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阴阳和五行是众所周知的:金木就像火、水和土,但五德终始的理论呢?也许你对历史不熟悉。其实在中国古代,这个五德学说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尤其是朝代更替的时候,皇帝们特别喜欢用它来给自己的朝代涂上一层天命。
那么,五德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也简单。所谓五行是金克木、木图科、土克水、水霍克、火金科,五德据说是五行之一。
所谓“五德终始”论,是战国时期齐人邹衍首创的一种命运循环论,其基本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五行学说。五德指的是水德朝、火德朝、木德朝、金德朝、土德朝。五德相辅相成,互相替代,互相取代。这个理论在当时非常流行。
秦始皇统一之初,有人告诉他:皇帝五行属土德,夏朝属木德,商朝属金德,周朝属火德。现在秦朝取代了周朝,属于水德。五百年前,当秦文公打猎时,他得到了一条黑龙,这是水德王朝的吉祥物和象征。
秦始皇听了,脑子里迅速回忆起当初听说远祖打了一条黑龙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似乎没有任何印象,但既然部长们说他有,而且这是一个神奇的吉兆,我想是的。于是秦始皇欣然同意并接受了这个说法。
五行中金木火、水、土搭配白、蓝、黑、红、黄,西为白,东为蓝,南为红,北为黑,中为黄。五行搭配四个方位,即西津、东木、霍楠、北水、土中。五行与四季相合:秋与金,春与木,冬与水,夏与火,长夏与土——即夏末。于是秦始皇给了自己的大秦帝国一系列的东西,以十月,即冬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黑色作为秦朝的标志,并将黄河改名为“德水”。
根据这个理论,确实,这证明了秦朝的合法性。水德秦代因天道财运而取代火德周朝。
秦始皇一直希望自己的朝代代代相传,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然后是第二、第三,甚至是永恒。但“五德终始”是一把双刃剑,既论证了自己王朝的合法性,又为后朝取而代之奠定了理论基础。
比如一般认为秦朝是水之德,汉朝取代秦朝,应该是土之德。但其实汉初刘邦自以为是水德。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秦朝短命,汉朝取代了周朝,所以应该是水德。汉武帝到了,觉得秦朝绕不过去了。结果加了秦朝,汉朝成了土德。这还没完。
到了东汉,汉朝又成了火德。发生了什么事?因为除了相克论,五德之始还有相生论。什么是互生?木生火,火生土,自然金,金生水,水生木。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历代也有变化。比如一开始按五行,周朝是火德,但按五行,周朝就成了木德,而秦朝就不管了。汉朝继承了周朝,成为火德,所以东汉也被称为韩嫣。
其实从五德在汉代的三变就知道,所谓的五德确实不靠谱,但每个朝代总会给自己加上一点天命,所以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