火索,冲向了敌机,不惜与机场停靠的敌机同归于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阳明堡飞机场的200多名日军守卫,大部分被歼灭,停靠在飞机场的日军飞机也全部被我军夜袭奇兵炸毁,开创了步兵战胜空军的传奇。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一战,八路军第385旅769团以伤亡30人的代价,炸毁敌机24架,使进攻忻口方向的日军一度失去了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队在忻口的作战。

20日清晨,忻口阵地上空突然没有了日军飞机的袭扰,当听说是八路军袭击了日军机场,国民党前线阵地顿时一阵欢腾,有人兴奋得连连高呼:“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忻口战役前线总指挥卫立煌,为了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全面胜利,还专门致电周恩来同志:“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贵军表示感谢!”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战的士气。

标签: 阳明堡八路军天助简介机场夜袭时期近代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徐晃被孟达射死(三国演义里徐晃被谁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晃,孟达,射死,三国演义

    在演义中,徐晃可能是死得最窝囊的名将了。孟达造反,徐晃为前部,率军来攻。见徐晃前来,孟达大惊,急令升起吊桥。这时,不知道是时速太快了,还是刹车坏了,徐晃的马刹不住,直冲到壕边。名将毕竟是名将,刹车坏了,气势不能坏,徐晃大呼:反贼孟达,早早受降!孟达开挂,急引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颅。(直接爆头!)当夜,

  • 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日本天皇出现过朝代更替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朝代,天皇,日本,改朝换代,历史,出现,为什么,没有

    自传说中的神武天皇以后,日本的天皇一直由同一家族传承,从来没有发生过更替,号称“万世一系”。无论在东西方,改朝换代都是常见的事情,为何唯独日本天皇能“万世一系”呢?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且,出于各种原因,历代日本政府均限制相关的“遗迹”考古工作,因此,对于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

  • 明朝毛文龙驻扎的皮岛在什么地方(镇守的皮岛位置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皮岛,毛文龙,驻扎,位置,地方,明朝,什么

    皮岛,本非大明土地,“荒葺无人,多蛇虎”,是一个方圆数百里,开发程度很低的荒岛。然而,明清战争中,这个小岛却成了明清双方都瞩目的焦点。皮岛,也叫椵岛,今属于朝鲜平安北岛铁山郡。明朝时,这个岛也不在大明版图内。袁崇焕后来致书朝鲜国王时就表示“皮岛本非中国地”。很长时间内,这个岛都是“荒葺无人,多蛇虎”

  • 鸿门宴中为什么项伯帮刘邦不帮项羽(项庄舞剑项伯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鸿门宴,项庄舞剑,项伯帮,刘邦,结局,为什么

    “鸿门宴"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脱险,项伯最后的结局如何呢?项伯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作为项羽的叔叔,项伯在鸿门宴前“泄密”,使刘邦躲过被袭击的命运,又在鸿门宴上不惜以身护刘,力保刘邦。此后的楚汉战争中,这位“好叔父”又屡屡“坑”侄子,帮助项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吃里爬外”的叔父最后结局如何呢?项

  • 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失败(赵国在邯郸保卫战的策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保卫战,邯郸,策略,长平,赵国,秦国,攻打,失败,战后

    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几乎损失殆尽。然而,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却坚守邯郸两年,击败了秦军,甚至恢复了太原等失地。其中,赵人的血性、外交家的谋略、战国公子的义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长平之战,赵军主力被全歼,国中震恐。“人屠”白起一面平定上党全境,巩固胜利果实,一面请秦王增调兵马钱粮,准备一举灭赵。前2

  • 祖大寿为什么降清(祖大寿投降清朝后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祖大寿,投降,结局,清朝,为什么

    比之洪承畴、吴三桂,同为降清名将,祖大寿在降清后似乎没有那么大“风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祖大寿“销声匿迹”了。事实上,祖大寿“调转枪口”的速度比洪承畴更快,决心更大。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的“风头”不及洪承畴、吴三桂罢了。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正是举行投降仪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

  • 司马懿建立的晋朝是怎么灭亡(为什么三国最后是司马家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家,司马懿,灭亡,建立,晋朝,最后,为什么,怎么

    三国英雄们打得热热闹闹,最后一统归于司马家。司马家,成了三国最后的赢家。然而,这个赢家却没有笑多久。280年,晋灭吴,天下一统。仅仅36年后,西晋就覆灭了,天下再次陷入混乱。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还得从司马家篡魏开始说起。曹魏的天下,是曹操一刀一枪,一城一城打下来的。司马懿家族,是以辅臣的身份,通

  • 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把汗位传给拖雷(拖雷是成吉思汗第几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拖雷,成吉思汗,第几子,为什么

    成吉思汗诸子中,拖雷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监国了两年。然而,拖雷却并非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成吉思汗建国后,颁布了大扎撒,也就是著名的《成吉思汗法典》,以之为大蒙古国的根本大法。其中,对大蒙古国汗位继承制度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与中原地区宗法制不同,大蒙古国并没有所谓嫡

  • 韩国尹姓和中国尹姓一样吗(韩国为什么那么多姓尹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尹姓,韩国,中国,一样,为什么,那么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有中国人到达朝鲜半岛,并不断跟当地人融合,这包括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等等,才产生了现在的朝鲜半岛文化。历史上的朝鲜半岛都自称小中华,正因为如此,韩国和朝鲜的人名跟中国是一致的,基本都是单姓,如果不是一些特殊的起名习惯,但从姓名上来很难分辨到

  • 开封到底是几朝古都历史(开封分别经历几个历史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开封,历史,朝代,古都,经历,分别,到底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中国历代王朝多在中原地区建都。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至今拥有4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汴梁、东京等。开封夏朝多次迁都,老丘(开封)是其中之一,开始了开封的建都史。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魏国初建都安邑,魏惠王时期迁都大梁。五代十国时期,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