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3/12/10 15:15:13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最早由法国东方学家沙威于1913年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变迁于明清。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两条路线:东海路线和南海路线,以南海为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东海航线也被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一条“沿海”的黄金通道,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到了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宋代,宁波成为中、朝、日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源于1991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对海斯的全面考察,认可了泉州保存的众多丰富多样的海斯历史文化遗存,肯定了泉州作为海斯巅峰第一大港的历史作用。泉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认定,而不是学术概念。学术上用“起点”很容易产生分歧。其实要用“某个时期的主要港口”来准确描述。当时,货物和产品从内地聚集到海岸线上的各个轮渡港口,然后集中在泉州、广州等主要港口装上大船运往海外。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由广州、泉州和宁波三个主要港口以及其他分支港口组成。2017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与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城市合作保护和申遗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开拓期——先秦;形成时期——秦汉;发展时期——魏晋;盛世——隋唐;鼎盛时期——宋元;从繁荣到衰落-明清。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曾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间穿梭,其文化间接影响了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的“沿海水路”直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

西汉时期,南粤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航线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后,海上贸易规模由海上拓宽,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路线为:从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南部的黄之国。

东汉时期,真正横跨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合浦等地西航行,在印度洋上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岸港口向东航行的海上航线相遇、对接。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魏晋以后,开辟了一条沿海航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海南岛东部海域,经西沙群岛到达南海各国,再经过马六甲海峡,走向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

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和举世闻名的东方港口城市。从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宋朝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扩展到亚、非、欧、美,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对外贸易管理法。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宋代有三个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即广州、宁波和泉州。

宋元时期,支撑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从丝绸变成了瓷器。沿线国家也开始以陶瓷称呼中国。泉州海外运输贸易进入黄金时代。海上贸易东至日本,西至东南亚、波斯、拉伯和非洲。

“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北路线在元明时期达到了最大程度的融合。在此期间,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已经延伸到了全世界。

(1)郑和七下西洋:这是明朝政府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航海活动,到达了亚非39个国家和地区。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从江苏省刘家岗(今六合镇)出发,经海路到达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

(2)东行“广州-拉丁美洲航线”(1575):从广州起航,经澳门出海,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港。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向东前往墨西哥西海岸。

到了清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唯一对外开放的大商埠,比唐、宋朝在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之前的全球循环贸易,一直延续并维持到鸦片战争前夕。

更多文章

  • 古大月氏国现在是什么国家,历史上的大月氏国是什么民族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大月氏国的历史介绍,秦汉历史

    大岳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的一个游牧部落。大岳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后迁徙至中亚。在中国先秦古籍中,它们被翻译成于之、石喻、牛石等。后来,它们也被翻译成了《乐志》。在康熙字典等。,则“月氏”的词条都标注为yuèzhī,或者在“月氏”下标注“鱼绝”字样。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初,越人游

  • 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象,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秦汉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同时,从中国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还有一条东海航线,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次要地位。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路线,《汉书·地理》记载了汉武帝派往海上进行贸易的使臣和商人的航程,说他们从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广东)、合浦(

  • 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张骞,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丝绸之路开辟先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秦汉历史

    在先秦时期,中国连接东西方的通道就已经存在。丝绸正式向西方传播始于西汉,丝绸之路的真正形成始于西汉的张骞凿空。这一时期丝绸的传播来源、目的地、路线都非常明确,有据可查,历史上也有记载,传播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有计划甚至有组织地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通是在西汉武帝时期。西汉时,阳关、玉门关以西

  • 东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丝绸之路三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秦汉历史

    丝绸之路开通后,也历经磨难,几经变迁。后汉书《西域传》说:“至于光的延伸,西域有三个独特的环节。”这说明在东汉初期的100年间,丝绸之路三次被切断,三次被打通。「三绝对三通」的流程是怎样的?《后汉班超传》有详细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门户。西域多国与新莽政权断绝关系,西域被匈奴控制,丝绸之路被

  •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丝绸之路历史简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丝绸之路的历史简介,秦汉历史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202-8年前),以首都长安(今Xi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它最初的功能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丝绸

  • 汉朝外戚,汉朝的外戚专政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的外戚干政为什么如此严重,秦汉历史

    汉代外戚干预政治的现象非常严重,西汉和东汉都是因为王莽和季梁的干预而最终灭亡的。在古代,外戚干预政治并不少见,但像汉朝这样,因为外戚干预政治而导致整个国家灭亡的情况如此严重,在各个朝代都不多见。外戚之所以在古代屡见不鲜,是因为古代帝王的寿命大多很短,帝王还没等诸侯长大就去世了。或者虽然皇帝也有年长的

  • 丞相为什么被废除,丞相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丞相为什么会变成宰相,秦汉历史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不好做,尤其是明清以前的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为什么?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发展得足够彻底,皇帝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地位。当皇帝和大臣们八卦有什么乐趣?于是历代皇帝一直在努力“独断专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断改变官制,不断分解和分裂大臣的权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吾

  • 东汉五大家族,东汉几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汉六大家族分别是哪六大家族,秦汉历史

    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初年帮助复兴东汉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同家族、家族、殷氏家族。在东汉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这六大家族的很多重要官员辅佐了十多个皇帝,在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流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邓禹家族——东汉初期六大家族之首,邓禹家族几乎是一个“皇家专业户”。邓禹年轻时在长安读书。在这里,邓禹

  • 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为什么,县令知县知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县令和知县哪个官职更大,县令和知县的区别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是秦朝设立的一个官职。早期的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内的首席官员。据说“知县”一词的由来,是因为宋代派到县里的官员都叫“知县”,简称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才被正式定位为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

  • 秦始皇制作兵马俑,秦代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哪项高超技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是哪些人,秦朝宫廷和地方陶工的区别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