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的剑有多长,秦朝的剑有多重

秦朝的剑有多长,秦朝的剑有多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3/12/19 0:58:31

回顾中原青铜剑的发展,剑身被硬生生加长。刚开始的时候,剑只有二三十厘米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度一般达到50 ~ 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有的剑超过70厘米,最长的达到75厘米或76厘米。到了秦朝,关中秦剑的长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的达到了近95厘米。

秦剑的形状是一宽一窄一宽一窄一束腰的形状,剑尖在前,是阶段性的,从粗到细,从粗到细,再到剑尖,逐渐减少。这种设计加强了秦剑的受力部分,同时保持了一定的弹性,而剑身也不会太重。

青铜剑在武术中的首要作用是杀敌,穿透对方盔甲,劈拉只是辅助作用。比对手的剑长近30厘米的秦剑,显然更容易在战斗中刺伤对手,这可能是秦剑变长的主要原因。然而,这毕竟是一把青铜剑。秦人用了什么方法使剑不易折断?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在于熔炼时铜中加多少锡。锡少,剑太软;锡多,剑硬,但易断。秦剑的化学定量分析表明,它的铜锡比使青铜剑的硬度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青铜铸剑技术的最后一个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秦青铜剑不仅长,而且锋利。有的剑出土无锈,干净如新,刀刃锋利。经过测试,它仍然可以一次刮穿18层纸。这些剑的表面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无沙眼。而且刀片表面经过了精细的锉磨和抛光,所以极其光滑光亮。

秦简的剑身比较特殊,剑柄比较长。秦兵马俑1、2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度大多在17 ~ 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身长、体重和攻防实用功能,秦剑多为双手使用(双手剑有时也可单手使用);少数茎较短的可能是单手剑。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物中,19秦剑格外引人注目。秦剑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非有名,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秦剑真正见证了秦剑的神奇。从秦始皇兵马俑中出土的19把秦剑,全部由青铜制成,每一把都锋利无比,光亮如新。要知道,这些秦剑已经被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

为什么秦剑能保存2000多年而不生锈?专家研究后发现,由于秦剑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保护青铜不生锈。

这一发现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直到1950年才被美国发明并获得专利。其实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不仅如此,根据传说,当秦剑出土时,一把剑被压在一个150公斤的泥人下面。剑弯了,但没有断。当工作人员移开陶俑时,青铜剑神奇地自动复原,恢复了笔直的状态!

可想而知秦剑的铸造技术有多先进。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与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秦剑有关。

更多文章

  • 古代秦军兵器,秦朝的兵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军队兵器介绍,秦汉历史

    在那些英姿飒爽的兵马俑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两大要素是军队和武器。在秦国统一的六国中,武器的胜利是攻城掠地的必备因素之一。秦兵马俑坑内出土的兵器多为青铜兵器,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很少,只有1把铁矛、1把铁铲和2把铁领铜铲,出土的铁兵器只占俑坑出土兵器总数的

  • 秦朝的统治制度产生的影响,秦朝的统治制度的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的统治制度,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封建政权,建立了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夺得政权,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建立了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皇权至上,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都被尊为国王。秦王统一六国后,认为“天下已定,今名更甚,不能称功,传于后世。”于是,统一后不久,嬴政召开御前会议,让大臣

  • 秦朝法律形式有哪些,秦朝时期法律法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的法律法规,秦汉历史

    秦始皇采纳了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实行法治。秦帝国制定的法律非常细致严格,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工具。秦律在秦朝大力推行巩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秦朝沿袭了商周时期的诸多酷刑。据文献记载,刑罚有削膝、削足、掠宫、割腰、斩首、弃城、刺死、坑

  • 秦朝郡县制的主要作用,秦朝郡县制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郡县制的介绍,秦汉历史

    秦朝统一六国时,国土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后来北方收归河套,南方征服百越。疆域迅速扩张,进一步完善了帝国版图,国土面积达到34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三世去世,未能稳步扩张版图。但当时其疆域已东至朝鲜,南至岭南,北至阴山,西至高原,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了基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纳了宰相李斯的建议,取消

  • 秦末大泽乡起义是哪一年,秦末大泽乡起义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末大泽乡起义,秦汉历史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招募左贫守御渔阳,招募陈胜、等九百余人守御渔阳。途中在淇县大泽乡(今宿州)被暴雨阻挡,无法如期到达目的地。无奈之下,陈胜和光

  • 秦末农民起义简介概括,秦末农民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末农民起义简介,秦汉历史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末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修建宫殿、陵墓以及长城、赤道,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抗击匈奴和南越,大大增加了百姓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定了严刑峻法,让人轻易触犯刑法。公元前209年,陈胜、等900余人被派往渔阳

  • 秦朝灭亡过程图解,秦朝灭亡的过程简述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灭亡的过程,秦汉历史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纳重税者为亮官”、“杀人者为忠臣”。他让农民多交米和稻草,自己带粮食运到咸阳,供官员、军队甚至狗、马、牲畜食用。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派人远道防守。徭役招募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苦难达到了极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 沙丘政变的主要内容,秦沙丘政变沙丘现为何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沙丘之变的经过,秦汉历史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出巡,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病随行,留守咸阳。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最宠爱的是小儿子胡亥。他要求和父亲一起旅行,得到了秦始皇的批准。11月,秦始皇一行到达云梦,祭舜帝,葬于九嶷山。然后乘船顺长江而下,游览柯基,过海珠,过丹阳,到达钱塘,到达浙江。因钱塘江潮水汹

  •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总路线,秦朝统一灭六国的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灭六国完成统一之战,秦汉历史

    秦统一之战是指战国末期中国七个诸侯国之一的秦国消灭其他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消灭了宰相吕不韦和长辛侯老艾集团,开始掌权。在李斯和廖伟的协助下,秦王制定了“灭诸侯、称帝、一统天下”的战略。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初,消灭赵涵;外向进攻,逐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攻韩到公元前

  • 秦国崛起的原因文化传统,秦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崛起的原因,秦汉历史

    秦人是西迁汉人的一个分支。在时期,他下令搜罗人才,并向天下发布搜罗人才的命令:“有客臣能出奇谋强秦,我敬官与他们平分土地。”卫道士商鞅从魏国跑到秦都溧阳,帮助进行变法,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在孝敬的宠臣景鉴的推荐下,商鞅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就是“清正廉明,以德报怨”。秦孝公非常欣赏它,并决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