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晋资料,西晋简介100字

西晋资料,西晋简介100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3/12/24 6:45:31

西晋(266-316)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时期之后的一个统一王朝,其都城为洛阳。

从建国开始,晋武帝传至四帝,国家历时51年(从灭吴栋到统一全国共37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为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司马懿为首的两派的对立和斗争。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曹爽等人陪同曹芳游览了洛阳南部的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在朝鲜夺取政权,史称“高平陵之变”。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其子司马师继续掌权。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茂帝。第二年,司马师死了,他的弟弟司马昭掌权。甘露二年(257),东将军诸葛诞造反。司马昭把皇帝带到东边,包围了寿春。次年,寿春被破,诸葛诞被杀。经过几轮鏖战杀了王陵、李丰、、吴、诸葛诞,忠于曹魏的内外势力基本被切断。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茂不甘心当傀儡,带领数百仆从攻打司马昭,被杀。司马昭立曹桓为帝,政权完全由司马氏控制。

靖远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之战,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东、中、西三路攻打汉中。以姜维为首的蜀汉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势不两立,邓艾于是率领精兵潜入尹平,攻占府城,进逼成都。已故蜀汉统治者刘禅不战而降。姜维闻讯,带兵向钟会投降。之后,兵变失败,他自杀,蜀汉灭亡。

在死后,他的儿子在265年取代曹魏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改国号为金,定都洛阳。

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8日),曹魏皇帝曹桓禅位于,改元初,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280年金朝孙吴灭亡,结束了三国分裂,统一了中国。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已恢复到3500万。

金朝本身继承了东汉末年到曹魏的割据局面,地方宗族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皇帝。比如司马家是权臣,控制了曹魏的朝廷,最后篡夺了魏国的独立。因此,篡魏成功后,为了避免其他宗室和权臣效仿,就把宗室成员全部分封为王,作为维护皇族的地方力量。与此同时,颁布了“土地占有令”,限制氏族拥有土地的面积和数量。

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形势是,大量游牧部落迁入,关中、凉州的外族占当地人口的一半,这些外族被宗族收为奴隶。东吴灭亡后,西晋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奢靡腐败的氛围中。晋武帝出身于一个宗族。其家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权势集团,政治作风黑暗,贪污受贿,为西晋亡国,芜湖十六国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迁入的民族趁机调兵遣将,造成五乱的局面,大量民众和宗族开始南渡。313年,金帝陈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陷,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在西晋时期,它以模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青瓷而闻名。西晋的教育水平也很高。名医王叔和写了《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了《龚宇地图》,历史巨著《三国志》是陈寿写的。

更多文章

  • 木门道的介绍和特点,木门道景区景观设计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木门道的介绍,三国两晋历史

    门洞(俗称厦门)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80里的牡丹木门村附近。古道东西两面相对,城墙屹立千里,空谷线,俨然一座天然门户。东边是王嘉良山和张家坪,西边是盖梁。峡谷内厚厚的泥河由北向南流入西汉水,峡谷狭窄处只有一条小路。中间有一条宽长约50米的峡谷,这是一个万人不可逼的大好机会。古道的起源关于木门道地名的

  • 三国名称由来简介,三国名称及建立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名称由来,三国两晋历史

    三国(220-280)是中国汉朝和晋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政权:曹魏、蜀汉和吴栋。简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旭日东升,建都建业,封吴,史称。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 于禁被谁所擒,于禁被低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于禁受降,三国两晋历史

    宇金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肯定能升官,但正是因为关羽水淹七军,宇金投降了,从此一切都变了。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安排南郡太守糜芳镇守江陵,大将严复镇守公安。他率领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转战襄阳和樊城,很快分别包围了襄阳和樊城。关羽领兵攻下樊城。曹操被派到班和庞德救援。

  • 国子监的介绍,国子监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国子监的历史沿革,三国两晋历史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晋代皇帝司马燕开始创办郭子学派,当皇帝杨迪到来时,它被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行政机构,掌管郭子学堂、国子监、四校等,都有博士,一人负责祭酒。元初设国子监,隶属集贤书院,隶属郭子学派,设酒祭司,掌管教令;程健,专门研究监狱事务。此外,还设立了

  • 义熙是什么意思,义熙士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义熙土断的背景和处理方式,三国两晋历史

    指东晋安帝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端。刘玉,当时的太尉,已经过时很久了,逐渐失去了作用。国内民众与实际户籍非常不符,对国家兵役和租金收入来源造成混乱,他请求重新实行土端。刘裕实行“义Xi图段”时,除徐、燕、清三州金陵(今江苏镇江、常州)居住的居民外,其余大部分浮郡并入地方郡。会稽(今浙江绍兴)四

  • 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名词解释土断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义熙土断,土断政策的内容

    土端:东晋南朝时期为解决华侨安置问题而采取的整理户籍、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区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补户口,故称土断,即以土著为断。他们的意图和方法因时而异。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汝南诸王司马亮、Si 空魏官下乡讨教,为土崩之始。金廷东移后,华侨每天都回月迁徙,南方的流

  • 隋唐大运河各段开凿的先后顺序,隋唐大运河始于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大运河早期开凿的是哪个时期,三国两晋历史

    春秋末期,吴国开凿了三条运河:徐希、汉沟和荒沟。徐希发掘完成后,吴人可以从东起太湖,西沿徐希河,然后在今天的芜湖附近转入长江,再渡长江,沿柞水北上至巢湖,北入淮水。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最后一个国王,他的运河开凿起到了开拓作用。他是大运河“第一铲”的挖掘者。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攻击,互相吞并,战争不

  • 九品中正制的初创及其演变,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发展,三国两晋历史

    九品郑智制度沿袭了东汉时期的村评传统,是在战争时期人口流动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也适应了曹魏初期的政治特点。东汉末年,曹操代表中央政府,做了很多打压名门望族浮华风气的事。曹操并非名门望族,祖父是反对名士的宦官集团成员。很多名人看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所以曹操必须打压清朝以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贵族势力,

  • 中书舍人的地位,中书舍人是干嘛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书舍人的历史沿革,三国两晋历史

    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国魏朝最早在中书省设置“中书总务”,其具体流程是先在中书设置总务,再在《曹檄》“总务”下加“总务”二字。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在曹魏,舍人和做总经理是两个不同的官职。西晋时,中书省,舍人一人,总务一人。东晋时,舍人与总务合二为一才称总务舍人,呈案,后废。据南北朝《通典》记载,宋初主管中

  • 古代国子监祭酒是什么官职,国子监祭酒是个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子监祭酒始于哪个朝代,国子监祭酒是做什么的

    国子监献酒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官职之一,始于西晋,后延至北齐、隋唐、明清。这个官职基本属于朝廷的最高机构——国子监。主要任务是负责大学法律和教学考试。国子监祭酒、官签、国子监官名简介。西周的最高学府称为“国子监”,汉武帝设立“国子监”也继承了向最高学府传授儒家经典的职能。西晋初郭子学的设立旨在凸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