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北征匈奴,秦朝北击匈奴

秦朝北征匈奴,秦朝北击匈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1/15 23:24:14

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自战国末期以来经常入侵南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完成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大业,其影响力扩展到刘家峡境内。全国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抗击匈奴。在“拦河”的同时,秦始皇实行“移民边境”,以“一级拜”鼓励平民边境迁徙,开发建设新郡。此后,大量人口从中原各地迁移到西北沦陷区,与西羌各民族共同生活。秦始皇“迁实边疆”的创举为历代所用,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开发边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匈奴虽然战败向北撤退了700多里,但是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失,只是人、畜、部落向北迁徙而已。一旦有机会,他们随时可以东山再起。鉴于匈奴的迁徙和无常,为了巩固北方边防,战后秦始皇采取了以下一系列设防措施:

(1)继续驻军重兵守卫边境。击退匈奴后,蒙恬的30万大军不退不减,依然驻守北方。他一方面准备在匈奴进攻时再战,一方面继续执行修长城、修直路的任务。这支部队一直与秦朝和睦相处,为秦朝巩固边防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二世才因形势危急而抽调这支部队的主力。

(2)设县立县,为移民建立坚实的边界。河南不仅气候温暖,水生植物丰富,利于游牧和农耕,而且是北方屏蔽关中黄河的关键之地,战略意义重大。秦始皇决心开发这片土地,以加强北方边防的实力基础。

(3)大修城、塞车、亭、障,进一步加强边防。击退匈奴后,秦始皇下令增设两道边防防线:一是因危险沿河修筑要塞,由要塞把守河道,更好地屏蔽河南和关中。另一个是在高阙、阳山、北法克一带,即整个阴山沿线,重建赵武修建的北长城,以覆盖沿黄河修建的淤塞。这样秦朝的北方边疆北移了700多里,关中地区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纵观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巩固和建设北方边防的战役。真正用于作战的时间很短,前后不到两年。战斗过程也比较简单,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激战。战略目标很明确,也很有限,就是收复河南,把匈奴驱逐到阴山以北,解除北方的边境入侵,维护关中和中原的安全。但是,战争前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用于修建北方边防的费用远远超过了战争本身的消耗,几乎不惜一切代价!

秦始皇苦心经营北方边防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不在于攻,而在于守;不是为了征服或消灭匈奴,而是为了保证秦朝的安全、统一和发展。这些情况表明,北击匈奴具有鲜明的积极防御的性质和特点。在秦朝确实起到了巩固边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开拓边疆的作用。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五德终始说,秦汉五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五德始终说的理论,秦汉历史

    对于中国人来说,阴阳和五行是众所周知的:金木就像火、水和土,但五德终始的理论呢?也许你对历史不熟悉。其实在中国古代,这个五德学说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尤其是朝代更替的时候,皇帝们特别喜欢用它来给自己的朝代涂上一层天命。那么,五德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也简单。所谓五行是金克木、木图科、土克水、水霍克、

  • 秦修建驰道的目的,秦国修的驰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重要工程修建驰道,秦汉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创始人秦始皇是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秦朝建立后,始皇帝下令修建长城,并向四面八方扩张,北征伐匈奴,南抚福建、广东,使秦朝成为东方大国。秦朝的工程举世无双。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万里长城,秦池道也是当代奇观。秦朝建立后,中国还有很多隐患,六国的后裔依然存在。他们总是

  • 秦朝统一文字的作用和意义,秦朝统一文字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统一文字,秦汉历史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只是在地理上成为一个国家。但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正融合人,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秦始皇每天发布许多命令和信件。县与县之间也要有沟通和交流。每天都这样。秦始皇发现六国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这也使得皇帝发布的命令和诏令在很多地方无法理解,或者造成歧义、误解和混乱。所以这就使得

  •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单位,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统一度量衡,秦汉历史

    秦始皇用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今天秦朝的权力刻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颁布的统一计量的诏书。这种重量已经出土并广泛分布,长城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计量是认真有效的。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误差的允许限度。他把6英尺定为台阶,240步定为英亩。但240步制实际上只在旧秦时期

  • 秦朝饮食,秦朝饮食器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的饮食习惯,秦汉历史

    秦人的主食是小米(粟:黍),米、豆、麦,肉类多为野味,如野猪、野兔,还有其他水果,如枣、桑葚等。谷物:大米,小米,小米,小麦,大米。秦朝的首都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主要城市是邯郸、濮阳、陈颖和绥阳。秦朝的疆域主要在中原,连接沿海,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给秦朝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孟子·

  • 为什么秦朝士兵那么厉害,秦朝为什么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秦朝军队为何如此强悍,秦汉历史

    众所周知,秦人最终是依靠战无不胜的大秦军队统一了天下。是什么因素塑造了这支让世界感到恐惧的血腥军队?数量保证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首先需要数量的保证。秦军繁荣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军队。秦朝规定,男子年满17岁,必须亲自到乡政府登记,称为“服基”,即兵役登记。在秦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下,李典和吴老要如实向负责

  • 秦朝军政体系,秦朝的军事制度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朝的军事制度,秦汉历史

    秦朝的军队处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掌管全国军政的官员是太尉,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秦有将军,将军有前后,左右。军队可分为三部分:首都兵、地方兵和边防兵。首都的士兵主要由镇守首都的郎官、禁卫军和屯兵组成。郎官归郎钟灵指挥,禁卫军归魏巍指挥,分别负责皇宫内外的守卫。负责守卫首都的驻军由中尉领导。地方兵安置在

  • 秦朝的剑有多长,秦朝的剑有多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的剑的特点,秦汉历史

    回顾中原青铜剑的发展,剑身被硬生生加长。刚开始的时候,剑只有二三十厘米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度一般达到50 ~ 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有的剑超过70厘米,最长的达到75厘米或76厘米。到了秦朝,关中秦剑的长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的达到了近95厘米。秦剑的形状是一宽一窄一宽一窄一

  • 古代秦军兵器,秦朝的兵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军队兵器介绍,秦汉历史

    在那些英姿飒爽的兵马俑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两大要素是军队和武器。在秦国统一的六国中,武器的胜利是攻城掠地的必备因素之一。秦兵马俑坑内出土的兵器多为青铜兵器,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很少,只有1把铁矛、1把铁铲和2把铁领铜铲,出土的铁兵器只占俑坑出土兵器总数的

  • 秦朝的统治制度产生的影响,秦朝的统治制度的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的统治制度,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封建政权,建立了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夺得政权,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建立了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皇权至上,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都被尊为国王。秦王统一六国后,认为“天下已定,今名更甚,不能称功,传于后世。”于是,统一后不久,嬴政召开御前会议,让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